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十年,他年薪百万,我月薪5000,人与人差距怎么这么大?

【香知蜜读950】  2018/07/22 星期日  荐书蜜友:书童珊珊

文:霍老爷


高考结束,清华北大可以说是多少学子梦寐以求的,但考上清北,人生就万事大吉了吗?

前几天,我正好看了北大未名BBS的一个帖子:一个童鞋在毕业十年后再聚首,对自己的同学进行了一个梳理,他发现,同样是北大毕业生,人跟人的差距却有天壤之别。

他们那一届同学,有去了英美留学的,也有去了三线城市的,更多留在了京沪,有考公务员的,也有创业的,还有进大型外企国企的。

然而去海外的也有潦倒的,在京沪的也有买一套房子后小富即安的,也有去了三线辞职后下海逆袭的,也有在海外归国创业成了互联网公司创始人的。

尤为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同学里,甚至当时的出身,对他们影响也不大,有出身贫寒飞黄腾达的,也有家里都是学者然后默默无闻的,真是旱得旱死,涝得涝死,有人年薪百万,有人月薪5000。

所以他陷入迷茫,人跟人的差距到底是怎么产生的?人跟人的差距怎么这么大?

••01 •••

人一辈子啥样

干三天活,就能看出来了

“上帝憎恨世人,所以让他们装修房子。”

最近家里装修,有各种装修的工人,这些工人大部分来自河南、安徽的农村。

前几天遇到几个工人,能把人气死,说好的早上8点半开始干活,我过去给他们开门。我这人时间观念比较强,一般会算得特别准,比如定好8点半,一般会在8点25分左右到,不会早到很多,也不会晚到很多。

结果去了以后,发现他们还没有到,等到9点,实在忍不住了,打电话,他们几个正在收拾工具。于是继续等,快到9点半的时候,一个电话打过来,电话里工人问我,你们家在哪?我报了小区名字,结果电话里说,怪不得叫半天门不开,找错了。

然后我静静地等了一个钟头,10点半,终于等来了3个小伙子,都是20来岁的,然后准备干活儿,收拾工具,这时候一个工人忽然叫起来,“坏了,没带钻头”,然后我也过去看,果然是没带钻头。

怎么办?一个人开车回去找钻头,剩下俩小伙子蹲那玩手机。等另一个小伙子吧,等他把钻头找回来,已经11点半了,这时候物业禁止装修,于是仨小伙子开始愉快地叫外卖吃,只剩下一个脸色铁青的我。

我全程目睹了仨活宝的表演,内心已经吐血三升,这要是我自己的员工,我肯定把他们骂得狗血淋头,但我知道骂他们也不管用。

他们并不是个例,我用的几拨工人里面,大部分都是这样的,有的是干十分钟活儿,抽三十分钟烟,有的是闷头干半天发现错了返工的,不光是工人不负责任,那些销售经理里面也都是不称职的。

买东西前说得好听,买完后出现各种问题,你要找他,就会用各种借口搪塞你,甚至拍胸脯打包票,“你要的这个东西,技术上做不到”。

其实不是,技术上可以,说白了就是懒。

这么多人里,只有一个90后小伙子让我很满意,这是中央空调的销售,有问题几乎随时都能到场解决,中间他离职了,有了问题找他,还是照样会准时到现场。

我后来就跟他老板说,这样的人你怎么会放他走,给他多少钱也得留下。老板摆摆手,别说了,人家离职是自己当老板去了。果然,我看他朋友圈,已经是在承接各种装修工程了。

我有个小活要给他,他跟我说,“哥,实在对不起,我现在排期排满了。”空调的老板说,“这小伙子是安徽的,高中没毕业就出来了,开始就是个装空调的工人,他是我这行见过最能干的工人。”

“能干的都留不住”。老板说,“人一辈子啥样,干三天活,就能看出来了。”

••02•••

一个人只要靠谱

他就已经击败了95%的竞争者

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一个人靠不靠谱,只要跟他合作一次就知道了,而世界上95%的人都是不靠谱的,所以一个人只要靠谱,他就已经击败了95%的竞争者。

只要想想,同样一个机会,你给靠谱的人还是给不靠谱的人,事实上我们大多数时候别无选择,靠谱的人你要用他,还需要排队,我们有时候被迫选择不靠谱的人。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怎么产生的?就是从人的靠谱程度开始产生的。

天之道,损有余以奉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在人类社会中,社会财富和资源就是这样向靠谱的人手里流动。

知乎上有个问题,问:为什么有的同学大学都没有考上就出来创业赚钱了,有的同学一路到博士,最后反而不如辍学的成功?

