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言
图|网络
朋友们中午好,我们又见面了,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刻意练习》,作者是美国的安德斯.艾利克森和罗伯特.普尔。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还是相信天赋论这个理念的,觉得有很多人干不成某一个领域的事业,是因为确实没有天赋。
比如音乐家,比如演员或者是运动高手,他们能拥有如此高的造诣,一定是先天具备了很好的条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刻苦的训练,才能够赢得最后的功成名就。
然而在看完《刻意练习》之后,我突然发现,也许我之前的理念是不对的。
本书中作者通过大量的事例试图告诉我们一个理念,天才并非天生,天才是训练的产物。
只要我们能遵循刻意练习的基本方法和宗旨,人人都有可能在自己所选的领域成为高手。
01 那么到底什么是刻意练习呢?
在本书中,作者其实并未体现出一个明确的刻意练习的定义。
但是在通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对刻意练习做了一个总结,简单来说刻意练习就是为实现一个明确而具体的目标,进行大量的专注的针对性训练,并通过各种反馈机制,及时进行调整,最终打破人的心理舒适区走向新的人生高度的一种训练方法。
畅销书《异类》的作者格拉德威尔提出一个理论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
这就是著名的“一万小时定律”。
其实格拉德威尔提出的这个理论就是借鉴了本书艾利克森的一篇论文研究结果,经过他的演绎成为了现在市面上畅销的“1万小时定律”。
刻意练习跟1万小时定律最大的不同就是,刻意练习并非大量的重复的练习,而是有针对性的,有反馈机制的,且目标明确,高度专注的针对性练习。
02、刻意练习有一些什么特点呢?
1、刻意练习着重打破人的舒适区,以一个能够实现又不太难以企及的目标为训练方向。
2、可以练习,需要一位导师。
3、刻意练习需要反馈机制。
4、刻意练习产生的有效心理表征,能够不断促进我们的水平得以更大程度的提升。
1、刻意练习,通常发生在人们的舒适区之外,是不断尝试那些刚好超出人们当前能力范围的事物。
举个例子,现在大部分人都会开车,但是开车跟开好车之间还是很有差距的。
如果我们仅仅满足于会开车,那么不论我们每天开车多少个小时,开车的技能也未必能够得到非常大的提升。
而如果我们反复的去琢磨高手是如何开车的,他需要掌握哪些技巧,他开车时又有哪些心理上的特点,我们通过模仿他们不断的去训练自己,我们才有可能提高自己的驾驶技能。
2、刻意练习,需要一位导师。
导师可以是实体的人,也可以是虚拟的东西,比如说书本或者是各类教程。
导师的作用就在于他知道你所要成就的某个领域里,那些已经获得成就的杰出人物的能力,并且也知道通过什么样的训练才能最好的提高那种能力。
导师还有另外一个作用,就是他能帮助你制定计划,当你循着这些这些具体的计划向前进的时候,他能帮你指出不足,并且不断纠正你前进的方向,从而以更快的速度实现目标。
3、刻意练习需要反馈机制。
我们在突破自己的舒适区时,前行的方向其实是一个学习区,在这个过程当中,其实有的时候是比较茫然的,不知道自己到底进步了多少,也不知道自己存在哪些问题。
这些情况除了通过导师给出意见之外,还需要有一些反馈机制,因为我们很多时候并没有具体的导师,所以在出现具体问题的时候,我们还需要明确什么是对的方法?什么是最快速的方法?以及自己所做的努力与这些最好的方式之间有哪些区别?
这此反馈机制能帮我们不断判定所做的努力成效大不大,此阶段目标是否达成,下阶段努力方向又在哪?
4、刻意练习产生的有效心理表征,能够不断促进我们的水平得以更大程度的提升。
心理表征又是什么东西呢?
心理表征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或具体或抽象。
这么说还是有点难以理解,作者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我们一提到“蒙娜丽莎”,很多人马上便会在脑海中看到那幅著名油画的形象,那个形象就是蒙娜丽莎在我们脑海中的心理表征。
这个同我们提高某项技能有什么关系呢?
