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师的“理想境界”实现师生生命的共鸣——《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第五次共读体会

腾越中心小学黉学校区    侯丽江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落实有效教学框架、发掘知识的内在魅力、知识、生活与生命共鸣。与三重境界相对应的是理想课堂的三重对话:人与知识(世界、文本)的对话,人与他者(教师、学生、其他读者)的对话,人与自己的对话(反思的、历史性的、生长性的)。

佐藤学认为,“教也好,学也好,都应该是以‘应对’的应答性活动为中心来组织的。”“以‘被动的能动性—应对’为中心的教师的活动该是怎样的?其第一要义是,在课堂上以慎重的、礼貌的、倾听的姿态面对每一个学生,倾听他们有声的和无声的语言。”理想课堂所追求的是“倾听”与“应对”,实现真正的主体间的对话。通过对话(倾听与应对)“站在欣赏、体味学生发言的立场……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从而产生‘啊,真不简单’‘原来如此’‘真有趣呀’等共鸣共感。”教师在此过程中,不仅是用高超的应对组织教学,而且他对知识的理解,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学生最近发展区能够抵达的上限。也就是说,教师理解的高度就是课程及课堂能够达到的高度。

“最近发展区”是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来的重要理论。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独立学习能够达到的水平;另一种是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等手段,能够达到的水平,这两个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理想课堂有效教学框架指向目标的预习结果就是第一种水平,课堂上通过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三重对话中学生所能达到的水平就是后一种水平。由此可见,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是一个变量,这个变量越大说明课堂效率越高,学生学到的东西越多;而这个变量是由教师来决定,由教师的专业素养、对教材的解读能力、课前师生的资金积累、课堂调控能力等因素决定的。干国祥老师在教材解读部分告诫语文老师:“文本解读可力求全面、深刻,而教材解读,也需要合宜、贴切。”“只有教师理解正确了,才不至于在课堂教学中出现臆测式的胡乱解读和教学,才能够依据学生的理解能力,依据课题的机缘……适当地进行教学。”这谆谆教诲就是要教师从教材解读方面创造儿童最近发展区的最大距离。

怀特海说:“教育是需要精雕细琢的,一分钟又一分钟,一小时又一小时,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反反复复。”作为教师,要将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距离拉至最大,就需要以一个真诚的探索者,一个智慧的求知者,在教室里,在讲台上,在学生中间,在知识面前,以如琢如磨、如切如磋的精神,对课堂教学精雕细琢,把学生带向自己领略过的理想境地,创造教与学的高峰体验,实现人与知识的深刻共鸣,人与人之间、自我之间的深刻共鸣;实现知识的复现,人的复活——师生生命的复活。而理想课堂有效教学框架为教师领略教学的理想境地,创造师生教与学的高峰体验提供了“支架”:全面深刻的教材解读、逻辑分明互为搭梯的三类目标、指向目标的预习、明确的目标指向精确到每一分钟教学板块、一一对应的左手栏和右手栏……无一不体现了课堂教学的“精雕细琢”。这个“框架”,“新教师可以把它作为‘地图’来引导自己穿越最初的教学途径;有经验的教师可以把它作为‘支架’以使自己的工作更有效率;大家可以借助它作为‘工具’,努力改善教学。”它提醒上课者关注课堂元素,确保有效教学,也可以提供给参与课堂观察的教师一个观察课堂的框架,以发现并能在同一话语体系中讨论一堂课的优劣得失之外。只有在“精雕细琢”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思维才能得到锻炼,意志才能得到磨炼,也才能领略理想的教学境地;教师教学的理想境地就是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最大值。

“所谓知识的利用,是指要把它和人类的感知、情感、欲望、希望,以及能够调节思想的精神活力联系在一起,因为那是我们的生活。”习总书记提出的教育“三问”:为谁培养人?培养怎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理想的课堂教学,在实现人与知识、人与他者、人与自我灵魂深刻共鸣的同时,还需要实现课堂与社会生活的息息相关,与人类命运的息息相关,最终实现知识、生活与生命的共鸣!统编教材的“双线”目标:人文主题和语言要素就为课堂教学与社会的共鸣提供了“支撑”与“依据”。作为教师要挖掘文本中的人文主题,将人文主题与语言要素融为一体,让学生在学到语言知识的同时,得到精神、情感的满足,从而对生活充满希冀和向往。

教师的生命在讲台。作为教师,“虽然他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学生自己去发现,他有足够的勇气承认自己并非是全能全知,但是,他确实应该有把握把学生带向一个至少他领略过的理想境地。”带领学生穿越课堂的同时,不仅实现知识的复现,获得生命的复活。

你可能感兴趣的:(以教师的“理想境界”实现师生生命的共鸣——《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第五次共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