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
龙应台曾在《孩子,慢慢来》中写道:“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5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慢慢来,是一种“静待花开”的教育方式,是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倾听孩子成长的声音,而不要用自己的节奏去揠苗成长。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
相信孩子,静待花开。也许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因为他是一颗参天大树.
做教师的,不要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尺度,多备几把尺子。如果我们的教育仅仅只是为了考试和升学,将会给孩子们的身心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走进电影《卡特教练》,或许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教育的启示,亦或是里边的卡特教练是千千万万个教师的缩影。我们的教育到底是怎样的呢?
当《卡特教练》中的里士满高中足球队不敌对手,虽败犹荣的队员们礼貌地和对手告别致意,和家人温情拥抱之时,目睹这些队员兼同学的变化,卡特告诉他们:“我是训练篮球队员的,但你们却成了学生。我是训练男孩的,但你们却成了男人。”
他其实是告诉所有的人:
无论是当教师,还是做学生,都是为了“成人”,而不是“成功”。
教育的对象是教学生,而不是教“考生”。
很多时候,我们的目标总与实际南辕北辙。教育也是如此。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本着一颗为学生负责的态度,以为所有都是为他们好。可得不到家长和孩子们的理解,孤独感、无助感向我们袭来,甚至还会导致我们怀疑人生,怀疑自己是不是选错了职业?
到底是什么阻碍了我们的教育之路呢?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教育的幸福感呢?让我们走进《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试图从中找到答案吧!
积极心理学相信在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存在着两股抗争的力量:积极力量(好奇、幽默、善良等)和消极力量(愤怒、怨恨、自卑等)。这两股力量就像太极中的阴阳两级,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如果个体自身给积极力量注入能量,提供适宜生存的心里环境,那么消极力量就会减少;如果个体自身给消极力量注入能量,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那么积极力量就会减少。积极心理学强调,人格心理学必须研究人内心所存在的积极力量,只有人所固有的积极力量得到培育和增长,人性的消极方面才能被消除或抑制。
所以,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找到后进生身上的优势特征,多加鼓励和表扬,当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优势特征被认可,他们会因此而更加自信和有成就感,因而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改变。
上海的校长妈妈祝郁也分享过类似的经历。
她的女儿四年级的时候非常调皮,总是闯祸,结果到了期末,老师给出的五行评语中竟然没有一句肯定,全是批评。
女儿非常伤心,回到家饭也不吃,哭着问她:“妈妈,我是不是真的很差呀?”
那天晚上,祝妈妈失眠了,老师的评语就连当了14年班主任的她看了也终生难忘。
她知道受批评的女儿自信受到了打击,甚至已经开始怀疑自己了!
但她又想到自己是一位中学校长,曾经无数次在讲台上分享:“家长一定要支持老师!学校是孩子每天都要去的地方,家长本事再大也不可能代替老师。”
这次到了自己身上,应该怎么办?
她连夜写了一封信,这封信不是写给老师,而是写给自己的女儿:
孩子,你见过磨刀吗?
把刀放在磨刀石上磨,刀一定很疼,可是他没有发出一点声音,因为他知道只有经过这样的磨砺,他才能变成一把好刀、快刀。
你想变成这样一把好刀吗?那就要经历磨砺!
你睡觉之后,妈妈已经和老师通过电话了,老师说,今天的评语就是把磨刀石,就是要让你去接受反复的磨砺。
当你把评语上的缺点改正之后,你就会是一把举世无双的宝刀了。
祝妈妈用这封信把老师在女儿心目中的形象挽救了回来。
后来,她又和女儿谈了很多,帮她重新塑造了对自己的认识,女儿还给自己写了很多中允的“评语”。
祝妈妈说,这件事到今天她还是非常后怕,孩子不会从她不喜欢的老师那里学到任何东西,如果当时不是用这样的方式来处理,结果会怎么样?
她常常用这个故事来鼓励老师要多几把衡量孩子的尺子,让孩子感觉到成功。
此刻,谁在无声无息之处内心泛起波澜,甚至泪光点点,心中想到些什么,留下了什么,谁就受到了教育。
所有的教育,都是成长的教育。
最好的教育,是启迪智慧、开发潜能、促进发展的教育。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在他读中学时,父母曾为他选择过一条文学之路,但由于瓦拉赫做事拘泥,过于谨慎在文学上很难发挥,于是改学油画。不料他又不善于构图,对艺术的理解力也不强,成绩竟然在班上倒数第一。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已成オ无望,这是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应有的品格,建议他试学化学。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下被点着了。文学艺术的“不可造就之オ"”ー下子就变成了公认的化学面的“前程远大的高材生”。
我们都知道学生的发展是不均衡的,都有弱点和强点然而教师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去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以此鼓励,发扬光大,为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提供建立自信和多元发展的机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许牡丹开。” 清代诗人袁枚的这首诗感人至深,启迪我们:教育的目光不能总是盯着花园里耀眼的牡丹花,而要更多投向墙角处不起眼的苔花。事实上,牡丹也好、苔花也好,都应当给予悉心呵护、精心浇灌;公平公正对待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快乐成长、成为有用之才,这是教育公平的题中应有之意。
有句话说得好“没有一种草儿不开花,没有一个孩子不完美”。每一位学生都是张充满个性色彩的生命画卷,就看我们如何去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