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家庭如何塑造人》摘要

  家本该是一个充满理解和支撑的地方,是一个可以放松和恢复精神的港湾。但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电影《最贫穷的哈佛女孩》中,女主角莉斯的爸妈都是吸毒者,患有精神分裂的妈妈还会打她。8岁时,她就担起照顾妈妈的重担。15岁时,失去妈妈,躺在妈妈的棺木上,她说:“妈妈,我依然爱你,你住在我心里,可我却没有了容身之处。”

  为了上学,她请求关在收容所的爸爸来做担保人,她眼泪汪汪地跟父亲说:“我爱你”,父亲却说:“别爱我,那是在浪费精力。”可以说,这个千疮百孔的家,对她而言,只是一个名词而已。好在,她凭自己的努力上了哈佛,还拿到全额奖学金。

  说起糟糕的成长经历,记者问她:“如果可能,你希望改变什么?”你猜她说了什么?她说:“如果可能,我愿意放弃所有的一切,来换取我家庭的完整。”

  你看,这就是家对一个人的影响,这也是一个人对家的那份依赖。所以,心理学家萨提亚说:“研究你的家庭,就可以了解你的世界。”那我们要如何研究和了解自己的家庭?又要如何做出更好的调整呢?《新家庭如何塑造人》会给你答案。

  这本书的作者是维吉尼亚·萨提亚,她是享誉世界的家庭治疗大师,也是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开创者,她被称为“每个人的家庭治疗大师”。

  那接下来,我就为你解读《新家庭如何塑造人》这本书的精华内容,一起从自我价值的角度出发,了解自己的家庭模式及影响,并找到破解旧模式,轻松快乐生活的方法。

  01、第一个重点是,人类真实的不幸,都源于匮乏的自我价值。你可能要问了:“不是带我了解家庭模式吗?怎么说起了自我价值。”那是因为家庭对一个人最大的影响,就体现在自我价值方面,自我价值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你在人际关系中的表现。

  萨提亚说:“自我价值就像身体的能量中心,专门维持生命与宇宙能源场的连接。”怎么理解呢?这样说吧,如果你的自我价值很高,你就会表现出很自信、勇敢的样子,即便身处一个不起眼的位置,你也一样自信从容地和人相处,并且始终带着爱心和勇气生活。

  那如果一个人自我价值低呢?回答你这个问题之前,我先带你来看看这样几种人。

  第一种是不管和谁相处,总是充满怀疑,你对他微笑,他都觉得你一定另有目的。

  第二种是一遇到点困难,就一蹶不振,觉得整个人生都完蛋了。

  第三种是情绪稳定时,非常温和,但一旦发生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时,就立马暴跳如雷,甚至惯性怪罪身边的人。

  你见过这几种人吗?其实,这些行为就是低自我价值的表现。他们大都有过不太理想的成长环境,比如生活在高压和控制之下,又比如经历过创伤事件。

  不过,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可不仅仅是那些重大事件,不信?我们来打个比方,你试着把自己代入到孩子的角色里。

  阳光明媚的一天,你捧着几只花,跑到妈妈面前说:“妈妈,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

那妈妈呢?有这样三种回答:

第一种是:“哇,好漂亮的一束花,宝贝,你真暖心,你从哪里采的?”

第二种是:“嗯,还行。”

第三种是:“你不会从邻居家偷的吧?”

好啦,我要问你了,作为孩子的你最喜欢哪一种回答?你一定会选择第一种,因为这句话里有认可、幸福反馈和好奇。

而第二种多少有些敷衍,第三种当然就是最糟糕的了,因为它会让孩子感受到“不被信任”和否定。

但不得不说,我们常常听到第三种,比如孩子给父母一个东西,父母会说“真的给我的?”

孩子偷偷做家务跟妈妈邀功,妈妈说:“有这个精力,去搞好你的学习吧!”

孩子花钱给妈妈买礼物,妈妈说:“你这不是浪费钱吗!”

又比如每个家庭都回避不了的写作业环节,当孩子又蹦又跳地说:“妈妈,我做完了。”有些妈妈是这样说的:“这么快?不是蒙的吧!”

