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读《随园诗话》(522)

补遗卷五(一〇) 【原书补遗卷五·五八】

“恩怨”二字,圣人不讳。故曰:“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是怨未尝不报也。汉盖勋苏正和,后苏受诬,勋救之,苏因此来谢。勋拒不见,曰:“我为国家,非为君也。”怨之如故。使正和有当杀之罪,勋必杀之。不然,如苏模棱刘仁轨匿怨沽名,岂正人哉!偶读奇丽川方伯题卢湘艖《美人宝剑图》一绝,不觉心花怒开。诗云:“美人如玉剑如虹,平等相看理亦同。笔上眉痕刀上血,用来不错是英雄。”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出自《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译文:有人问孔子:“宽容伤害过自己的人,怎么样?” 孔子回答:“这样做该如何面对帮助过自己的人?用正直回报伤害,用恩惠报答恩惠。”孔子不同意“以德报怨”的做法,认为应当是“以直报怨”。这是说,不以有旧恶旧怨而改变自己的公平正直,也就是坚持了正直。孔子也不赞成以怨报怨。不赞成以一种恶意,一种怨恨,一种报复的心态去面对别人的不道德,否则这个社会将是恶性循环,无休无止。

盖勋,(140年—191年),字元固。敦煌郡广至县(今甘肃安西县西南)人,东汉末期名将。曾任凉州汉阳郡长史,迁任汉阳太守,后入朝为讨虏校尉,颇受汉灵帝刘宏信任,出为京兆尹。灵帝驾崩后,董卓专权,为防止盖勋响应袁绍领导的关东联军,特将其征入朝廷,拜议郎。迁任越骑校尉,出任颍川太守,又被征入朝,因怨愤董卓而失意不已。初平二年(191年),因背疮发作,在长安去世,终年五十一岁。遗令不许接受任何董卓的馈赠,而董卓为表宽容,上表朝廷赠其东园葬器,陪葬于汉惠帝陵寝安陵。

苏正和,生卒年不详,三国时期人物,凉州从事,武都人,不畏强权举报了武威太守黄峻。

苏味道,(648—705年),字守真,赵州栾城(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南赵村)人。唐代政治家、诗人,汉朝并州刺史苏章后代,宋朝文学家苏轼先祖。自幼聪颖,并文才出名。20岁,举进士及第,授咸阳县尉,跟随名将裴行俭攻打突厥。武则天时期,历任中书侍郎、吏部侍郎、同平章事,两度跻身相位。武后强权当政时,明哲保身,避免得罪各方,处事模棱两可,时有“苏模棱””、“模棱手”之称。成语“模棱两可”亦源出于此。神龙政变(705年)时,阿附张易之,贬为眉州刺史,卒于任上,归葬于今栾城县苏邱村。苏味道与杜审言、崔融、李峤并称为文章四友,与李峤并称苏李。对唐代律诗发展有推动作用,著作有《苏味道集》,已佚。《全唐诗》录其诗十六首。

刘仁轨,(601年-685年),字正则,汴州尉氏(今河南省尉氏县张市镇)人。唐朝宰相、名将,汉章帝刘炟之后。刘仁轨出身尉氏刘氏,恭谨好学,博涉文史,直言敢谏。唐太宗时,起家息州参军,累迁给事中。唐高宗即位,迁青州刺史,转检校带方州刺史。镇守百济期间,率军救援新罗,参加白江口之战,大败倭国、百济联军,名震天下。官至特进、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太子宾客、监修国史,,册封乐城县公,主持朝堂政务。垂拱元年(685年),刘仁轨逝世,时年八十四岁,获赠开府仪同三司、并州大都督。唐中宗即位,再赠太尉。唐玄宗时,追谥“文献”。天宝六载(747年),配享唐高宗庙廷。撰有《行年记》、《永徽留本司格后本》等,如今已佚。

