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学习笔记

◆ 权衡式思维

装进一样东西的同时,就必须拿出另一样东西。大行李箱的主人在思考是否带上跑鞋时,只不过是在想他需不需要这双鞋;而小行李箱的主人则是在考虑,若想带上跑鞋,就需要从行李箱中拿出某样物品,以腾出空间。

在稀缺状态下,因为所有没有被满足的需要俘获了我们的大脑,以致我们开始对之念念不忘,开始产生决策难题。

闲(slack) 就是我们在拥有很大空间,不存在稀缺心态时的产物,也是我们在资源丰富时进行资源管理的特定方式。

为什么蜜蜂会建造出如此精美的蜂巢,而泥蜂却马虎行事?答案在于稀缺。泥蜂采用的建筑材料——泥巴,是充裕的;而蜜蜂的建筑材料——蜂蜡,则是稀缺的。蜂蜡就像塞满东西的行李箱里的空间或经济不景气时的钞票一样,必须得到妥善的保存和利用。如果草草筑巢,就会浪费蜂蜡,而为了不至于浪费,就必须提高工作效率,明智地分配资源。

经济学家们称这种现象为边际效用递减,即你拥有的越多,对你而言,每一样额外增加的物品的价值就会越低。
我们的叙述存在着这样一个经济学逻辑:穷人之所以没有那么多余闲,是因为他们没有那么多能力负担

对于不那么忙的人来说,余闲会将错误吞噬,将错误所引发的后果最小化。而忙碌之人就没有那么容易逃避犯错的后果了。每加上一个小时,都要以其他一些事情为代价。

稀缺还会令我们犯下更为严重的失误:贷款负担让我们身陷险境,很容易出错;忙得不可开交的人更有可能对未来的工作做出错误的规划——他此时需要将精力投入于手头的工作,所以在顾及其他事项时会心神涣散、不知所措,而在这种状态下,制订出来的工作计划十有八九会存在失误。在带宽受到负面影响的情况下,我们更有可能向冲动屈服,向诱惑低头

滞纳金是对规划失误或忘记做事的惩罚,而其无疑也是对那些生存于稀缺之中人们的火上浇油

稀缺不仅意味着人们没有失误的空间,也意味着人们更有可能会出现失误

◆ 第4章 行为经济学告诉我们的道理

1美元的价值,在穷人眼中和富人眼中是不一样的。环境条件会影响富人对1美元的价值判断。当穷人在评估1美元的价值时,会用上大脑中内化的衡量标准,而不会依赖环境进行判断。穷人是金钱价值方面的专家,他们更接近于“经济人”。人们对货币价值的衡量是相对的,这是行为经济学中的经典结

◆ 50美元,在穷人和富人眼中的价值不一

专业技能,也就是对某一领域知识的深度理解,能够对认知形成改变。对音程有着专业理解的音乐家们,大脑中存在着内化的度量标准,他们不需要依靠对时间长度的直觉性进行启发式的估计

稀缺也会迫使我们成为专家——装箱专家。在没有余闲时,我们深谙行李箱中每一寸空间的价值。穷人珍视每一元钱的价值,日理万机的人珍视每一个小时的价值,节食者珍视每一卡路里的价值

低收入消费者在其他方面也非常精明。去超市购买薯片或金枪鱼罐头时,他们会自然而然地假定,大包装商品的单价一定更便宜,所以购买大包装商品能省钱。而事实上,这种假定常常是错误的

穷人是金钱价值方面的专家。他们在评估1元钱的价值时,会用上大脑中内化的衡量标准。他们并不会凭借环境去判断物品值多少钱。需求的压力始终存在于穷人心中,挥之不去,从而造就了他们自身的内化尺度

这种专业技能会令他们在一定的环境中表现得更加理性,更不容易做出自相矛盾的选择。因为专注,所以拥有专业技能;因为专业,所以有了管窥之见;因为管窥,所以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后果。

◆ 第5章 借用与短视

在稀缺状态下,我们会产生管窥心态。当稀缺成为带宽负担时,我们会对当下更加关注,从而导致我们产生借用行为。而当我们借用时,就是给自己的将来挖下了更深的坑。今天的稀缺,将造成明天更大的稀缺。当我们为了解决眼下的难题而极度专注时,就无法有效地规划未来,这样一来,向前看的能力就很可能会因管窥负担而丧失。

◆ 管窥与借用

关于商家如何不择手段地将低收入人群作为捕猎目标,随后引发出关于穷人目光短浅和财务知识教育必要性的讨论

借用(Borrowing) 当人们面临资源稀缺时,就会通过借用相应的时间或金钱来应对突发事件。从长远来看,借用会进一步加剧稀缺。

在稀缺状态下,我们为何会产生借用行为?之所以去借用,是因为我们有了管窥心态。而当我们借用时,就是给自己的将来挖下了更深的坑。也就是说,今天的稀缺将造就明天更大的稀缺。

