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岩磊/老人与山

老人与山

文/石岩磊

点击这里听我的声音

        《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于1951年写的一篇中篇小说,它讲述的是:古巴老渔夫桑提亚哥出海打鱼,接连84天一无所获,可他并没有气馁而是继续坚持着,终于在第85天钓到一条比他的船还长的马林鱼,经过两天两夜的搏斗才将鱼刺死,然而在返航途中,老人遭遇鲨鱼的5次攻击,他都进行了殊死搏斗,最后手上只剩下半截舵柄作武器了,当他九死一生地回到岸边时,大马林鱼徒留一具骨架,但是桑提亚哥仍然受到人们的敬佩。

图片发自App


        海明威根据真人真事成功地塑造了一位铁骨铮铮的硬汉形象,而我们身边同样有位这样的老人令人肃然起敬。1949年出生的登山运动员夏伯渝,在26岁时参与了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行动,因帮助队友导致自己两腿冻伤而截肢,可他从未放弃登顶珠峰的努力。2014、2015、2016连续3年,他拖着两条假肢向珠穆朗玛峰冲击,可因为雪崩、地震、风暴等原因都功败垂成。2018年4月,69岁的夏伯渝第五次挺进珠峰,终于圆了自己多年的夙愿。

图片发自App


        2019年2月,夏伯渝荣获2019年劳伦斯世界体育奖年度最佳体育时刻奖,这不仅是对他创造奇迹的褒奖,更体现了世界人民对他勇敢顽强精神的由衷敬仰。诗人汪国真曾为女登山运动员写过一首题为《山高路远》的诗,结尾两句是:“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将其送给夏伯渝是再合适不过了。然而让我心生仰慕之情的,并非他身残志坚的壮举,而是他内心深处的仁德。

图片发自App


        1975年5月,夏伯渝在第一次攀登珠峰时,将睡袋让给了一位丢失睡具的藏族队友,自己却在零下30度的环境里挨过一夜,他的双脚被冻坏死,但夏伯渝并没有抱怨和后悔。2016年他在距峰顶仅94米时遇上风暴,当时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夏伯渝真想拼死冲顶以实现自己的梦想,但当他回头看到5个20岁出头的夏尔巴人向导时,不禁犹豫了,“他们的职业就是护送我们这些登山者到顶峰。在这种情况下,我想就我一个人冒险也无所谓了,但是要连累着他们,我就很不忍心。”“他们一个家庭的收入就靠他们这一季的登山所得,我不能因为我的理想而不顾他人的生命。”夏伯渝最后在距离成功一步之遥时放弃了。

图片发自App


        夏伯渝舍弃的仅是一次圆梦的机会,但从中人们读到的却是他的仁义,这应该比他的大功告成更可贵。如果说渔夫桑提亚哥的英勇无畏使人油然而生敬意,那夏伯渝的仁德厚爱则叫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了,因为他展示的不是孤胆英雄的个人主义,展现出的是凛然正气的君子风范。我在观看采访夏伯渝的记录片时流泪了,是感动,更是感激,他使我看到了我们民族仁厚道德的光彩。

图片发自App


        《老人与海》述说的是人同自然的英勇搏击,而“老人与山”的事迹道出的却是人与自己欲念的忍痛角力,这需要的不仅是勇气、体力和智慧,更多的是对向善初心的极力呵护。善念有时是表现不出来的,有时甚至还会被人误解,然而我们自己最清楚仁慈的分量,这是一种无愧的坦然,是让我们终生无憾的源泉。它就像是无色无味的白开水,没有美酒的浓香,没有饮料的甘甜,却是人体康健的必需品。

图片发自App

        夏伯渝成功了,他带给我们的是拼搏的力量,还有高尚品德的光辉,“没有比人更高的山”,也没有比德更深沉的海了。夏伯渝登上世界第一高峰时,带去的不止有飘扬的五星红旗,而且还有中华文明中温良恭俭让的崇高品质,让我们的灿烂文化在世界之巅永放光芒。

                2019.6.3

你可能感兴趣的:(石岩磊/老人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