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尺八寸,存存留心

图片发自App

人活到一定的年头,特别是拥有了基本的物质感情后,会突然不知自己的方向。明明温饱有余,心却空落落的,没有着力的地方。

当时导演聿馨就处于这个状态,开车穿过城市中熙攘的人群,只徒增了她的迷茫。这时车里想起尺八的声音,是朋友送的唱片。立刻被击中心灵,好似在无边黑暗中看到了光。禁不住疑问这么富有穿透力的声音出自何处?于是导演聿馨开始了对这个空灵乐器的探索之旅。

她说整个纪录片拍摄过程最难的不是制作过程,而是在最开始选择做与不做。为了表现尺八的纯粹,她选择摒弃过多商业元素,自己投资拍摄关于尺八的纪录片来保证作品的初心。

万事皆有因缘。尺八,由唐代传入日本,在宋代逐渐被箫和笛子取代。虽然可惜但也是时代的选择,因为箫和笛子的悠扬细腻更符合当时盛行的富贵优雅的文化气息。而尺八声音苍凉厚重,反而与岛国奔腾的大海相得益彰,故此得以在日本流传并逐渐形成了尺八文化。近年来虽然因为火影配乐中的尺八元素使人们熟悉了它的声音,了解尺八的人逐渐增多,但它的制作周期很长,制作流程没有系统化,选材成本偏高,所以注定它只能是小众文化。

为了让更多人走进影院有机会接触尺八,纪录片增加了故事的可看性和配乐多元化。随着镜头叙事的展开,尺八人所共同拥有的匠心精神,音乐的无国界化,乐器与生俱来的孤寂和张力,润物细无声般地让观众走进尺八,爱上尺八。

其中一位演奏大师佐藤康夫说,音乐是一个很硬的东西,没有太多包容,他不太会去听别人的音乐,音乐最好的状态永远是“无”,这个“无”充满佛性,尺八也是个由佛生缘的乐器。无论多么熟练,只要有公开演奏,他一定要提前试奏,保证声音质量的稳定并能够和环境交融。他的这种认真和坚持,在制管师、其他演奏人、甚至部分学习者身上都有体现。尺八要求人心静、心净、心敬,也是它最大的魅力和感染力。

另外片中有两个非主线小细节也引发了我的反思。

一个是尺八的家庭传承。小凑昭尚作为家族里第三代尺八演奏传承人,在父亲的严苛教导下有了很高的演奏修为,也在片中不止一次地表达希望自己的儿子能传承衣钵的心愿。不知这样的环境,对不谙世事的幼儿来说是恩赐还是考验。

另一个是佐藤与哥哥(长子)的不和与矛盾,在片中只是一带而过,导演也没有太多探寻。但可以肯定的是,其中一个是对尺八声音的诠释,两人一定有不同的见解,传统和流行的摩擦可见一斑。

我们现在接触的日本影像,大都关注都市人的迷茫和压力,感情空虚和丧,这种暗蓝色基调让我们感同身受又喘息不得。有幸看到这个纪录片,仿佛一束暖光洒了下来,在尘世喧嚣中还有这样一种超脱的乐器,让人豁然开朗,沉醉不已。

2019.05.22——《尺八·一声一世》导演映后场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尺八寸,存存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