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个人商业模式知和行的反思

为什么自己的行动不如自己所想和所说呢?

上周老大带我和另外一个同事到外地出差,为一个股权投资项目做商业计划和财税分析。出发的路上老大安排我关注固定资产估值定价,另外一位同事负责财务报表梳理。工作第一天晚上酒店加班的时候老大和那位同事讨论交流公司财务状况,我听到一半的时候被同学约出去聚餐了,结果次日上午老大与客户交流财务问题时,我就有些听不懂了。当天我们就回成都了,之后的我就接着忙其他项目了。现在回想起来,我应该好好问问这个项目财务情况。为什么我就忽略了这个事情,三天以后我反思这个项目,才发现自己居然就这样顺着被安排只关注固定资产而自己并没有主动从整个项目去思考了?从这个过程看,我居然没有认真做准备、观察、思考、学习和总结。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我们这个团队不仅仅限于做项目可行性分析、尽职调查或财税咨询,更要参与甚至主导股权投资或股权融资。我是按此做的个人发展规划,也曾经向家人、同事和朋友介绍过。

但从上周项目中自己的表现,我居然完全按照安排去思考和行动。被安排之后,我就将注意力主要投入关注自己的部分,而忽略了研究和思考客户作为被股权投资企业的成长性、领导人和高管经营能力等投资更为重要的方面。我更放弃了投资的视角去观察和思考,一个需要通过股权投资的方式引入资金和更重要的资源的客户,他认为自己的刚需和需求是什么,而我作为旁观者认为他应该的最需要的是什么?两者是否有差异?如何与客户沟通达成一致?如何找到符合客户正确需要的投资方?又,如何帮助客户达成这次正确且有重大意义的合作?再延展的思考,未来两方合作效果是否正如我们预料那样?如何有不如意,我们在哪些方面忽略了?进一步说,我们应该如何改进我们的工作效果?

为什么自己的行动不如自己所想和所说呢?到底发生了什么?

                 个人商业模式和知行合一

尽管自己嘴上说未来的业务空间和前景,我却在具体工作上的行动效果上反应出自己仅仅看在那份收入上了。但我反思自己并非是一个为老板打工的人,因为从2016年开始我已经设定自己是一个为自己打工的人了。

进一步体会自己内心的情绪,我发现自己依然保留了那份不满意,自己不满老大给我的待遇和工作权限,那份感觉自己被“低估”了的情绪时隔近2年依然存在自己潜意识里。

理智的我明白这份情绪会在关键时候让我放弃努力拓展工作边界,因为自己预见巨大的付出不会收获相应的回报而感到不值得,同时我明白这个预见和情绪导向并不利于自己真正有价值的成长。另一方面,老板尚未明确看到或预期到我能创造的价值空间之前是不会给予过高的待遇,过高的成本可能回带来损失,并非理性经济人应该的行为。这个情况之下,更好的策略就是投入更多的注意力在自己成长和创造更多的价值上。届时理性的老板在看到我的未来会给予相应的空间,如果未能看到或看到但仍然拒绝提供,又或者我有了更好的合作伙伴,我会更多的底气做出更好的选择。

吴伯凡老师在讲到“知行合一”时,指出知是一种状态、一台设备、一种储备,知是未发动的行,行是已经实现的知。从生理的角度看,所谓的认知就是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建立一个高带宽的专线连接。神经元连接的一个规律是,连接重复的次数越多,连接就越稳固。所谓的“行动”就是已经形成的神经元连接在相应场景下的一种发挥而已。“行”的品质取决于这种连接的带宽是否是“专线”;而这个“行”是否是高带宽、固定的连接,取决于反复的“行”。“知行合一”有两层含义:一是“行”本身就是“知”的一个同步的结果;另外一方面,“知”是反复“行”形成的一个固定连接,这正是“知行合一”的本质。[1]

从知行合一的角度看,当时的我并未真正理解到李笑来老师关于“优化个人商业模式”和“创业者应该关注成长率”的含义[2]。

反思自己的行为,觉知自己的情绪,从底层思维模式和操作系统去调整自己看问题的角度,从而做出决策,采取相应的行动。

希望明天的我超越今天的自己!

参考文献:

[1]吴伯凡《认知方法论》;

[2]李笑来《通往财富自由之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个人商业模式知和行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