当今天的资源,无论是时间还是金钱,能在当下为你带来比未来更大的利益时,借用就是行得通的做法。而当我们有了管窥之见时,借用就会超越得失均衡的限度。当面临稀缺状况时,我们的借用,从长期来看通常是不合理的。

若想解释忙碌之人为什么会将事情一拖再拖,一直落后于工作进度,也不需要在自控能力弱、理解能力低或时间管理能力不足等方面找原因。借用,不过是管窥心态所引发的后果而已。

我们并不是有意选择生活在一片狼藉之中,而是在我们忙于处理紧急事务时,周围的一切就这样凌乱了起来。乱七八糟的家庭或办公环境是一系列小选择的结果,而这些选择绝大多数是被动的、容易的,是不为我们所留意的。比如,你急着去赶赴一场会议,于是就将一摞信件随手放在了另一摞文件上面;为了接电话,你随手将看到一半的书扔在了沙发上。诸如此类的许多小事,最终造就了你乱七八糟的环境。虽然这不是什么紧要的事情,但却十分重要。在凌乱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你一定不会很开心,而你的工作效率也一定不会很高。

将一件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务搁置一旁,与借用无异。你通过不去做这件事情,而为今天赚得了时间,但却增加了未来的成本,因为你早晚要借用其他时间(很可能是更多时间)来处理这件事

与此同时,你也许会因为没有做这件事情而付出成本,或损失这件事情可能带来的收益。

当我们为了解决眼下的难题而极度专注时,就无法有效地规划未来。当然,研究也显示,规划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问题,而稀缺则令这一问题变得更为严峻。

某一天你可能感觉还不错,于是就看了看日历,花了点时间计划了一下当天需要做的事情,可能还想了想整个星期需要完成的事项。对未来将要发生的事项心知肚明,可以让你从心理上有所准备,对富有挑战性的对话有所预期,还可以自我提醒一些有关事务的细节,不至于开会时跟不上进度。而相较之下,如果这一天你特别忙,就会不假思索地直接投入工作

◆ 停不下来的杂耍

如果长时间地经历这种“最后关头”,我们就会一直处在所谓的“杂耍”状态,也就是持续从一项紧要任务转移到另一项紧要任务的状态中。杂耍是管窥的必然结果。当有了管窥心态时,我们就只能局部地、暂时性地解决问题

管窥心态会致使我们产生借用行为。当利息很高时,比如街头小贩们所面临的境况,这种极为本能的冲动就会创造出更多的稀缺。

逃离稀缺陷阱需要的不是偶尔表现出来的警醒,而是持续、永恒的警醒——一种在任何时间里都能抵御所有诱惑的能力。

拖延,就是对眼下之事的过分关注,是阵发性的盲目乐观。我们将需要去做的事情搁置起来;我们将本应存下的金钱挥霍出去。我们错误地分配了自己充裕的资源,存储下来的金钱和做完的事情太少,无法免于那些可能威胁到我们的稀缺

远离稀缺陷阱的威胁,需要的不是充裕的资源,而是足够充裕的资源——就算我们乱花钱,做事一拖再拖,还是有足够的余闲去应对绝大部分突发事件;如果拥有足够充裕的资源,就算长时间的拖延,我们还是有时间去管理预期之外截止日期的到来。远离稀缺陷阱的威胁,需要拥有足够的余闲去应对这个世界中林林总总的突发事件,去应对我们给自己制造出来的诸多麻烦。

稀缺锁定注意力的这一关键特征,成了一种阻碍。节食者和孤独者面对稀缺时,内心充满了挣扎,因为稀缺会令他们专注于每一个小细节。

穷人会一直贫穷下去,而孤独者也注定会继续形单影只;繁忙之人永远会日理万机,而节食者的计划也总是会以失败告终。稀缺造就了一种心态,而这种心态会令稀缺长存。

◆ “最后一公里”问题

没钱,就意味着没时间;没钱,就意味着更难开展社交;没钱,就意味着食物的质量会变低,你的健康程度也会变低。贫穷,就意味着在那些决定生活方方面面的事物上,你都处于稀缺状态。

负担过重的带宽,意味着处理新信息的能力有所减弱。如果你在听课时总是开小差,那还能学到多少知识?现在,请想象一位低收入的大学生一直在为如何凑出房租的事而苦恼,此时,他上课能吸收多少知识?

