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本耀司,先列个生平简介:
1943年,出生在日本东京;
1962年,考入大学,学习法律;(19岁)
1965年,欧洲旅行3个月,与巴黎结下了一生的缘分;
1966年,大学毕业,就读文化服装学院,开始学习服装;(23岁)
1969年,获得日本装苑奖和文化艺术学院的远藤奖,远赴法国学习设计1年;
1972年,成立Ys公司;(29岁,入行6年)
1977年,东京,人生第一场时装发布会;(34岁,入行11年)
1981年,首次亮相巴黎时装周;(38岁,入行15年)
1982年,纽约时装周;(39岁,入行16年)
1985年,作为发起人之一,成立东京时装设计师协会;(42岁,入行19年)
1989年,影片《都市服装速记》拍摄完成;(46岁,入行23年)
1991年,首张音乐专辑《整装待发》发行;(48岁,入行25年)
1999年,担任北野武导演的电影《大佬》中的服装设计;(56岁,入行34年)
2011年,获得法国文学与艺术领域最高荣誉——高等骑士勋章;(68岁,入行46年)
为什么要花一定的时间与篇幅去罗列山本耀司一生的关键时间与事件呢?
从时间的维度上能够更清晰的看到一位大师的成长轨迹,也让我们每一位想成事的小伙伴来对比一下自己在成事路上是否像这些真正的大师一样投入了足够多的时间与专注呢;
1、如何进入服装领域
山本耀司出生时,刚好赶上二战结束,作为战败国的日本,留给普通老百姓的是满目疮痍的生存环境和压抑的社会氛围;
为了维持生存,山本的母亲去服装学校学校制作衣服,然后开了个小裁缝铺,帮人做衣服改衣服;山本耀司就是在这个裁缝铺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而长大成人;
为了不让母亲继续辛苦操劳,大学时他选择了法律专业,希望毕业后能够改善家庭生活条件;
临毕业那年,在母亲资助下,他去欧洲游学了3个月,当他到达巴黎的时候,他就一下子爱上了这里,他后来接受采访时说,巴黎是他一生最重要的地方,甚至会超过东京;在这里,他感受到了自由与创造,个性与浪漫,巴黎的浓厚艺术氛围深深印刻到了骨子里;
后来他获得了艺术学院的设计奖,能够获得资助去法国学习一年服装设计,后来他首次出现国际舞台也是在法国时装周,他与法国与巴黎的深厚设计缘分,也让他获得了法国文化与艺术领域的最高荣誉——高等骑士勋章;
可以说,这次欧洲的游学之行彻底改变了山本耀司后来的人生轨迹,回来后,他跟母亲做了深度沟通,决定去服装艺术学校开始学习服装设计,从零开始系统学习如何做衣服;
一旦选择了服装,他可以以命相抵,这是日本作家坂口安吾对他的评价,一生都保持着对服装孜孜不倦的热情与创新渴望;
2、山本服装设计的特点
山本耀司进入巴黎时装周后,在很长的时间内,他的整个设计风格在法国及欧美日本形成了两种完全想法的评价:
保守派说,“像遭遇了炸弹爆炸一般破败颓废的服装,让你似乎看到了世界末日”,完全背离了欧美的时尚主流,可以说是离经叛道;而左派却大家赞赏;
山本耀司一直都钟情于如丧服的黑色,大量服装以黑色为基调,随意在一些地方开个洞,松松的包裹住身体,款式简洁,颜色肃穆;
包括山本本人,他每次现身几乎都是一身黑色,他呈现出来的感觉如同很多日本电影电视剧呈现出来的压抑到令人窒息的感觉;
但是呢,他却能享受其中,似乎黑色更能够呈现他内心强烈的自我表达与释放的欲望;包括那个年代出生很多日本艺术家,也似乎在内心深处都隐藏着一座压抑着的火山,他们的艺术作品就如同火山般带给观众颠覆性的震撼;
或许是时代留给这代人的伤痕吧,也许吧,回头可以专门去研究一下;
3、山本如何保持持续的创造源动力?
作者也曾经不止一次的向山本先生提出过这个问题,“究竟是什么让山本先生坚持到现在”,但是山本先一直没有给出过一个明确的答案;
在《奇特的一生》中,作者也是对作家柳比歇夫提出过这样的一个疑问,是什么样的动力让他坚持50多年如一日般辛勤工作,每天不落的去记录工作时间?
也许这就是他们这些人能够成为大师的核心关键?
这些创造的原生动力已经深入到他们的骨髓之中,生命不止,创作不止吧;
在昨天的语音写作中,我在思考什么是真正的艺术?什么样的艺术能够经得起时间的冲刷与历史的筛选,成为伟大的作品呢?
艺术可能就是这些创作者的一种思考方式,他们对于内心有着普通人所没有的极致探索心,他们有着比普通人更深刻与广阔的探索,这样的探索之路注定是孤独的,也注定是寂寞的,因为身边这样的同类人如凤毛麟角;
这样的探索一定要有个宣泄的出口,这个出口就是他们手中的画笔、电脑的键盘,或者是五线谱上的音符,他们承载着艺术字极致探索出来的细腻而真挚的情感,一点点随着作品流淌出来;
当这些作品一经面世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这些作品似乎触碰到了我们内心深处的一些微弱但又真实有爆发力的情感与情绪,甚至有些作品还需要我们不断的反复去揣摩思考,才能走进作家所真正想要表达出来的世界;
当一部作品把更多人内心深处所共同的深层次的情感调动起来的时候,它就慢慢成为一部伟大的作品;
他们之所以笔耕不辍的艺术之前上一直前行,原因就在于他们这种探索始终都会存在,如作家坂口安吾说的,“不表达自我,毋宁死去”。
全文结束!
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