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相关概念之奥卡姆剃刀

奥卡姆剃刀法则是指“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即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抓住事情的本质。


奥卡姆剃刀法则,又被称为“简约之法则”,它是由14世纪圣方济各会修道士奥卡姆(英格兰的一个地方)的威廉(William of Occam)提出来的,他说过这样一段话:“切勿浪费较多东西,去做‘用较少的东西,同样可以做好的事情’。”

奥卡姆剃刀法则在当时最流行的解释是“若无必要,勿增实体”(拉丁文是:Non

sunt multiplicanda entia sine necessitate)。

这听上去很高大上,它的本意是:如果有两套理论都可以解释一件事情,用那个简单的理论。空洞无物的普遍性要领都是无用的累赘,应当被无情地“剃除”。但现在大家提到“奥卡姆剃刀定律”,更多是取它的延伸含义: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两步可以做成,不要三步。也就是“简单有效原理”:抓住本质。


西方历代大学问家,都将奥卡姆剃刀法则作为自己治学的行为准则。

牛津大学第一任校长罗伯特·格罗斯泰斯特讲:“在其他情况相同时,需求更少的更好、更有价值……一个普适的规律比特定的规律更好,因为它从更少的假定出发产生知识。就像在自然科学中,最好的部分不需要前提假设,其次是需要较少前提假设的。”

托马斯·阿奎纳也说过类似的话,他的大意是,用较少定则推导出来的结论,使用的次数较多。科学领域的集大成者牛顿则说:“我们需要承认,自然事物各种现象的真实而有效的原因,除了它自身以外再无须其他,所以,对于同样的自然现象,我们必须尽可能地归于同一原因。”这些都体现出他们对这个看似简单准则的认同。


奥卡姆剃刀法则为什么有用?

首先,简单的解释通常是正确的。这里面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世界本身的规律在形式上并不复杂,虽然通常找到这样简单规律的过程极为复杂。在历史上各个时代,最高深的物理学理论,从形式上讲都不复杂,从牛顿力学,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到今天物理学的标准模型。

其次,过于复杂的描述常常是骗局,因为骗局只有被包装得很复杂才不容易被识破。2008—2009年金融危机前,有人向巴菲特推销金融衍生品,巴菲特看了他们的说明书后,断然拒绝了,理由是那说明书之所以要写成厚厚几百页没人看得懂的东西,里面多半藏了不可告人的事情。


奥卡姆剃刀法则作为一种思维理念,当然并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些领域,事实上,奥卡姆剃刀在社会各方面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奥卡姆剃刀同时也是一种生活理念。这个原理要求我们在处理事情时,要把握事情的本质,解决最根本的问题。尤其要顺应自然,不要把事情人为地复杂化,这样才能把事情处理好。

例如很多时候,我们生怕自己错过一些机会,于是做了很多其实对目标结果不再有帮助的事情。

比如很多人在大会上作报告时,常常喜欢尽可能多地把自己的工作讲出来。这样不仅无法在规定的时间里讲完,而且由于传递出的信息其实有很大的重复性,接收者并不因为耐着性子听完了就获得更多的认同。讲东西如此,做事情也是如此,并非做得越多,效果就越好。

例如罗辑思维的“奥卡姆剃刀法则”实践:2016年7月,互联网被一篇题为《脱不花:投资papi酱是我们最大的耻辱》的文章刷屏了。很多人说,罗辑思维这是要和Papi酱开撕了吗?各种阴谋论的文章,刷屏朋友圈。其实脱不花的原话是:“投资这件事儿再也不能做了。不是投得不好,而就是因为他们太好,我们可能要赚很多钱,所以,这是我们的耻辱,为什么?你没有把精力放在你最该干的事情上。”

例如比如出门在外“如何避免受骗”,一种方法是做加法,识别各种骗术,买一本厚厚的500多页的《常见街头骗术》。但看了半天最后还有可能上当——这本书写出来的时候,骗子们又创新了办法。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你只需要记住一点: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你不想占便宜,不想飞来横财,别人就没办法骗你——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法则,把所有的花招用一把剃头刀一下子全剃掉了。

