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单|《正面管教》:做了妈妈十几年,我终于承认了自己的无知

前些年听朋友说,老婆在家里和孩子吵起来了,打电话让他赶紧回去,孩子她管不了了、不管了,我一边暗自纳闷儿,一边像模像样的劝人家说不要急、孩子要慢慢引导,不要硬碰硬……

直到有一天,我在电话里大吼着让老公立刻马上回来,哭喊着说你这个儿子我没法管了!后来老公说当时他正在开会,我的声音从电话里清晰的传遍会议室每个角落……

直到有一天,我听见楼上儿子房间的门先是被重重的摔上、再从里面锁上,然后传出一个愤怒的变声期的声音说“你们能不能让我自己待会儿!”。

直到有一天,我在某一次一番苦口婆心之后,他头都不抬嘟囔着说“只会说我,你们自己做到了吗?”

……

我从未像这一年这样深刻理解“青春期”、“叛逆”……这几个从前彷佛离我超级远的字眼儿;

我从未像此时这般如此深刻的认同教育是可以被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的事;

我从未想象过自己的情绪可以不受控制到事后自己都觉得自己不可理喻的地步;

我从未想过自己那一直引以为傲乖巧得不得了的儿子居然也会有如此抵触和反抗的一面;

我从未像现在这样理解和感激我孩子的老师所有的付出……


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次重来一次的机会,我想对自己说,我在教育这一块投入的精力一定会妥妥的加大;

如果非要给这份加大加上一个额度,我希望是……一倍,哦不,是一万倍。


没错,在我拥有一个小孩子、自信的做了妈妈十几年后,我终于承认了自己的无知,对,是无知。

我开始自觉给我那满满当当塞满了文学、侦探、武侠、财经、管理、历史、传记、同人……类书籍的书架上,增加了迟到的“家庭教育类”书籍;


希望,还不算太迟。

其实养育孩子之初,我也会找来很多书看,比如厚厚的《卡尔威特的教育》之类。

不过现在想来,似乎是更多的是当成科普和涉猎的一项……任务,更像是留着当成谈资去炫耀,而并不是学习。


因为并不觉得自己,需、要、学、习。


因为一切都是那么完美和顺利。


那时记得的很多的教育书籍的内容,更多的是讲方法,我们也更热衷于读方法,以便快速省时的应用。


但简尼尔森的《正面教育》的开头让我认识到,首先去试着认同一种教育理念,再基于理解和应用的角度去学习应用,似乎更有效果。


【孩子犯的大多数错误,我们都难辞其咎

我母亲经常会和我儿子说,你妈妈小时候可听话了,学习也从不用我们操心。


而今天,十几岁的孩子养起来,似乎真的比之前要费力很多。

学习要管,和老师学校要沟通;

补习班要上、兴趣班也要上;

太会花钱要管、不会花钱也要管;

交朋友要管、不交朋友也要管……


我们会抱怨青春期的孩子不像过去那样“顺从”,我竟从没想过其中的因素居然有现今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发生的改变;


过去的母亲对父亲顺从、员工对老板顺从、小的对老子顺从……


而现今,讲自由、讲平等、讲人权,是现代社会,孩子很少能在耳濡目染对环境下看到“顺从”。


影视剧里骄纵型父母和严厉管教型父母通常人设清晰,但在现实的日常生活中并不会如此脸谱单一,更多的是在两种类型中不停的转换和摇摆的父母。


因为“严厉”和“惩罚”都太容易啦,几乎无师自通,但学习教育方法,看起来更难,需要花时间、精力、和充足的耐心。


网络图片


我们的借口通常如下,可以一一对应:

工作已经很忙了,真的没有耐心和精力了,况且工作都是为了家,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好的现在和未来;

他还太小,长大了就什么都会了,现在应该好好享受童年,别人家孩子还不是一样;

小树不绑不直溜,小孩不打(吼)不成材,棍棒(严厉)底下出孝子;

孩子还小,心智不够成熟,你只需要告诉他怎么做就得了,讲多了没用;

我爱他,他自然会知道;现在不知道,长大了就知道了;

哎,就这一个孩子,亲生的,别人家有啥咋也不忍心亏了他啊;

要让他记住,就要让他受点儿教训……


正因为角色上的责无旁贷、意识上却满不在乎,所以孩子的错,我们到底难辞其咎。


【从学会“和善而坚定”的教育开始

我一向标榜民主、开放的家庭环境。


而且其实直到现在,我和儿子的关系依然是亲密和融洽的。


但仔细想来,却无非是我想民主的时候就民主,我想专权的时候就专权罢了。


你也不用得意,你想想,你是不是这样?


