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益相互转化的规律一一《道德经》第四十二章赏析

这一章也是《道德经》中内涵十分丰富的一章,既阐述了道生万物的道理,也写出了万物矛盾中对立统一的规律,还写出了万物相互损益相互转化的原理,等等。

一、原文

道生一①,一生二②,二生三③,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④,冲气以为和⑤。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⑥,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⑦。

二、注释

1.一:这是老子用以代替道这一概念的数字表示,即道是绝对无偶的,最原始,最混沌的状态,万事万物都从这种状态的能量团中化生出来。

2.二:指阴气、阳气。“道”的本身包含着对立的两方面。阴阳二气所含育的统一体即是“道”。因此,对立着的双方都包含在“一”中。

3.三:即是由两个对立的方面相互矛盾冲突所产生的第三者(或下一代),犹如男女结婚之生出儿女,万物之雌雄相交进而生成新的下一代。

4.负阴而抱阳:背阴而向阳(对立统一,犹如太极图)。

5.冲气以为和:冲,冲突、交融。此句意为阴阳二气互相冲突交和而成为均匀和谐状态,从而形成新的统一体(对立统一的和谐状态)。

6.孤、寡、不谷:这些都是古时候君主用以自称的谦词,后来也就成了他们自己的专有名词。

7.教父:父,有的学者解释为“始”,有的解释为“本”,有的解释为“规矩”。有根本、中心和指导思想的意思。

三、译文

道是独一无二的,道本身包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条件成熟的时候而形成一种新的下一代,各种阴阳二气反复相交,万物在这种状态中产生了。万物背阴而向阳(既对立又统一),并且在阴阳二气的互相激荡中而形成新的和谐体。人们最厌恶的就是“孤”、“寡”、“不谷”,但王公却用这些字来称呼自己。所以一切事物,如果减损它却反而得到增加;如果增加它却反而得到减损。别人(圣人)这样教导我,我也这样去教导别人。强暴、残暴的人死无其所。我把这句话当作终身守护的施教的宗旨。

四、赏析

(一)《道德经》这章内容跟《易经》内容非常相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思想就跟《易经》的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相,四相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最后又生出世间万物思想是一致的。

(二)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个思想跟《易经》中的阴阳相生相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矛盾对立统一是一致的。特别是这个“抱”字用得特别好,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太极图的那种形象。

(三)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这个理念跟《易经》中的损益两卦和谦卦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个人想通了万物之间的联系,有时候损己就是利己,损人就是损己;益人就是益己,益己就是损己。一个人如果把损益的关系弄清楚了,把谦虚的本质弄明白了,就不会去做损人利己的事情了。就是在称谓上也尽量做的低调一些,谦虚一些,仅减损一些,比如“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就是这一道理的运用。最后,《道德经》又从反面说明“强梁者不得其死”,为什么呢?因为那些强梁者往往自恃其强,仗势欺人,净做一些损人利己,丧尽天良的事情,根据损益平衡的规律,自然就非常容易理解为什么他们“不得其死”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损益相互转化的规律一一《道德经》第四十二章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