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救世主》:任何一种命运,归根到底都是那种文化属性的产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距离上一次写已经将近一个月了,再次开写相当的困难,有很多想法想要拿出来聊聊,可真到开写的时候却怎么也写不出来,我想这是我缺乏练习的缘故。


相比于之前那段天天写的日子,如今的我的确是退步了。我决定重新开始,找到之前的节奏,最好能更上一层楼。


最近终于把《遥远的救世主》看完了,其实八月份的时候就开始看了,中间搁置了很长时间,刚开始看的时候接触了一些很新的东西,主要是丁元英说的一些话,感觉很深奥不理解,因此没看到一半就没怎么看了。最近几天突然来了兴致,两三天就把剩下的大部分内容看完了。

我现在看书的状态就是这样,没必要非要把一本书从头到尾一次性看完,看得不舒服了,不懂了,那就不看了,暂时搁置。


这个时候问题已经在脑中产生了,难解的东西在脑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自己逐渐解开,这个时候再重新看,几天就可以迅速读完。当然,这是我个人的习惯,不一定有多么的好。


现在回到这书里来。刚开始从书中接触到“文化属性”这个词的时候,我是完全不解的。丁元英说过这样一句话:“任何一种命运,归根到底都是那种文化属性的产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到底什么是文化属性?网上的答案是:那就是知识、认知态度、价值观、人生观、思维能力尤其是理性的逻辑思维能力,文化属性就是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抽象的东西,却又蕴藏着非常神奇的决定性的力量。


这看上去还是不怎么好理解,我举个可能不太恰当的例子,我在家里一家人吃饭的时候,我夹了一筷子土豆丝准备收回碗里的时候,有一根土豆丝掉了,掉在了桌子上面,我自己都还没有反应过来,母亲的筷子就已经夹着那根土豆丝送到了自己碗里,我当时内心是有一些触动的,但我什么也没有说。


母亲是过过苦日子的人,在她过去的那个年代里,是绝对不能浪费粮食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已经成为了她的“文化属性”,可以说,母亲夹起那根土豆丝的行为是没有进行提前思考的,这已经成为了潜意识的行为,即便现在告诉她,一根土豆丝而已,掉了就掉了,没有多大的关系,这个时候,她肯定会搬出以前的那段苦日子来对我进行说教,我们在这个问题上是无法沟通的。


好,回到书里。故事的后半段,乐圣公司向法院起诉格律诗公司不正当竞争的时候,简单说一下情况,乐圣公司是音响市场的老牌大公司,而格律诗公司是丁元英一手策划,以欧阳雪为大股东,冯世杰、叶晓明、刘冰三个发烧友入股为小股东的这样一个新开的音箱小公司,乐圣和格律诗的资本力量对比是50:1。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冯、叶、刘三个小股东在知道消息后,顿时就慌了,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求和,并拿出十万元作为道歉,希望私下和平解决此事,但他们不知道的是,乐圣公司的损失预算高达600万,毫不犹豫的拒绝了求和。


于是在第二天冯、叶、刘三人纷纷选择了退股抽身,大股东欧阳雪本来可以用公司法来说事,但她毫不犹豫的同意了。


冯、叶、刘三人知道被起诉的消息后,就认定格律诗完了,想的都是善后跑路的事。


而在他们退股后不久,欧阳雪的朋友肖亚文了解情况后,在这种将要被起诉的情况下,选择了入股,她出资30万,其余部分垫资,一跃成为了格律诗的最大股东。


刘冰退股后选择继续在公司打工,而官司的结果是格律诗打赢了,刘冰肠子都悔青了。同样一件事情,冯、叶、刘三人看到的是危机,而肖亚文看到的是商机,为什么他们的选择出入如此之大?


是文化属性。冯、叶、刘三人是三个发烧友,都对音箱十分痴迷,但老家是贫困村,在这样一个环境下长大,平时就靠着卖点唱片,代理卖点音箱赚点小钱过活。


而肖亚文是警官大学毕业的本科生,在北京打工,见识了很多人很多事,特别是早早就认识了丁元英这样的鬼才,这对她有着很大的影响,否则她也难以做出这样的决定。


所以说,就文化属性这一点来说,因为自身的局限性,我们自己是不太能清楚的了解自己的文化属性是处于什么水平的,是冯、叶、刘三人的水平还是肖亚文的水平?


因此就我个人而言,我应该多看读点书,多见识一些人,多经历一些事,而不是窝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日复一日的混吃等死。


最后,用丁元英说过的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来结尾:“不管是文化艺术还是生存艺术,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你的前途在哪儿?就在无明众生,众生没有真理真相,只有好恶,所以你才有价值。觉悟天道,是名开天眼。你需要的就是一双天眼,一双剥离了政治、文化、传统、道德、宗教之分别的眼睛,然后再如实观照政治、文化、传统,把被文化、道德颠倒的真理、真相颠倒过来,随便你怎么写怎么拍都是新意和深度,这就是钱,就是名利、成就、价值,随便你能说的什么。”


这是我重新开始写作的第1/365天,我写作的初衷是:通过输出倒逼输入,不断的认识自己,完善自己。只管写作,莫问前程。

你可能感兴趣的:(《遥远的救世主》:任何一种命运,归根到底都是那种文化属性的产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