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做一名良师

文/雒宏军

2012年初冬,参加一个培训活动,到了山东,距离泰安不远,组织者准备让学员登一次泰山,在紧张的培训之余放松一下。得知这个安排,我十分高兴,连忙和泰安学院附中的孙明霞老师联系,希望来学校见一面,最好还能听一节课,明霞老师愉快地答应了。下了车,别人去登泰山,我连忙打了车,到了学校门口,有一位老师来接,说是马上要上课了,孙老师有课,让她接我到学校。到了教室,明霞老师已经在门口等着上课了,没有寒暄几句,铃声就响了。我们一起走进了教室,孙老师给学生做了介绍,我也和学生互动了几句,就坐在后排听课。马上要期中考试,那是一节复习课,师生一起完成了前期知识的梳理工作,最后她又给学生叮嘱了考试的注意事项,临近下课,明霞老师说:大家大胆去考试,不管考得如何,老师都爱你们。坐在教室,我是想“体验”一下明霞老师的生命化课堂,尤其是想看看那些精美的“创意作业”。不想一节课的时间竟然过得很快,还没有来得及细细体味,就到了下课时间,心有不甘,却只能走出教室。如今,很多细节都已经忘记了,唯有这句“不管考得如何,老师都爱你们”,被牢牢地钉在了心里,一直都不曾忘记。

六年后,在明霞老师《只为做一个良师》这本书里,她讲述学生齐欣送给她一份特殊的礼物,那是这名学生初三上学时的生物笔记,送上礼物的同时,齐欣还给明霞老师写了一封信,信中也提到了这句话,“你说:‘不管考得如何,老师都爱你们。’每每想到这里,心里都会酸酸的,禁不住泪光闪闪。”看来,明霞老师习惯于用这句话来鼓励学生、安慰学生,同样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考试前,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很多老师还会再给学生施压,让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其实,学生心里早就有杆秤:老师到底是在乎我们,还是在乎成绩,我们都知道。很多年前,有一位教师朋友就说,今天的教育问题,原因很多,校长不爱教师,教师不爱学生却是一个重要原因。在很多学校的管理制度当中,“以人为本”大概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但是实际管理往往反其道而行之,只见分数不见人,只要成绩不管代价,是很多教师的做法。以人为本不过旗杆上的幌子而已。所以,当一位老师在考试前告诉学生,我只在乎你们,而不是成绩,这是一种多么广阔的胸襟,当学生面对这样的老师,他还会反抗和抵触吗?


今年九月的一个周末,明霞老师来宝鸡给国培班学员讲课,这是个难得的机会,我顺便带明霞老师到宝鸡转一转。作为眉县人,少不了推荐张载祠,少不了介绍张载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铿锵有力,气势豪迈,整个知识分子的使命和担当一言而概括之,再加上于右任先生的书法,堪称张载祠一绝。出了张载祠,门口的一块巨石吸引了我们,上面有四个龙飞凤舞的大字,我们模模糊糊能够揣摩一二,却不敢肯定,就到石头的背面,原来写的是张载的一句话:动非自外。半天的游程过得很快,送明霞老师回到宾馆,已经是晚上了。

过了十来天,看到明霞老师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动非自外——谈生命的觉醒》,看着图片,觉得似曾相识,看完文章,才知道明霞老师还惦记者那块石头,并且有所思有所悟。“动非自外”这个词来自于张载的《正蒙》,说“凡圆转之物,动必有机,既谓之机,则动非自外也”。明霞老师由张载先生的宇宙观引申到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从而得出一个结论:生命的觉醒一定是靠自己,而不是别人。她说:“我突然意识到,觉醒它应该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名词。应该是不断地去唤醒的过程,而不断唤醒靠的当然是自己——不断地自我唤醒,才能真正让自己始终保持清醒。不断唤醒,需要的是恒心,是毅力,是坚持不懈。坚持不懈,不是喊空口号,不是每天表决心,而是行动起来:坚持读书,坚持思考,坚持写作,坚持探索改变课堂,坚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持研究学生成长,尤其是作为老师,读书和写作是不断进行自我唤醒的重要法宝。”“动非自外”的巨石立于张载祠门口已经很久,作为熟悉的风景常常被忽略,好几次从前面轻轻走过,心中不曾起过任何波澜。明霞老师却是有心之人,不放过任何一个思考的机会,“坚持读书,坚持思考,坚持写作”,正是生动写照,一路行走,一路践行自己的理念。


从教育在线,到K12,再到后来的新思考和教育1+1社区,明霞老师是个闲不住的人,以教育教学实践为源头,有关教育思考和记述的文章如汩汩清泉,喷涌而出,不知道滋润了多少老师的心田。我也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但是有个问题总是在头脑中萦绕,为什么她能够有如此的敏感力和思考力,当我们对教育教学当中许多现象习见不察的时候,她却能够看的如此透彻?后来,在明霞老师的博文《享受阅读的快乐与幸福》中看到这样的讲述,我才明白了,原来思考的背后是海量阅读,她说:“读书,就是和一个个智者对话,惠及终身。浮躁时读书,让心平静;烦恼时读书,快乐自然潜入;无聊时读书,感到充实;迷茫时读书,方向自明。”我更加震撼于她这样的阅读底气,她说“我不知道买了多少书、读了多少书,但我可以自豪的说,我个人关于教育类的藏书要远远胜于学校图书室中的相关图书,不仅在于数量,更是图书的质量。可以不夸张地说,凡是当今出版的比较优秀的教育图书,我的书架上基本上都有。不是为了装饰,而是个人幸福生活的需要。”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明霞老师已经出了五本书,分别是《怎样当一个好老师——答一线教师36问》《孙明霞的创意作业》《用生命润泽生命——孙明霞的生命化课堂》《心与心的约会——孙明霞的生命化课堂》,以及我刚刚拿到手的《只为做一个良师》,在这些书中,她把自己的所感所悟、所作所为记录下来,与教育的同行者分享,表达自己面对各种困难和问题不妥协、不放弃的态度。从读者到作者,正是对一个良师成长之路的最好见证。十几年来,自己一直以明霞老师为标杆,希望能够成长为一个优秀教师,爱上阅读、喜欢思考,偶尔也写写文章,只是意志不够坚强,惰性常常复发,回头望望,还是没有走出多远。 

读了明霞老师的《只为做一个良师》,本来是要写一篇读后感,写着写着,就跑了题,现在重新回来。何谓良师?在书的序言当中,南京行知教育集团杨瑞清校长引用了杨一鸣博士的一段话,“当教师在教育生活中向学生呈现出一个真实的自我、完整的生命,并且他的生活经历的主要方面都得到尊重时,他就能很自然地把学生、教学活动和他自己连接在一起。这种具有自我统整能力的教师,就是良师。”杨瑞清校长还总结道:成为良师,有四门必修功课——躬身实践,勤于读书,善于交友,乐于笔耕,背后隐藏着一个核心,那就是精于思考。那么,上面的记述也算是照应了这些标准,当一名教师能够过一种身心完整的生活,向学生呈现出真实的自我,教育工作与生命过程和谐相融的时候,无疑,他就是一名良师。这不仅是对明霞老师的写照,也是我的努力方向。

你可能感兴趣的:(努力做一名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