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香雪!香雪!”——现代的召唤?乡村的呼唤?

此文为“中国当代小说选读”课程交流作业,发在此处,供阅读过铁凝《哦,香雪》的各位参考,也欢迎大家提出不同意见~


对于《哦,香雪》的主旨,主流观点为:“小说借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和喜悦。”(来源:百度百科),从不少同学的回复中可以看出,虽没有百度百科般的强硬政治意识,但也大体认为文章表现了走向现代文明趋势的必然性。

但是我个人在阅读完文章,尤其是最后几段后,对本文的一般主旨有一些不成熟的小意见,在此贴上来。

的确,无论是“书包”还是“铅笔盒”,无论香雪的目的是为了不再被女同学们嘲笑,还是自往现代文明,从火车通进台儿沟的那一刻开始,香雪的确一直在积极的回应着所谓“现代的呼唤”。但文章最后几段提供给我另一重思考,现代的召唤之下,香雪是否一往直前?乡村有真的毫无留恋之处吗?

让我们重新回顾文中这几段:

“前边又是什么?是隧道,它愣在那里,就像大山的一只黑眼睛。香雪又站住了,但她没有返回去,她想到怀里的铅笔盒,想到同学门惊羡的目光,那些目光好像就在隧道里闪烁。她弯腰拔下一根枯草,将草茎插在小辫里。娘告诉她,这样可以“避邪”。然后她就朝隧道跑去。确切地说,是冲去。”


在这一段中出现了一个意象:“隧道”。隧道是什么?隧道是沟通两个隔离地区的通道,在文中,隧道是台儿沟与村外的通道,似乎更象征着“现代”与“乡村”的过渡。香雪在隧道前止步稍停,此时她面对的抉择实际上是乡村与现代的选择,然后她“想到怀里的铅笔盒,想到同学们惊羡的目光,那些目光好像就在隧道里闪烁”,这一点似乎与回到乡村的最终结果不符,我们暂且搁置,总之,从结果上看,香雪最终选择了回到台儿沟,回到乡村。

“香雪越走越热了,她解下围巾,把它搭在脖子上。她走出了多少里?不。尽管草丛里的‘纺织娘’‘油葫芦’总在鸣叫着提醒她。台儿沟在哪儿?她向前望去,她看见迎面有一颗颗黑点在铁轨上蠕动。再近一些她才看清,那是人,是迎着她走过来的人群。第一个是凤娇,凤娇身后是台儿沟的姐妹门。
香雪想快点跑过去,但腿为什么变得异常沉重?她站在枕木上,回头望着笔直的铁轨,铁轨在月亮的照耀下泛着清淡的光,它冷静地记载着香雪的路程。她忽然觉得心头一紧,不知怎么的就哭了起来,那是欢乐的泪水,满足的泪水。面对严峻而又温厚的大山,她心中升起一种从未有过的骄傲。她用手背抹净眼泪,拿下插在辫子里的那根草棍儿,然后举起铅笔盒,迎着对面的人群跑去。”

走过了隧道,香雪便又回到了台儿沟的土地。此时,香雪看到了“凤娇们”,但却因“腿异常沉重”而无法快点跑过去,为何此时失去力气无法奔跑?对此我的理解是:香雪回到了乡村,但是现代的呼唤力量之强,使她无法忽视现代文明的魅力,因而,她“回头望着笔直的铁轨”。此时便也可以解释之前搁置的问题,香雪在冲过隧道之前想到的铅笔盒、同学们,其实是来自现代的影射,回到乡村的香雪并不是完全忘记了现代的召唤。

在回望铁轨之后,香雪流泪了。香雪之落泪,是因为在她经历了短暂的踏足陌生的“现代”之后,再次回到熟悉的地方,因此泪水是“欢乐的”、“满足的”。请注意作者对大山的形容:“严峻而又温厚”,乡村给予香雪的,是一种温暖。而村里人的驻足等待,更是让香雪产生了“从未有过的骄傲”,此时的她脱下了自己的防备——“辟邪”的草棍儿,以最纯真的面貌,回到乡村的拥抱之中。

“山谷里突然爆发了姑娘们欢乐的呐喊,她们叫着香雪的名字,声音是那样奔放、热烈;她们笑着,笑得是那样不加掩饰,无所顾忌。古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颤栗了,它发出宽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
哦,香雪!香雪!”

在这样的理解下,当我们看到最后两段时,不难发现:姑娘们的“呐喊”与群山的“回音”,实际上可以看做一种乡村的呼唤。她们为香雪的回归感到高兴,这是一种人与人之间最纯真的友爱。

至此,香雪既感受到了现代的召唤,但同时又听到了乡村的呼唤,这两股力量同时施加在香雪身上。文章到这里便结束了,香雪该如何面对这两种力量、两种来自两个方向的声音?这个问题留给我们读者,也是留给80年代以来的中国城乡社会。

因而,我认为本文的主旨并不是单纯的“走向现代社会”,而是一种半开放式的、更有深意的“现代与乡村之争”。

你可能感兴趣的:(“哦,香雪!香雪!”——现代的召唤?乡村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