穷人最缺的就是带宽。整日为了糊口而疲于奔命,就会令这种至关重要的资源日渐减少。这种短缺现象,并不能从生理上找原因,也与营养不良或幼年时代遭受压力从而阻碍大脑发育等因素无关。事实上,它是由眼下为糊口而产生的认知超载所导致的。随着收入的增加,认知能力也会相应增加。同理,农民的带宽,在用农作物换来钞票时就能得以恢复。

◆ 第8章 如何让穷人摆脱贫穷

我们要设计有效的预警机制,让穷人提早为未来做准备。所以,为穷人提供的培训要简单实用——节省带宽的教育方法才是好方法。

◆ 包容穷人的不当行为

线性设计理念指导下的课程,不允许学生中途缺课,这种课程设置比较适合全日制学生,但对于脑子里有一大堆烦心事儿的穷人来说,则完全行不通。

条件式现金补贴(conditional cash)是为穷人提供救济的一种越来越流行的办法。某人收到的救济金额,取决于他表现出来的良好品行

就算我们坚信提供受教育机会是正确的做法,但也还是有许多种方法可以在达到这一目的的同时让穷人节约使用带宽。

几位小老板会将现金收入放入店中的一部收银机里,还会给自己发放固定数额的薪金。这样,他们就能避免把家里的钱和生意上的钱混在一起,从而搞清楚家里究竟花了多少钱,生意上究竟赚了多少钱。

◆ 第9章 如何解决组织中的时间稀缺

时间表排得最满的计划,不是好计划。如果没有构建起余闲,我们就会专注于当下必须完成的工作,预测不到未来可能发生的所有事情。当然,余闲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太多是浪费,太少又不能应对突发事件。只有存在余闲,人们才不会全神贯注在迫近的截止日期上,也会去关注那些重要但并不紧急的任务。

◆ 余闲的重要作用

职业经理人需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努力降低成本,提升认知能力。他们必须要与供应商进行艰苦的谈判,仔细检查每一个细节,以确定每笔支出是否必要。这种专注力在稀缺状态下是自然而然的,而在资源充裕的情况下则相对困难。就算在民营企业,职业经理人自掏腰包时,如果现金充裕,他们还是会花钱大手大脚的。

项目一开始的落后(可能是由于人手不够),会导致团队在遇到问题时选择走捷径。团队成员每天都要加班加点,错误肯定会存在。最初的落后会导致更多的低效现象。而更严重的是,关键的监测也会被忽略,因为这些活动在当时看来根本没有那么紧迫。显然,这份报告预见了导致力学单位混淆和坠毁事故的工作模式。

只要开始救火,就很难毫发无伤地走出火灾现场

就算商业组织拥有足够的洞察力,能够识别出哪些才是真正稀缺的资源,也常常无法真正理解稀缺管理的复杂性以及做好稀缺管理所能带来的利益。

◆ 第10章 如何应对日常生活中的稀缺

通过外力将人们所处的环境进行小小的改变,把重要的事情拉入“管子”视野,就能缓解稀缺带来的不良后果。当带宽有限时,让“疏忽”等同于“默许”就是一个不错的办法。稀缺会产生带宽负担,因此节约利用带宽是对稀缺进行管理的重要内容。应对稀缺,要在富足和带宽充裕时开始行动。更重要的是,要留有应对突发事件的余闲。

◆ 把重要事情拉入“管子”视野中

有一件事情做得很好:通过引导来帮助人们储蓄,而不是通过压抑人们的购买冲动。人们的确会忽略储蓄这件事情,于是,这项活动就让人们通过最自然的“消费”方式来进行储蓄。

稀缺虽然会使你选择权宜之计,但同样也会提高你因这些权宜之计而受到伤害的可能性。

因为稀缺会产生带宽负担,所以在对稀缺进行管理时,一个主要的关注点就是如何节约利用带宽。繁忙之人总是会争分夺秒,而贫穷之人也总是会一分钱掰成两半花,每一位处于稀缺状态之中的人,都会因带宽如何进行分配和使用而受到极大影响。

而现实中,我们却常常会设计出一些项目,这些项目以带宽承受沉重负担的人为服务对象,但却需要他们拥有大量带宽才能申请。用另外一个比喻来说,这就像是走到一位需要帮助的杂耍演员身边,然后向空中抛起一个球,让他的杂耍负担进一步加重一样。

缓冲机制的构建需要在资源充裕时进行。如果你早已预期到了自己的时间稀缺,那么就应在日程安排上留出富余的空间,不一定要找到什么明确的理由,只不过是为了在不浪费成本的情况下,去周转你手头的诸多项目和责任。

读后感:
我认为对于普通人来说:我们需要把紧急的事变得不紧急,把重要的事提前放到自己的视野中。搞清楚什么是真正重要的,把紧急的事变得不紧急需要我们前期多做一些付出,多加一点班去改善当前的稀缺状况。这样才能为长远规划留出余闲,保持一种状态,余闲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太多浪费,太少会让我们变得短视。

你可能感兴趣的:(《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