心情好的时候,恨不得“宝贝心肝儿”的捧上天,怎么看怎么欢喜,自己生的嘛,就是天使在人间、机灵可爱萌。

心情不好或是他没有照着你的意思做的时候,气急败坏的吼着

“跟你说过100遍了!”“我都是为你好!”“马上给我改过来!”“下次不许再犯了!”


所谓“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就是一个缩影了。

网络图片

而实际上,父母实在并不应当在此两种变换,那只会起到反作用,而应当取其中,那被叫做“正面管教”。


可以在脑子里“画面感”一下:

严厉就等于居高临下,骄纵就等于仰视;

只有蹲下来,望着他的眼睛,才能够做到正面管教。


书中提到的一个词组,可以被当做铭言写下来挂在墙上,或是贴在家里醒目的位置:


“和善而坚定”


因为孩子正确的行为源头和动力永远来自于内在的“自控力”,而无论“骄纵”还是“严厉”,都是源自外在的控制。


你既没有花时间训练并鼓励他们,也没有控制自我的情绪去尊重和理解、纠正他们,而是激起他们的反叛(一次又一次的),所以呢,还要责怪小孩子犯错吗?


记住,无论你在表达什么样的意思,赞同或是反对、建议或是商量,让你的态度保持在“和善而坚定”。


我知道,这很难。


老公说,就是忍呗。


忍还不是精髓。


要记得,我们的目的,永远不是“赢了”孩子,而是“赢得”孩子。

网络图片

所以对错并不重要,是要在双方都处在平静的气氛下,和善的对待,坚定的作为。


【“爬行动物脑”——学会转换至“理性脑”时再解决问题


这是我没想过会和家庭教育能够产生联系的一个词汇:


“爬行动物脑”:在发生冲突时,爬行动物会吃掉自己的幼仔,此时唯一的选择是“战”或“逃”。


所以应在此时选择“积极的暂停”而非“疏远和敌意”。


无论是对孩子,或是对伴侣乃至朋友,我们在生气时,的确更应该“决定你要做什么”,而并非“让孩子去做什么”。


要让“原始脑(爬行动物脑)”冷静下来,直到可以启动“理性脑”的时候,再去处理问题。


《正面管教》中,有一个字眼儿被反复提及,“尊重”


扪心自问,这个字眼儿所对应的对象里面,我们通常会包括自己的孩子么?


孩子的“不良行为”很多时候只是“与年龄相称”的行为,而大人们通常会在孩子很小时对他们予以理解,但在孩子成长到某一阶段时忘记了这一点,而是粗暴的以成年人的行为去予以解释。


我们会原谅小婴儿尿在床上、整晚哭闹不停、打碎东西……

却不能正确对待和耐心处理青春期的孩子烦躁不安、玩手游、不整理书桌……


我们既是成年人,又为何不能控制我们的行为呢?

我们都无法控制,为什么要求孩子的良好控制呢?


或者说,我们在用积极的态度去正面面对他们么?我们给予了他们应有的尊重么?

网络图片

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我们在年龄和体力上,胜过他们?


【孩子是如此强烈的需要自己被人需要

动画片《史努比的故事》:

Lucy:“今天在学校过得怎么样?”

Lucas:“我没上学。我去了学校,打开门问“这里有谁需要我么?”没人回答,所以我就回家了”。


网络图片

你别笑——你想过孩子们需要感觉到自己被人需要的意识有多么强烈么?


“当一个孩子当行为不当时,请你把这一错误行为看成一个密码,并且问你自己“他真正想要告诉我的是什么呢?”

如果你能够牢记,在不良行为的背后,是一个仅仅想要有所归属并且不知道该怎样以一种恰当、有效的方式来达到目标的孩子,你对不良行为就会有不同的感觉。


你真正了解孩子的心里么?或者说,你真的试图去了解孩子的心吗?


你以为他们年纪小、经事少、阅历少,就没有心理情绪?