例如“我该不该买那些投资小、见效快、回报高的理财产品,或者神奇投资”,一种方法是去学投资学,变得特别世故,学各种街头智慧,但这些方法可能都是挂一漏万的,你还是只要记住早该明白的一点:低投入、低风险、高回报的事情,概率是极低的。

用数学一算就知道这个概率有多低:假设那个赌博的盘子可以集来钱,最后的回报人人都有份,那么每个人用很低的投入,承受很低的风险,得到的回报就不会是高回报。“羊毛出在羊身上”,高回报是把无数根羊毛汇集到一起,只有一个人能获得那些羊毛,如果每个人都能获得的话,那每个人还是只有一根羊毛。

这个非常简单的道理就像把剃头刀,让所有的花招和套路都在你面前失效,所有的骗术跟你也就没有接口了——一个简单的观念和方法足以形成一面非常有效的防火墙。


如何运用奥卡姆剃刀法则?

第一,流程精简,剃节点。

某日本化妆品公司收到客户的抱怨,说买来的肥皂盒里面,居然有空的。于是为了预防生产线上再次发生这样的事情,工程师想尽办法发明了一台X光监视器,去透视每一台出货的肥皂盒。

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另一家小公司,他们的解决方法是买一台强力工业用电扇去吹每个肥皂盒,被吹走的便是没放肥皂的空盒。

这也许只是一个故事,但这个故事非常准确地说明了“奥卡姆剃刀定律” 那种对待流程,“如无必要,勿增实体”的信仰。

第二,组织扁平,剃部门。

我们常常说“组织扁平化”,但是我们必须理解,组织扁平化,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什么呢?目的,是减少信息传递的损耗。个人,是用自己大脑“指挥”自己双手,信息传递是没有损耗的;管理,是用自己大脑“影响”别人大脑,再用别人大脑“指挥”别人双手。这个“影响”,在每次信息传递中,都有非常大的损耗。所以,组织越复杂,信息传递次数越多,组织能力几乎必然越差。

上世纪80年代,杰克·韦尔奇接手GE时,发现整间公司机构臃肿、等级森严,这就导致组织迟钝、官僚。于是,他把原本8层的管理精简下来,把工资层级从29个级别调整到5个级别。这种“扁平化”加速了信息传递,对治疗“大公司病”有很好的效果。

第三,战略专注,剃功能。

做培训师17年,我讲过几十门的课程,每当别人问题我是讲什么课程时总是张口结舌回答不出来,这就是太过于分散造成的。

现在我只把精力专注在“自律主题”和“服装搭配”这两块,让自己更有辨识度。


在运用奥卡姆剃刀时应牢记爱因斯坦的一句著名的格言:万事万物应该都应尽可能简单,但不能更简单。

我所提出的成为自律者的最简单方法论:OHTT法则,就是符合奥卡姆剃刀原则。

想要实现自己宏大的梦想,我所提倡的是把大梦想分解成每天的“必做三件事”,日拱一卒聚沙成塔,这也是符合奥卡姆剃刀原则。

我后半生要推进的事情就两件:自律的方法论和装扮的方法论,后面40年以上要推进的事情足够简单,这也是符合奥卡姆剃刀原则。

运用奥卡姆剃刀定律,要经常问自己三个问题:这件事能不能取消?这件事能不能与别的事合并?这件事能不能用更简捷的方式去实现?

根据奥卡姆剃刀原则去简化你的生活,去简化你的工作,去简化你的思想,最后留下的才是每天的必做事项。

小时候父母都会告诉我们,“如果你走丢了,最好的办法就是站那儿不动,爸爸妈妈总会找到你的”,这就是怕你发现爸爸妈妈丢了,一定会妄念、妄动,不停地找方法,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你真就丢了。当然,爸爸妈妈也许还会告诉你,“不管谁跟你说话都不要搭理,不管谁说带你去找爸爸妈妈,都不要理会”——这里同样包含着“奥卡姆的剃刀”。

面对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时候,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奥卡姆的剃刀”,找到一个看似无所作为的简单方法,来替代各种无谓的尝试和摸索。所以说,在升级我们的认知之前,先要给自己准备一把“奥卡姆的剃刀”。

你可能感兴趣的:(自律相关概念之奥卡姆剃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