刘仁轨匿怨沽名。显庆五年(660年),刘仁轨为李义府陷害,所督船队在途中遇风沉没。朝廷派监察御史袁异式审讯,李义府暗示袁异式:“你如果能办成这事(陷害刘仁轨),不用担心没官做。”袁异式到达后,对刘仁轨说:“你与朝廷中什么人有仇恨,应当提前为自己打算。”刘仁轨说:“我当官不称职,国家有正常的刑罚,您依法将我处死,我没有什么可逃避的。如果自作主张让我自尽,以使仇人高兴,我当然不甘心!”袁异式于是结案上报。离开时,他还亲自上锁,怕刘仁轨逃脱。刘仁轨任大司宪后,袁异式大惧,内心不安,趁醉向刘仁轨辩解。刘仁轨将酒杯里的酒倒光,对他说:“我刘仁轨如果记着旧事,就像这酒杯一样!”等到刘仁轨升任右相,袁异式被改授为詹事丞,时人议论纷纷。刘仁轨闻讯后,又推荐袁异式任中台司元大夫。监察御史杜易简对人说:“这就是所谓的矫枉过正(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啊!”

匿怨,对人怀恨在心而不表现出来。语出《论语·公冶长》:“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沽名,是指故意做作或用某种手段谋取名誉。《后汉书·逸民传序》:“彼虽硁硁有类沽名者。”唐·聂夷中 《胡无人行》:“男儿徇大义,立节不沽名。”

正人,汉语词语。释义:1、正直的人;正派的人。《后汉书·桓谭传》:“刑罚不能加无罪,邪枉不能胜正人。”唐·司空图《争名》诗:“穷辱未甘英气阻,乖疏还有正人知。”2、指嫡系亲属。《红楼梦》第五五回:“﹝三姑娘﹞心里嘴里都也来得,又是咱家的正人,太太又疼他……如今他既有这主意,正该和他协同,大家做个膀臂,我也不孤不独了。”3、做官长的人。《书·康诰》:“惟厥正人,越小臣诸节。” 孙星衍疏:“正人者……即上文政人。”王引之《经义述闻·尚书上》:“正,长也,为长之人。”

奇丰额,(1745年—1806年),字丽川,姓黄。先世为朝鲜人。后隶内务府满洲正白旗,惠色之子。从小为塞勒养子,十六岁还本宗。乾隆三十四年(1769)进士,能文善诗,历任刑部主事、贵州按察使、江苏布政使等职,乾隆五十七年擢升为江苏巡抚。乾隆六十年因庇护江宁织造府税款短缺案被撤职,再起至内务府主事。奇丰额当官后不忘养育之恩,请以本身封典貤封塞勒,并以第三子广麟为塞勒之后。

卢元琰,字湘艖(音chā),清代画家,拔贡,朝考被斥,捐州判。(资料缺)

本人翻译:

(略)

真老实人言:

本条诗话,前面说了孔子对“恩怨”的处理原则,又说了好几个历史人物的故事,最后引出了奇丰额题卢湘艖《美人宝剑图》一绝:“美人如玉剑如虹,平等相看理亦同。笔上眉痕刀上血,用来不错是英雄。”袁枚自述,读来“心花怒开”。我们读过,也是顿觉“胸间一腔豪气,心头万般柔情。行事不枉不纵,天地可鉴仁心。”恨不得马上携手聂隐娘,仗剑走天涯。“美人如玉剑如虹”一句,刚柔兼具,先声夺人,直摄心魄,广为传颂。清代著名诗人龚自珍在《夜坐二首·其二》中直接引用该句:“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壮岁始参周史席,髫年惜堕晋贤风。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也有不少年纪略大点的人是从2001年热播的琼瑶剧《情深深雨蒙蒙》的主题曲中知道这句诗的。一晃,快20年过去了,当年的荧屏美人依稀存影在记忆之中,只会偶尔浮现,但这句诗一定会永久传诵。

网络图

你可能感兴趣的:(硬读《随园诗话》(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