再举个例子,比方说我们很多人喜欢弹吉他,想提高自己弹吉他的水平,当我们通过学习训练能够顺利的弹出一首曲子的时候,我们就会不断的去反复练习,弹同样一首曲子试图弹出最好的一次效果。
经过刻苦努力,我们终于弹出了一次让自己非常满意的曲子,而实际上这个经历就是一次心理表征,我们需要记住我们弹出这次曲子的手法、心理状态和情绪体现。
然后再次带着同样的状态,反复练习,不断的让这些好的状态刻在脑子里面,成为一种本能,一种习惯。
然后再反复不断地强化这种意识,直到我们走向另一个新的高度。
03、如何通过刻意练习成为杰出人物呢?
作者艾利克森告诉我们,杰出人物拥有相同的成长路线,
一是产生兴趣,
二是变得认真,
三是全力投入,
四是开拓创新。
一是产生兴趣,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越有兴趣肯定是干成一件事的前提,但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别人的提问,你有什么爱好?
我们可能还可以列举出几种,比方说阅读,音乐,写作,运动等。
但如果要问到“你有什么特长”的时候,我们可能就要思索一下,我好像没有什么特别擅长的特长。
其实这就是没有把兴趣发展成一项技能,一项特长,其根本原因是从兴趣变成特长,我们还需要走以下几个步骤。
第二步是变得认真。尽管通过兴趣,我们跨入了某一个领域,但是我们发现想要持续走下去,会遇到很多很多的阻碍。
比如说孩子学习钢琴,虽然在舞台上表演钢琴的场景,让人人都非常羡慕,很期待场上的人是自己,但是在孩子学习钢琴的过程当中,家长会发现,这个过程真的是枯燥又无味。
这里必须要提到另外一个概念,就是动机,任何人一个人想要干成一个事业,或者在新的领域有一番成就,必须要有一个发自内心的动机,否则他不会长久。
只有拥有了内心意愿的,自发的动机,我们才会在兴趣的驱动下不断认真的去重复练习,跨越一个又一个枯燥期和瓶颈期。
第三步是全力投入。
当我们拥有兴趣,也拥有动机不断地持续练习下去,我们总会到达一个高度,然后发现到了这个高度之后,我们仿佛停滞不前了。
这其实就相当于到了一个瓶颈期,我们需要打破这个瓶颈,向更高一层进阶的时候,就需要再次全力投入,不断突破,反复用刻意练习的方法,向更高一个平台迈进。
第四步是开拓创新。
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1908年,约翰尼.海耶斯夺得奥运会马拉松冠军,同时他也创造了马拉松世界纪录,成绩是2小时55分18秒。
然而一个多世纪以后,马拉松的世界纪录已经刷新为2小时2分57秒,比海耶斯创造的世界纪录快了近30%。
也就是说,海耶斯在1908年创造的世界纪录,现在可能只够刚刚赢得参赛资格。
不光光是这个案例,其实从其他很多吉尼斯世界纪录来看,很多的纪录都在被打破,在持续创新当中。
那么到底是什么造就了这些持续不断的创新呢?其实还是刻意练习。
那些杰出人物,无一例外的都是在各自的领域或行业中工作了很长的时间,他们不但已经达到了行业的最高水平,甚至已经开始超越最高水平,而走向另外一个新的高度,也就是创新的开始。
就好比是爬楼梯,小的时候,我们的父母站在上一级楼梯,引着我们向上走,当我们走上去了之后,我们发现我们其实还可以走向更高的楼梯,这就是一个实现目标到超越目标的过程。
当我们遵循杰出人物的成长路线,不断用相同的方法训练自己,在此过程中,找到一个好的导师,用一个及时反馈机制,不断进行刻意练习,我们也同样可以成长为杰出人物。
为什么我们懂得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不是我们比他人笨,比他人没天赋,更残酷的一个真相是,我们比他人懒。
大部分人的平庸在于“战术上勤奋,战略上懒惰”,日复一日在重复劳动中消磨了自己的斗志,还觉得自己又辛苦又不易。
读了这篇文章,你找到方向了吗?
感谢您的阅读!明天我将就此书拆解自己写作道路上的刻意练习,以期在短期内能突破自己,走向新的平台。
每天进步一点点。我是陈言,看清目标选择走持续精进的道路,希望成长路上与你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