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大家看到的买房套路总结起来不外乎就是看地段,看配套,看户型等等这几类的关键词,但是你会发现,往往看了很多东西,还是把握不到买房的痛点,而且经常犯一些经验型的错误,尤其对于很多刚需购房者来说。
那今天小熊就带大家一起盘点盘点,那些刚需客户最容易犯的购房错误,谁犯了谁吃亏!
1迷信广告宣传语
很多人获取购买房屋信息的渠道,都来源于各种广告。但是,这些广告中存在着多少虚假成分你知道吗?许多房地产广告,存在夸大和美化的成分,后期能不能实现,最主要的是,取决于开发商的实力和良心。
但是,很多“买房心切”的购房者很容易被广告中所承诺的美好愿望给忽悠了。于是后面等待着的就是无尽的后悔和各种与开发商之间的纠纷。
2“一步到位“的观念是错的
很多人第一次买房,都容易受父母的影响,追求所谓的“一步到位“,至少要三房起,全部带主套,学区要省一级……
这是一个让很多人犯理念错误的观念。有的人甚至为了所谓的一次性到位花费了很大成本,现代社会发展迅猛,各种新东西层出不穷,也许你今天的想法确实是这样,但是过几年,由于你所处的生活环境、你的家庭、工作需要、职业改变、经济收入等等也许会发生变化,到那时你的计划和想法又会不一样。
“一步到位“本身没有错,如果实力允许,毕竟换房麻烦啊。问题是,如果没有这个实力,就千万不要因此耽误了买房的时机,可以先买个小一点的,有条件了再升级。
还有一些朋友单纯地追求面积上的“一步到位“,不得不把房子买得特别偏、学区特别差的地方,往往住个一两年,就有急切的换房冲动。
3必须要买一手房
很多小白都有根深蒂固的“处房情结“,这在十多年前,没有问题。但是现在,尤其是在一线城市,刚需族想买套各方面条件都不错的新房,很难很难。
一线城市楼市起步早,发展快,好的地段早早就被开发完了,导致今天很多一手楼盘的位置都很差。
刚需客想买新房,只能在地段上妥协妥协再妥协。残酷的现实是,那些配套比较完善的成熟郊区也不便宜了。受制于预算,一些刚需族只能跑到更远的远郊买新房。
其实,一手还是二手根本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什么样的房子适合你,有很多投资客,几乎只买二手。
当然,我的意思不是说一手房不好,恰恰相反,在那些房地产刚刚起步的二三四线城市,或者一线城市的远郊地带,几乎找不到什么像样的二手房,更不要提二手房市场,像这类城市和地段,肯定优先买新房。
记住,二手房只有在大城市才有成熟的市场,而老破小只有在大城市中心地段才有价值。
4用价格来选择地段
买房选地段在很多人的眼里就是哪里越好,哪里的发展潜力越大就越要买那里的房子。
当然这也不一定错,但是很多购房者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你买房的目的是为了自住,却只考虑到了价格上的问题,忽略了很多生活便利上的因素,那就很得不偿失了,就算买了一个繁华的地段,但是离稳定上班的地点还是很远,这其实对于刚需族来说,就未必是一件好事了。
5什么样的“便宜“可以捡?
人人都会有贪便宜的冲动,但俗话说得好,一分钱一分货,只要是市场经济,便宜就一定有便宜的理由,没那么容易捡漏。
当你遇到比较反常的房价的时候,比如遇到房价特别低的,那么购房者首先要做的不是盲目入手,而是一定要保持怀疑的态度,要思考这个房子是否有问题,是不是小产权房,五证是否齐全,又或者这个房子的质量,户型上存在了什么瑕疵,也许是旁边有噪音很大的主干道,也许是楼下有变电站,也许是因为回迁房,如果发现了问题后,还在你的可接受范围内,那么你就可以入手。
当然,也有一些“便宜“是可以捡的,比如开发商年底为了冲业绩搞的一些促销、一些二手房业主急于换房而降价,这种“便宜“是可以捡的。
还有一种情况,一个地段的位置和规划都不错,但因为周边环境很荒、开发商不善于炒作,导致价格还没有起来,这种就属于“价值被低估“,是非常好的投资。
6过分迷恋大品牌
因为是第一次买房,很多人担心出错,会特别迷恋大品牌房企。老实说,初次买房选大品牌是对的,至少不用太担心收不了楼,也不用太担心建筑质量和物业管理。
但小熊要说的是,品牌房企虽好,但不是样样都好,比如他们在拿地方面就不见得比中小房企强。一些大房企正是利用购房者的信任度,在拿地方面不愿意付出过高成本,“反正再差的地也有人买“。
所以我们在大城市能看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靠地铁的好地段往往是本地中小房企拿的,大房企则在外围拿一些较差的地段,然后价格很可能比前者还贵,靠的是什么?品牌溢价。
品牌当然可以有溢价,但太高的话,就不划算了。
7买房只看赠送多少而不看是否实用
现在很多的开发商都会打着买房送装修,买房送家具,买房送东西的套路,看似大家好像赚到了便宜,但是事实上就是销售前计价稍微提升了一部分,然后把这些赠送的开支一起打包计算进去。
所以如果是针对于刚需族的话,小熊的建议就是千万不要追求面子工程,需要客观看待就是抛开这些额外优惠,或者及时将这些额外优惠剥离开,单纯的就房价和这些相关房型进行对比,再做出自己的选择。
8不关心小区外面的环境
很多刚需族看房特别认真,小区绿化和道路、物业管理、楼道采光、户型都了解得一清二楚,却忽视了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小区外面的环境。
等到收房后才发现附近有垃圾场、变电站,房子与坟地一墙之隔等等,当你找开发商时,开发商很可能会说这些不利因素其实已经公示过,只是你自己没有细看。
大一点的房企,一般都会主动公示这些不利因素的,只是公示的位置可能很不显眼。
所以看房时一定要留个心眼,不要只看激动人心的规划蓝图和高大上的沙盘,还要问售楼小姐一句:周边环境有没有不利因素?公示在哪里?
