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云台》大结局:全剧最聪明的人,不是耶律贤,而是他

《燕云台》的前半段,我们一直觉得,最聪明的人是耶律贤,他苦心经营,以孱弱身躯夺取了皇位,又有识人之明,强娶燕燕,让燕燕摄政。

耶律贤真的是很聪明呢,燕燕诞下皇子,皇位日益稳固,他把皇权交给燕燕,自己在后宫中休养生息,和玉箫过着轻松自在的日子。

当然,燕燕也是个聪明能干的人,不然也不可能摄政那么久,群臣信服。

看到结局时,我们才发现,其实最聪明的人,是耶律贤与燕燕的孩子文殊奴。

他小小年纪登基,在母后的庇护下一路成长,成长为一代明君。剧中他出场虽然并不太多,但足以看出来他的聪慧。

1、懂得信任

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看出,其实摄政太后与皇帝之间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信任。

因为在皇权面前,亲情真的是太脆弱了。

文殊奴年少登基,处处需要仰仗母亲,这个时候他不敢怎么样。

可是随着岁数的增长,再加上有心之人的挑唆,他必然心中会有隔阂。

还记得《甄嬛传》吗?甄嬛一力扶持四阿哥上位,四阿哥登上皇位之后用《左传》试探她:六弟怎么办?

在当时的朝堂上,萧燕燕可以说是一手掌权,宗室里也不是没有任何不同的声音,但是文殊奴没有对母亲产生任何戒心,反而是尊重母亲、维护母亲。

这一点,还真的是像他的父亲呢。

燕燕让他给韩德让拜寿,虽然他觉得这不太符合礼法,但是他依然携着弟弟妹妹们向韩德让拜寿了。

因为他始终记得韩德让当年的辅助之恩。

十二岁的他,刚刚登基,宗室里有人不服,是韩德让率兵进殿,一力相助,才使得旁人不敢多言。

他登基之后,韩德让忠心耿耿,为大辽的发展破除障碍。

他也从来没有想过对付韩德让。

尤其是对母亲和韩德让这种感情,他更是选择了尊重。

这一切,都是因为他对母亲和韩德让的信任。

我们都懂得“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而在这后面隐藏的,其实是不信任。

文殊奴的信任,才让燕燕和韩德让放手去改革、去战争、去开创大辽的盛世,为他的接手做好准备。

小小孩子,懂得信任,真的是很了不起的皇帝。

2、有自己的主见

文殊奴虽然相信燕燕和韩德让,但也不是一味地听从,他有自己的主见。

燕燕想要处置污蔑她名声的虎古,她首先询问了文殊奴的意见,并且隐晦地表达了这件事情的严重性。

可是文殊奴思考再三之后,说:应该饶恕三代老臣罪过。

这件事可以看出,他对朝政其实是有自己的主见的。

他不是一味地听从别人的意见。

面对母后与韩德让的感情,他也有自己的想法:韩相多年来孑然一身,一心守护在母后的身边,说是受先皇托付,儿臣是不全信。

燕燕说,她想为了大辽守寡,文殊奴却说:从前父皇让母后一切从心,儿子那时还太小,不太懂,如今有了心爱之人才终于明白,母亲事事牵挂父相,亦是有情而不自知。如果是父相,儿臣可以接受,就算天下人都反对,我也会站在母后这一边,儿臣永远是母后的文殊奴。

这一番话,让燕燕感动落泪,也让她有了再嫁韩德让的底气。

文殊奴小小年纪,在面对母亲如此复杂的感情的时候,却能够看得清形势,做出勇敢的选择支持母亲,也显示出了他的魄力。

一个皇帝,信任是基础,而有决断力,才是能力的体现。

燕燕这个文殊奴,真的是好样的。

当然,这也离不开燕燕对他的培养。对于文殊奴的婚姻,燕燕也给予了足够的尊重。

再说,如果不是燕燕的摄政,他恐怕也没有自由选择婚姻的资格吧,说不定也要为了巩固势力选择联姻呢。

3、审时度势

文殊奴选择支持燕燕再婚,可不只是因为爱母亲,更是因为他能够审时度势,做出正确的选择。

燕燕喜欢韩德让,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年长一点的老臣更是对此心知肚明。

当时的文殊奴尚未亲政,其实很多时候是没办法反抗母亲的政令的。如果燕燕执意要嫁给韩德让,文殊奴也没有办法。

与其反对,不是支持,这样能够让母亲高兴。

更何况,母亲有了感情,对朝政就会不那么关注,说不定能够早日让他亲政呢。

韩德让一家忠心耿耿,这让文殊奴非常放心。但是有勇有谋有权势的韩德让,毕竟也是一个隐患,如果母亲嫁给他,让他与皇族的命运紧密结合,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在文殊奴眼中,这不仅是一场婚姻,还是一场政治结盟,让大辽的势力更稳定的一种结盟,所以他干嘛要反对?

他做得更聪明的一点,就是给参加宴会的大臣加官进爵,还大赦天下。

这一点,让他集威望与民心于一身。

不得不说,耶律贤和萧燕燕养出来的儿子,比他们俩人还聪明,既善良又有主见,怪不得大辽会在他在位时走向全盛时期呢!

你觉得燕燕这个儿子咋样?

你可能感兴趣的:(《燕云台》大结局:全剧最聪明的人,不是耶律贤,而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