孩子们有着无比敏锐的察觉能力,从很小的时候开始,他们就会对大人有着极为准确的觉察能力。


能够准确的判断出谁喜欢他们、对着谁哭或者笑更有用、什么时候该哭什么时候不该哭。


但他们的解释能力却很差。

他们只知道对着妈妈哭了妈妈会抱他,扔东西后妈妈会温柔的给他捡回来哄他;

他们会以为大人吼他们代表不爱他们,他们认为大人只看重分数不在乎他们,他们会以为妈妈只喜欢弟弟不喜欢他。


但那又怎样呢?你需要去解决的,恰恰是他们解释的“我认为”

网络图片

我们作为社会人,有着强烈的被认可意识,成年人有的,小孩子难道没有么?


【我们为什么要替孩子做他自己能做的事?

一是因为我们想迫切的用最省心的方式告诉他们“我爱你”;


二是我们害怕麻烦,怕教给他们正确的方法过程太复杂费时,也怕他们做不好依然需要返工;


而这样,就错过了一个个培养孩子社会责任感的最佳机会。


然后再反过来抱怨,为什么孩子没有责任感、不懂感恩巴拉巴拉……


“另一个很重要的变化是,今天的孩子很少有机会培养责任感和上进心。我们不再需要孩子像过去一样为家庭生计而努力。

相反,孩子们被以爱的名义给予的太多,而无需自己付出任何努力和投入,甚至以为这是理所应当的。”


我家的状况是:


早餐的白煮蛋是我母亲剥好壳的;

牛奶是在他下楼前一分钟放在微波炉里定时50秒的;

晚上的水果,母亲会给他的那份切成小块插上牙签;

……

我跟母亲说,不能这样。

她说哎呀小孩子长大了就自然会做了嘛,现在还小,他又做不好。


就连我自己,有时候也是这样。


他说妈妈我的卷子我要打印,我说你快去做题吧,妈妈打印好了给你送过去;


我做蛋糕在打发奶油,他说妈妈能让我试试吗?

我说这个打蛋器不行太危险万一打到手呢。

其实心里在想飞溅得四面八方还不是我收拾。

网络图片

还有,我母亲剥给我的白煮蛋,我不也自然而然的吃了……


【我们要学会并告诉我们的孩子,我会坚定不移的爱你

电子产品都在设置里有一项功能,叫“恢复出厂设置”;

很多app也都支持一种功能,叫“一键清空“。

但在家庭教育上,永远只有弥补、没有重来的机会。


一切的归零,都是认知的重启和修复。


小孩子毕竟不是垃圾箱里捡来的,还不回去也没法重捡一个;

也不是充话费送的,不能更换营业厅重新充一个。


我们往往愿意花费更多的精力去琢磨如何与同事、老板、朋友、合作伙伴、伴侣进行“非暴力有效沟通“,却往往忽视了一个最需要沟通的群体——孩子。


我们单方面认为他们不需要沟通,只需要严厉的告知或随意的纵容。


那些办法、方式、手段,都被我们绞尽脑汁的用在了团队建设、公司管理、人脉维护上;

而“家庭会议”、“家庭日”、“家务转盘”、“感激纸“、“致谢纸”、“家庭会议册”……

这样看起来小儿科的办法,其实恰恰是对一个家庭的管理和重视,是对家庭责任感的体现。


这些,往往是因为我们忽视了我们在社会中另一个重要的角色——父亲/母亲。


我们的爱,有时候过多的停留在了形式上,外在的或者内在的形式,而非内容。

网络图片

养育一个孩子,并不是一件轻松好玩的事,

要享受陪伴他成长的过程,也要在过程中真诚的付出;


在孕前没有做到的事情,会让我们在怀孕时后悔;

怀孕时没有做到的事情,会让我们在生产时后悔;

孩童时没有做到的事情,会让我们在他青少年时后悔;

而这个烦恼的青春期不去重启,会让我们在他长大成人后后悔;


有些事情,永远没有补课。


正面管教你的孩子,让我们平等的对待和尊重他们,和善而坚定的要求自己;

用稳定的情绪去处理可能出现的一切问题,正视他们的归属感和存在感。


在他们经历一切恐惧、烦躁、愤怒、担忧、迷茫的时候,

能够坚定的站在他们身边,陪他们一起渡过。

并永远清晰而清楚的告诉他们——


孩子,我们爱你,就像爱自己的生命。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WY-grace2018

你可能感兴趣的:(天涯书单|《正面管教》:做了妈妈十几年,我终于承认了自己的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