9不关心物业管理
“每月月供这么多,物业费能省一点是一点啊!”小熊摸着良心跟你说:这钱不能省。“小区干净整洁,人车分离,电梯定期维护,后勤服务随叫随到,这会让你的生活舒适度大幅提升。”
小熊可以负责任地说,越是房产老鸟,越是富人,越重视物业管理。因为物业管理不仅关乎居住体验,还关乎房产升值。
为什么有的楼盘过十年仍然跟新的一样,而有的楼盘就和老破大无异?想一想什么原因吧。
10被样板间误导
有时候看房跟淘宝买衣服很像,明明知道卖家秀有美化的成分,还是忍不住幻想,样板间太美了,这就是咱家的模样啊!
很多刚需房的样板间,都会在视觉营造上做文章,比如摆放小尺寸的家居,把墙打掉换成很薄的玻璃,而且样板间里基本没有管线、家电等占空间的物品,这样都会显得空间大。
所以,看样板间时,不仅要留意交付标准,还要注意家具的尺寸,否则等你收房了,心理落差可不要太大。
相信大家都听过这样的故事,买一套很紧凑的小三房,收房后才发现最小的房间根本放不下1.5×2米的床,否则门就没法关上。
为什么看样板间的时候没这个问题?因为开发商放的是定制的床呀,床长绝对没有2米,而且样板间很多是不设门的。
11轻信开发商的口头承诺
买房的千万记住一点,所有没有写进合同的承诺都是不靠谱的,不管是售楼员还是开发商的口头许诺,因此,所有准备购房的购房者注意了,买房时千万不要相信开发商所谓的口头承诺。如果开发商许诺你某些利好条件的时候,你就需要让他把这些写进去合同里,不然都不要当真。
12忙于加班,不看房
刚需客基本都是上班族,工作勤勤恳恳,996是常态,花一个下午的时间去看房,会被认为是极大的浪费。
当中介打电话兴奋地告诉你有笋盘,可以为你节省几十万,你却正义凛然地说,“别吵,哥正加班呢“。所以,很多刚需买房,其实是不怎么看房的,看个三五套就下订金的大把人在,这是非常不明智的选择。
要知道,房子如果选得好,可以帮你节省几十万甚至多赚上百万,不比你那几百块加班费强得多?看房200套是刚需买房的必修课,“忙"不是借口,是愚蠢。
13使用年限70年
中国目前的《物权法》规定土地使用权年限是70年,但是你的房屋还有70年可使用吗?很多购房者以为这70年就是自己拿到房产证那天开始计算,其实这个70年是开发商从政府手中签下土地使用合同的时候开始算起。
购房前请认真了解一下房屋所在土地的使用年限,这些知识请收好:工业用地一般是20年,商业用地是40年,综合用地(商业、住宅、办公)是50年,住宅用地是70年。
14想得太多
虽然说看房200套是必修课,但这不等于鼓励大家瞻前顾后、犹豫不决,然后错失买房时机。
其实,刚需买房,根本不需要关心太宏观的东西,你又不是有几千亿的资产要配置,M2的波动和你有什么关系呢?
小建议:
和很多读者互动发现,很多人买房时都遇到这样一个困惑,就是看楼之前,还对自己的需求很明确,但往往在看楼过程中,容易迷失自我,忘了初衷。
比如看到特别漂亮的装修或者特别高的赠送面积,就头脑一热下了订金,回到家后冷静一想,才意识到那套房子离地铁站特别远,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所以,小熊建议刚需看房之前,最好列一个需求清单,并划出哪些是底线,这样才不能不忘初衷。
以上就是小熊为大家整理的刚需购房最常犯的一些错误,打算买房的小伙伴赶紧收藏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