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告别》——无常碎语

2018年6月15日,午。

我在办公。泡开了一颗维生素C。圆圆的颗粒在玻璃杯底部,静静地躺着,沾着底部的水而有着小小的呲呲声。注入温水,维C片融化地更快了,伴着更大点的吱吱声,冒着小泡泡,化开了,是橘色的饮料,带着橘子的清香。

不远处是孩子的咿呀声,是欢快的,但不是合宜得。年轻的麻麻早先是听着微信视频,后来意识到孩子的举动,就过来抱起孩子,并小心地教导“轻轻地,轻轻地”。但显然,孩子并未领会麻麻的意思,还是自言自语地咿呀。孩子在麻麻的怀里,他们一起透过落地玻璃窗看向室外的骄阳,随风摇摆的红杉叶,青石小道、、、、、、孩子稍微安静些了。麻麻带着他回家了。许是宝贝要睡午觉了。

无意间翻起手机。最近手机比较卡,总是被反复提醒内存不够。想着,是要清理些东西。 照片、视频、APP、、、、、、用不到的照片先删除吧。新房子装修的铝合金窗的材料费用,孩子们听绘本故事的照片,小伙伴们一起做微辣但实则超辣的火锅时下厨的留影、看过的书籍、、、、、、


《最好的告别》

勇气是面对知道需要害怕什么或者希望什么时体现的力量,而智慧是审慎的力量。

其中的教训几乎具有禅意:只有不去努力活得更长,才能活得更长。

唯一让死亡并非毫无意义的途径,就是把自己视为某种更大的事务的一部分:家庭、社区、社会。如果不这么想,那么,死亡只能是一种恐惧。

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的自我实现之上,他们提出人们有一种看见和帮助别人实现潜力的超越性愿望。

而我最喜欢的则是以下一段话:

随着年龄增长,我们都学会从简单的愉悦中寻求慰藉——友情、日常的例行公事、好食物的味道,以及阳光照在脸上的那种温暖。我们对于实现和积累的奖赏兴趣变小了,对于仅仅活着的奖赏兴趣加大了。然而,一方面我们感觉没那么雄心勃勃了,同时,我们对于我们的遗产又更加关心了。我们深深感到一种需要,必须确认外在于我们,使我们觉得活着更有价值的目标。          

这些平凡而朴实的小确幸,纯真而细微的小琐碎,构成了生活的白米粒与蚊子血,口角与温存,嫌隙与海量。

不想要的是什么?

告别沧桑看,告别疾病,告别物欲,告别衰老,告别岁月,告别以往、、、、、、

想留下的是什么吗?

留下青春,留下健康,留下财富,留下美貌,留下孩子,留下爱情、、、、、、

盘旋在脑中的,慕然两字“无常“。

玻璃杯中的桔色液体有些凉意。人来人往之后,有着淡淡的忧伤。风扇百叶的呼啦声里照见自己的乏味和寡淡。

《最好的告别》,告别死亡。有许多哲思,但也只是阅过。有什么可以永久存在脑海中,记忆里的呢?或许有吧。但我不知道。有人说,若没有忘记,你会一直痛苦。也有人说,记忆如此珍贵,是偷情时的隐秘。

无论是辞旧迎新,还是喜新厌旧,生活如水流过,日子平缓流淌。该滚的床单,照样滚;该吃的饭,同样吃;该拉的嗯嗯,一样拉。

生活百态。不是漂洋过海去看你,就是我终于失去了你。

哀叹一声:想得却不可得,你奈人生何。

或许,每一天都是告别。告别昨天,迎来今天。

你可能感兴趣的:(《最好的告别》——无常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