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随笔:男女授受不亲的辩思

男女授受不亲是礼教大防的具体表现之一。从南宋程朱理学说兴起到清朝消亡,礼教大防永远是社会生活最重要的思想准则。无从推诿和否认的是礼教大防长时间以来都是压制和束缚女性精神和身体千年的封建糟粕。

将男女授受不亲从礼教大防抽离,单纯地看它当是种礼仪。古代规定男女之间不能直接接触、言谈或授受物件,男女不得过度亲密交往。

《礼记.曲礼》记载:

男女不杂坐,不同施枷,不同巾栉,不亲授。嫂叔不通向,......外言不入于梱,内言不出于梱。女子许嫁,缨,非有大故,不入其门。姑、姊、妹、女子子,已嫁而反(返),兄弟弗与同席而坐,弗与同器而食。

在司马光的《涑水家仪》中又有记载:

凡为宫室,必辨内外,深宫固门内外不共井,不共浴室,不共厕。男治外事,女治内事。男子昼无故,不处私室,妇人无故,不窥中门。男子夜行以烛,妇人有故出中门,必拥蔽其面。男仆非有缮修,及有大故,不入中门,入中门,妇人必避之,不可避,亦必以袖遮其面。女仆无故,不出中门,有故出中门,亦必拥蔽其面。铃下苍头但主通内外宫,传致内外之物。

如此礼仪规定是对是错还在两说之间,也只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男女授受不亲”之词却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一切源自孟子与淳于髡的对话。

淳于髡与孟子同时代,是战国时期齐国人。他先后在齐威王、齐宣王的朝中做过官,是齐国著名的辩士,思维敏捷,口才过人。

淳于髡向孟子提出了三个问题。第一,男女授受不亲”是不是礼制的规定。接着他又问嫂子淹到水里,要不要伸手去拉?这是一个两难的提问:嫂子快淹死了,你不伸手去救,就是见死不救,就是不仁;而伸手去救,男女之手就会拉在一起,就违反了礼制的规定。不救则不仁,援救则悖礼。

最后一问,他又把问题扯到全天下来质问孟子:现在天下人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你为什么不去救呢?

孟子的回答也颇有意思。孟子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十分坚定:男女授受不亲就是礼制的规定。对第二问题,孟子回答的口气中带着怒气:他认为嫂子淹在水里不伸手拉她,就是豺狼的行为。究其根本,孟子认为这当属救急从权的变通之法,与礼制没有不合。

对第三个问题,孟子是带着讥讽的口吻回答:援救天下人要用道。换成今天的说法,就是要用正确的理论和教育才能挽救世人。

纵观此番对话,孟子认同男女授受不亲是一种应该被遵从的礼仪。当然,关于这礼仪应有变通之处,倒没有后世那种上纲上线,不从必邪的礼教大防之说。

既然说男女授受不亲属于礼制。那礼制又是什么礼呢?儒家追求恢复礼仪时代。那礼仪是指的就是周礼。周礼深远影响着春秋战国时代的诸侯们。那男女授受不亲也当对周礼之下诸侯贵族们有所影响。

周荫麟在西南联大授课时,讲述了周朝封建社会中一个故事:公元前506年,吴国攻破楚国,楚王带着妹妹出逃,半路遇到盗匪,幸亏身边有个叫钟建臣子协助,背着楚王妹逃亡。

后来楚王复国,给自己王妹寻找夫婿。楚王妹暗示心有所属。楚王会意,将王妹嫁于钟建,并封钟建为乐尹。好像因为钟建是个音乐家。故事看起来似乎是有情人终成眷属,但仔细读来,这些与男女授受不亲不无联系的。

时至今日,礼教大防中各类封建糟粕早已成为我们古老的记忆尘埃,但在我们根深蒂固的伦理道德标杆之下,某些古老的因素还在影响着我们,只是我们不曾承认罢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史随笔:男女授受不亲的辩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