其实这种观察不对,你所看到的那些辍学的成功人士,通常是那些辍学的当中最靠谱的人,而你看到的博士生里不成功的人,通常是博士生里不怎么靠谱的博士生。

而一个人靠不靠谱,不取决于他学历多高,地位多高,取决于他的驱动力有多大。

拿我遇到的工人来说,大部分对自己的定位就是个底层工人,对他而言,工作就是拿起电钻钻眼,老板让搬砖就搬砖,让打水就打水,忘带工具了就回去取,反正我干的就是日结,能混一天就混一天。

不要觉得这些人没有文化才这样想,那些销售经理也是这样的,做销售,背上一套说辞,谁来都照葫芦画瓢,过后再学点甩锅技巧,怎么省事怎么来,下班回来不会说研究业务,拿着手机葛优躺最好。

所以,这世界上95%的从业者,就是这个心态,能葛优躺就葛优躺,博士也好,硕士也好,农民工也罢,大多数人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他们的共同工作就是混日子。

或许有的人,在读博士前,读硕士前,曾经努力过,但是在考上硕士/博士以后,觉得我这辈子就这样了,到硕士/博士就可以了,内驱力一下子没有了。

一旦你有了“我这辈子这样可以了”这种心态,成长就停止了,这其实就是自我设限。

••03•••

每个人都是“三和大神”

不过每个人设限不同而已

“三和大神”前段时间特别火,很多媒体都在报道,甚至日本的NHK也有纪录片《三和人才市场:中国日结1500日元的年轻人们》。

什么是“三和大神”呢?

这是一个社会底层群体的代称,他们经常出没于深圳市三和、海信新人才市场,只打日结零工,声称:只做日结是三和人的风骨,长期工作就是背叛了三和!

三和物价极低,支撑着他们做一天玩三天,是他们长期蜗居的点。没有积蓄朝不保夕无所谓,他们总能找到支撑颓废生活的法子,比如:卖身份证、睡网吧、偷拍少妇、醉生梦死,完全不考虑明天怎么办。

“什么活都不想干,什么都不愿去想”,这就是“三和大神”的常态。

有人不理解三和大神,说一个人怎么能把自己混到这么潦倒而不警醒?

其实不用惊讶,每个人都是三和大神。

“三和大神”的特点是“干一天,可以玩三天”。三和大神的内驱力只足以支撑他干一天,只足以维持他生活在三和流浪的水准。

而有些人的驱动力,足以维持他考上大学,考上硕士,考上博士,或者买上第一套房子,然后就不想动了,想要维持在舒适区。三和大神的干一天可能就真的只是一天,有的人的干一天,是寒窗苦读十年,如此而已。

比如,我说的特别能干的小伙子,他也一定会在某个阶段停下来,但他停下来的时候,所占的位置,已经超过了很多人,尤其是当年跟他一起安装空调的工人。

我们每个人都有好逸恶劳的心理,只不过每个人对“逸”、“劳”的理解不同,对于有多少条件可以放松一下的设限不同。

我见过太多的人,其中不乏富人,赚了一笔快钱,然后潇洒几年,等钱花的差不多了,再去想别的办法,他的财富一直大致稳定在一个固定的阶层,他在潇洒的那几年,没有机会吗?有的,甚至那时候他的机会,远比他松懈几年,再去重新寻找机会容易些,但是他一定会松懈几年,周而复始。其中理由,就是他达到了自己的心理设限。

这个限度,就决定了你是5%还是95%,人与人的差距也就是这么产生的。这个过程中,固然有其它变量,比如说出生背景,基因差距,但是剔除其他变量,就是这一点最为重要。

••04•••

人一辈子啥样

干三天活,就能看出来了

曹操晚年攻取汉中,张鲁投降,当时的刘备刚刚占领蜀中,成都当时一日三惊,当时顺势而下,刘备集团败亡在即,司马懿向曹操建议,曹操却说:“人苦无足,既得陇右,复欲得蜀?”于是撤军,日后刘备进军夺取汉中,解决了蜀汉的生存危机,曹操再不能染指蜀中。

曹操这么想,说明他心中的“三和大神”起作用了。大多数人的人生,就是在可以做到极致的时候,“三和大神”起作用了。

我用人的时候,经常有人会说,我的极限到了,我不行了,我只能做到这样了,但其实我很清楚,他的极限不是这样,他这样说,无非是他心里的“三和大神”告诉他,你差不多了。

我们能做的,就是控制住这个“三和大神”,让他不发挥作用,或者晚发挥作用。这也就是那些古人为什么这么看重立志,孔子曰:“欲得其中,必求其上;欲得其上,必求上上。”

燕雀和鸿鹄不同,燕雀只求其中,而鸿鹄求其上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毕业十年,他年薪百万,我月薪5000,人与人差距怎么这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