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中国年度散文读书笔记(二)

        张抗抗《印度迷思》不到三千字,浓缩的是精华,浓缩的是作者对印度七天访问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真知灼见。印度的民族,印度的语言,印度的宗教,印度的文化,印度的历史,错综而复杂,丰富而绚烂,作者却举重若轻,举一反三,化繁为简,酿五谷为琼浆,窥一斑而见全豹,这就是功夫;而且还不带任何偏见,这就是襟怀和眼光。

        李国文《太后下嫁之迷》从容自如,抽丝剥茧,拨开云雾,接近真相。对历史和历史人物作了比较客观的评述,对史家和学者也作了比较公允的分析。正如作者所说,“没有偏见,无以成文人;没有矫情,难以成历史”,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都持半信半疑态度”,决不“做别人思想的奴隶”。虽是史论,但读来有趣有味而又轻松。

        高洪波《临海琐记》妙在一个“琐”字,什么都可以写,但又有所选择,有所节制,一座海城,满街都是文化人;几个文人,所见都是新鲜事;两个故事,一方水土一方人,蜂蜜新鲜茶勾魂。一千五百字左右,文段韵长,余味隽永。

        韩小蕙《德国的人》多的那一个“的”字意在强调,其中含有感叹和佩服,也含有不解甚至无奈。佩服的是德国人的聪明和勤奋,无奈的是德国人的傲慢与偏见,尤其是对中国人。首先是德国历史上人才辈出,哲学家、音乐家、文学家,每一个都如雷贯耳;德国人的发明创造,现代生活每一项都必不可少;德国酒店的房间设计几乎所有的空间都用上了,而且每一个细节都实用方便。然而,就是这些德国人,不知怎么却会有这样的疑问:“中国有那么多作家吗?”“你的政府指令你能写什么不能写什么吗?”唉,无语。

        周同宾《真不该忘了他们》写乡间奇人奇事,小七吹奏的树叶能引得鸟飞虫吟,他用泥土制作的埙能让星斗瑟缩月儿动容,然而却寂寞一生孤独终老;老四干农活仿佛经营艺术,又有一手编织绝活,只要他见过的他都能编,然而四十几岁死于疟疾;幺八唱大调曲子,会唱三百多个曲目,然而文革受辱,郁郁而死,他的两个搭档也琴毁人亡。读斯文,思其人,栩栩然有古风。

        王剑冰《阆中》在雨中氤氲着一种韵味,一种湿漉漉的空灵,古色古香,而又糅合着现代世俗生活的气息,雨洒落在石板路上像刷了一层桐油,一条狗从门缝钻出来又迅速地穿过街巷,打伞的女孩像飘逸于多少年前的哪个角落,还有飘散在街巷里的醋香和肉香,恍惚中还有川江号子的余韵有纤夫的背影。

        刘兆林《在尼亚加拉瀑布等你》写同是临时在外的你在地球另一端越过别国边境来给我过生日,我一直是半信半疑着,临了又听说你办临时签证出了点意外,几乎不抱希望了,结果你在我下榻的宾馆门口招手,喜出望外,这真是他乡遇故知。作者用的是第二人称,始终没有点出你是哪一个,草灰蛇线,影影绰绰,一如唐诗绝句。

        林清玄《季节十二帖》一帖一月,一月选一个节气,每帖百字以上不过两百。真有点晋人或宋人手札的味道,也没有收札人,可以看作自己写给自己的,内容几乎都是时节物候,清新淡雅。

(摘自2021.11.4.~11.5.日记)(未完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0中国年度散文读书笔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