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洞书房:闪现遐想

所谓闪现,按字面意思就是突然出现,原本多形容想法等相对抽象的事物。随着《魔兽争霸》、《DOTA》、《英雄联盟》等游戏的盛行,这个词语逐渐演变为了一种游戏技能,即“向指定方向瞬间移动一定距离”。

怎样实现闪现?

最原始的构想当然是把闪现转变为一个短距离的传送。说到传送,读者最熟悉的传送方式恐怕莫过于科幻作品里经常出现的虫洞。不过不同于《哆啦A梦》里直接折叠空间的“任意门”,虫洞本质上是一种空间的“连线”;作为爱因斯坦与罗森求解引力场方程时的一种假设,这种存在也因克拉克的科幻小说而广为人知。而要想把传送变成闪现也“并没有想象中困难”:限制作用范围和传送的距离即可。这种形式的闪现最终的效果应该类似LOL里佐伊的R技能:人飞入一个小洞然后又从目标地点的另一个小洞里飞出。

然而这个方案最大的困难并非限制作用范围或者传送距离,而是制作虫洞本身。尽管理论物理某些研究成果已经从数学上证明空间涨落产生的基本粒子尺度虫洞不与现有实验结果和理论模型矛盾,但在现有的实验框架下我们对它们的物理性质依然近似于一无所知;更糟的是,即使是数学推导也要求必须存在某种“负能量”或者说“奇异物质”才能将虫洞放大到足以传送人类这种尺度物质的程度;这类事物的性质类似于引力的反面,即“产生一种自发向外扩张的作用”——对这听上去和近年来宇宙物理学的研究热点暗能量有相似之处,事实上在科幻小说中已经有了“在粒子加速器产生的基本粒子尺度虫洞中引发类似暗能量的作用”以将虫洞扩张到更大尺度的设想,然而以当下的物理学研究成果,想要做到这一点无异于天方夜谭。这种闪现的方式自然只能是纸上谈兵了。

另一个听上去比较可靠的法子是短距离传递信息而不是人类本身。既然闪现的距离很短,不难想到如果传递信息的速度够快——比如光速——那么就可以在短距离实现信息层面闪现的效果;而如果能够把人/物的全部信息瞬间传输到短距离内,接着根据质能方程将它们通过能量转变为物质,这不就是货真价实的闪现了吗?

但这个方案实际上毛病更多。首先人也是由大量基本粒子组合而成,要想100%地把人的信息都传递过去,当然也需要读取人体内所有原子内所有基本粒子的运动状态。回想一下《文艺作品的现实与虚幻:<魔法禁书目录>(一)》中的内容:

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动量和位置确定。

然而根据测不准原理,一个基本粒子的位置和动量不可能同时被精确测量……囧……

实际上这个提案在《星际迷航》系列电影中出现过——

图源见水印

编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还煞费苦心“发明”了一种名为“海森堡补偿器”的装置——

它是啥原理咱也不知道,反正……它很管用……那就这样吧……

嗯,阿虚名言是块砖,哪儿要洗白往哪儿搬

其次,根据信息论不难想到,任何信息传递过程中都存在损耗。请问……如果一个人的全部信息传输时出了故障……你希望少腿还是缺胳膊呢?

最后则是能量的问题,根据质能方程,用能量制造出60kg物质(人的体重)至少需要60×(3×10^8)^2=5.4×10^18J的能量……考虑到传递/整合信息本身也需要耗费能量……嗯你懂的。顺带一提,《星际争霸》中神族建造方式的设定之所以广受吐槽也有类似的原因。

当然这种方法在游戏/动画中也经常出现,比如LOL里EZ的E技能和卡萨丁的R技能都是这样,另外某著名后宫小说里也有类似的设定——

最后,如果不考虑科学意义上的合理性,倒是还有一个更“靠谱”的“方案”,那就是《守望者》中曼哈顿博士和《守望先锋》里猎空的可能性(哦忘了说他们俩其实是同源的,详情可参看微博@老派战斗员的考据文章《守望先锋角色原型考据-猎空篇》);这两位大佬实际上都是迷失在了时空中,但最终通过某种方式稳定住了自己的意志并最终得以“在时空中跳来跳去”。某种意义上说,这算是前两种方案一种比较魔幻的融合。

而在国内的IP中倒是也有使用类似idea的,但这个人和闪现关系实在不大,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阅读《杜雷日志》系列小说中的《时空之门》篇,体会一下时间旅行与闪现的交错。






我是主播老汤,这里是由怒风俱乐部出品的脑洞书房系列文章,一个脑洞大开的地方。欢迎转发支持我们。想要看到更多内容,可以在微博、贴吧、、豆瓣、哔哩哔哩搜索关注tomlong98;欢迎留言,我会尽可能回复。如果您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可以随意赞赏;您的支持就是我前进的动力。感谢品阅,我们下次再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脑洞书房:闪现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