近年来,常常能听到一些人年纪轻轻就放弃了生命的新闻,案例太多了,就讲几个最近发生的吧:
江苏一名13岁女孩因为学习不够好被妈妈批评,留下遗书称自己是彻彻底底的废物,跳河自杀;
武汉一初三学生因为在学校打扑克,老师叫来家长,家长在学校走廊里打了他几个耳光,于是跳楼自杀……
不仅是中学生,已是职场人士,应该已经成熟的人也有:
广东一男子向公司请假休息未获批准,选择了自杀……
不单是中国,外国也有:
近日日本政府公布的自杀对策白皮书显示,自杀成为该国15岁至39岁人群的首要死因。今年7月以来,日本的自杀人数已经连续三个月超过2019年同期,中学生自杀人数出现明显增加。
更可怕的是,当我们听到这类消息,似乎已经从一开始的惊诧、惋惜,慢慢变成了见怪不怪,习以为常,最多就是一声叹息,或者加上一通责备。
生命,似乎失去了鲜美的色彩,失去了珍重的分量。
所以今天就来重温一下周国平《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唤起人们对生命的认识。
这是一本讨论德国哲学家尼采哲学精神的书,于1986年7月首次出版。出版后非常受欢迎,作者曾说到:“8个月内4次印刷,计9万册。这个数字不能说小,在当时算得上是非常畅销的书了。”特别要强调的是,这是一本讨论哲学思想的书,受众面不是很大,但是它就是获得了这么大的反响,包括中国“摇滚教父”崔健,也曾在他的文章《没有一丝浮躁和媚俗》中提到非常喜欢《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不仅是他,“他的搞摇滚的朋友们也都喜欢”。
受欢迎是有很多方面的。尼采的思想,周国平的阐发及个人思想的渗透,丰富精深,每个人都能得到自己的理解和收获。
我个人的阅读体会,是跃动的生命意识。
01生命的欢乐包含痛苦
周国平说:
生命是一派欢乐的源泉。只有对于损伤的胃,对于悲观主义者,它才是有毒的。
生命力取决于所承受的痛苦的分量,生命力强盛的人正是在大痛苦袭来之时格外振作和欢快,英雄气概就是敢于直接面对最高的痛苦和最高的希望。
生命敢于承受超过此限度的灾难,这本身就是一个胜利。
我经常在念叨一句话: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它出自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无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苏东坡。我念叨,是因为一则“不如意”是生活中的常态,二则“不如意”不是不往前走的理由。
有谁能事事如意呢?远在数百年前的苏东坡是不用说了,一生都“在路上”,难得有个地方让他好好休整几年。
近在眼前的风云人物呢,比如马云?在商业江湖,马爸爸可谓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想打拳就拍电影《功守道》,想一展歌喉可与王菲合唱《传奇》,想赚钱可以赚到“不知钱有什么用”……
可就算是他,也有他的不如意。比如前不久蚂蚁金服上市遇阻、淘宝被套政策“紧箍咒”……哪一个不是重如雷霆?
然而不管是苏东坡,还是马云,照样“一蓑烟雨任平生”。
并非他们对痛苦无感,而是他们明白生命的欢乐与痛苦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没有对痛苦的感知,也就没有对欢乐的感知。
比如:一个出生在大富大贵之家的人,他会对山珍海味有享受的感觉吗?不会,这只是他的起点,如果没有其他未曾拥有的事物给予的满足,他就不会快乐;而一个出身贫寒,艰苦奋斗进入名校、侪身中产的人呢,他就会有一种生命的欢乐感,这种欢乐是与曾经的痛苦对比而来的,也许不一定长久,因为人会不断产生新的期待、新的挑战,但在那获得原未获得的东西的一瞬间,那种欢乐是真实的。
反过来说,人在获得生命的欢乐感觉之前,承受一定的痛苦是必需的。
前面提到的那些过早逝去的生命,其实是没有了解这一点。
他们自杀都是有理由的。有的因为校园霸凌,有的因为成绩不好被家长骂,有的因为挨了父母的打,有的因为觉得被领导欺负……感同身受,其实我们也都能感受到他们当时的痛苦。
但是这不构成主动提早结束自己生命的理由。
他们的生命,都还没有好好地展开过。这些痛苦的感受,虽然很尖锐,但仍可以通过这样那样的途径得到解决,因为遭遇再痛苦,也没有逼到悬崖之上,转机仍在,希望仍在。
但是他们却宁可以最大的勇气结束了自己,也没有一点勇气去反抗,去争取,去证明自己。
他们缺失的,是生命意识的教育。
02生命的成长需要包容
书中写道:
在人中间不愿死于焦渴的人,必须学会饮干一切酒杯;在人中间要保持清洁的人,必须懂得怎样在污水中洗濯自己。
人是一条污浊的泉流,要涵纳这泉流而又不失其纯净,一个人必须成为大海。
人是群体动物。一个人生活再独立,内心再孤独,他也必然身处一个或多个群体之中,与群体发生这样那样的关系,从而不可避免地在彼此间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
就从我们中国人特别讲究的吃上来说吧。江浙沪一带的人是不太习惯吃辣的,偶尔微辣,已嫌重口;江西、湖南、成都、重庆、贵州……则无辣不欢。一个江浙沪的人到这些“辣国”去,旅游做客还行,若求学工作等要长居的,则必得吃香喝辣,不然是待不下去、融合不进的。
再如几个人住同一个寝室,几户人家住一个单元楼,不同的人在一个单位里共事……大大小小的群体,各各不同的人,混杂的性情、思想、习惯,都必须有充分的包容力。不然,外显于格格不入,甚至发生冲突,内则心情压抑,甚至走向极端。
也就是待不下去、过不下去、活不下去了。
再回到以上那些过早夭折的年轻人,在他们感受到痛苦之时,还没有形成一种强大的包容力。
当然,包容并不是容忍一切。比如说“校园霸凌”,是绝对不能容忍的。但对父母针对自己学习态度、成绩问题表现出来的激烈情绪,也要包容他们“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个世界上,只有老师和父母是真心希望孩子学习好、工作好,而也只有父母,对孩子是可以完全“无我”地付出。也正因此,也才会形成那样激烈的反应。
反过来,家庭、社会也要包容正在成长的生命。
“人有五指,三长两短”,任何人都是有缺陷的,完美只存在于追求和想象中。
大科学家、大思想家爱因斯坦完美吗?他的《相对论》或臻于完美,但他的妻子儿女就不见得这样想;他的小提琴演奏也只能算得上是科学家的业余爱好——在一次沙龙晚会上,一个年轻钢琴家不愿为他伴奏拂袖而去。你看,这点面子都不给,说明实在好不了。
秦皇汉武等等开创伟业的大帝们完美吗?
毛主席《沁园春·雪》里说了: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都不完美。
都不完美。伟人如此,遑论普通人了。
其实伟人与普通人的区别,也就在于伟人把他们身上特出的一在发挥到了极致,在历史进程中显示了巨大的作用。
既然有特出的一面,当然也就有缺陷的一面。
所以对那些年青的成长中的生命,实在应该更包容一些。特别是对那些以传统的眼光来看,优点与缺陷同样突出,或者优点不明显,缺陷突出的年轻人。
比如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不态度不端正等等。
因为正在成长的路上,一切都还有机会,所以我们必须给予充分的耐心,叱骂、耳光,其实更多的只是一种自我责怪、情绪宣泄,也许有一时的震慑,却不能带来长久的效用,甚至形成至深的阴影,甚至,造成极端的结果。
看来,作为理性的人,我们必须控制自己,包容对方。并且,这包容是互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