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5 关于大纲的写作

在自然科学领域学习和工作,很习惯于按照框架去文章里快速搜索自己需要的内容。直到昨天突然意识到,同样的方法也可以用到更广泛的领域,文学、社科,都有内在的框架。
第一,学术写作
在学术写作中,我们按照标准的背景、材料方法、结果、讨论的四段论组织内容,正是我们在构思一个既定的大纲。按照每一段的内在要求,进一步展开第二层的大纲。比如:

  1. 背景。这部分中需要表述的,1. 明确的科学问题,2. 为什么这个问题很重要,3. 采取什么方法证明这个假说,4. 提出假说,5.(可选)整个文章的路径。
  2. 讨论。部分,1. 完整的进行观点论述,2. 分析拆解我们的观点,3. 解释如何获得我们的论点,4. 确认支持观点的证据,5(可选)对反对意见的讨论。
  3. 方法,更是按照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的逐步深入和反复证明。
    如果在动笔写做之前,头脑中有这样的框架进行填写的话,至少保证了文章的完整和结构的均衡。因此动笔写做之前一定要写出大纲,并在不断添加内容的过程中适当的调整。

第二,一般写作
在任何一篇能成为作品的文字中,必然暗含着陈述的逻辑。有的非常清晰,如学说写作,有的顺理成章,如记叙文、议论文,有的跌宕起伏如长篇、悬疑。而这正是作者最本质的工作内核。按照既定的策略,添加各种元素,赋予自己的风格,这个策略就是大纲。

第三,大纲创作工具
小时候作文考试,一定要先拟一个草稿。虽然小时候把握不好大纲该写多少,但这就是老师对我们写作大纲的训练。长大后,我们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维套路,不经意间已经按照大纲来进行线性的书写,所以常忽略了大纲。电子文档创作的阶段,惊喜的意识到,我们可以更好的驾驭大纲,因为很多工具都是基于大纲的思考支持我们的创作。

  1. 网络叉棍做平台对Markdown的支持。典型的如的Markdown支持,大多数自媒体平台已经支持了这种简单标记。通过 # , * , _,等简单标记就实现了大纲的写作和调整。
  2. 基于大纲的写作软件。如有名的跨平台 iAWriter,秒书,Mac平台上的Outline,iOS上也能通过“Outline”这个关键词找到很多工具。
  3. 图像化的大纲创作。软件类型的xmind,mindmanager等;跨平台的,幕布;拓展功能后的印象笔记,有道笔记等。思维导图工具实质就是发散式的大纲,这样的头脑风暴后,可以继续整理为线型的大纲并输出框架。

大纲的撰写是整理思路,结构化思考的底层框架,深入挖掘大纲的价值,让我们的思维更系统缜密,助力高效创作和持续改善。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7-05 关于大纲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