你看啊,多么简单平常的一些互动,甚至父母内心里明明是开心的,但说出来的话就变成了否定、怀疑,这样的事情虽然很小,但一旦次数多了,孩子的自尊体验就很差,价值感当然就会很低。

上面这部分内容说的都是父母做法方面可能会有的影响,那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下,糟糕的家庭环境,是如何影响一个成年人的。

  电视剧《安家》里,演员罗晋扮演的角色生活在一个夫妻关系不和的家庭里,更糟糕的是,爸爸出轨,妈妈在他生日当天跳楼自杀。

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客户要给自己的小三买房子,原配拜托罗晋不要卖给他,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一副非常正义的样子。

但事情到这里,可还没结束,他扭头又陪着这个出轨客户喝酒解闷。很多人吐槽说,这个男人真没有立场,不过就是个左右逢源的两面派。

但从心理学上讲,这是价值感低的表现,他试图讨好身边每一个人,才觉得自己有存在价值。这就是因为不和谐家庭里,让他习惯了当一个保持平衡的“拯救者”,为了让大家和谐,他会做很多事情,哪怕自己并不是真的想做。

所以说,自我价值感就是一个人的能量库,它影响着我们会爱上和接近什么样的人,也影响着我们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和人相处。

好了,以上就是我们的第一个重点,你知道了人类真实的不幸,都是源于匮乏的自我价值,而自我价值深受家庭环境的影响。

  02、为了让你更清楚低自我价值的影响,在第二个重点,我们来说说低自我价值的4种表现。

它们分别是指责、讨好、超理智、打岔。我们先来说说指责。

所谓指责,就是不管遇到任何问题,第一时间是去挑对方的错,就像个专业差评师一样,永远高高在上。

擅长指责的人,常用的语言是:“你每次都这样!”“我都说多少次了!”“你个人笨死了!”相信你一定不陌生吧。

为了让你更好体验“指责”,我教你一个姿势,你可以找搭档来实验一下。一个人一只手掐腰,另一只手指着对方的额头。保持这样的姿势一分钟,互相问一下是什么感受?

肯定会很不舒服的,所以说,指责一旦发生,你们就不再就事论事,而变成了互相攻击和抵抗,结果当然就是事情没解决,关系还被破坏了。

  接下来,我们说说讨好。

所谓讨好,就是一切以别人的想法来,哪怕委屈自己的真实愿望和想法。

讨好的人最常用的语言是:“对,你说的对!”“听你的!”“我都可以。”

为了让你更好体验讨好和被讨好的感受,我也给你一个体验姿势,一个人站着不动,另一个人半跪在地上,双手放在一起,做出捧水的姿势。

跪着的人很卑微对吗?这就是讨好模式下,我们身体呈现出的状态。

如果你做完这个练习,你就会发现,不仅跪着讨好的人很难受,被讨好的人也会无所适从。因为这不是平等的关系,所以,双方根本没法敞开心扉的聊。

再接下来,我们说说超理智。

所谓超理智,就是忽略个人感受,纯粹只是讲道理。有人说,讲道理不是挺好的吗?但忽略 了个人感受的讲道理,不仅没有人情味,而且还特别讨人厌。

人一旦进入超理智模式,最常用的语言是:“按理说,怎样怎样”“从古到今,都是怎样怎样”“你应该怎样怎样...”一句话就是机械化讲道理,但毫无人情味。

超理智也是有体验动作的,你可以找一个搭档,扮演超理智的人双手抱在胸前,头抬得很高,就是那种目中无人的感觉。

如果你做了这个体验,你就会发现,这个模式下,关系有多冷漠,但不得不说,超理智在亲子关系中太常见了。

比如孩子摔倒,爸爸第一时间不是问问孩子疼不疼,而是先说:“男孩子,有什么好哭的?”这就是超理智的表现,会让一个孩子对自己的感受产生怀疑。

所以说,这样的方式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创造新的问题。

再接下来,我们看看第四种低价值表现:打岔。

所谓打岔,就是我们说的“转移话题”,你说东,他说西,你问吃饭,他说喝水。

打岔也有自己的肢体动作,一个人扮演说的人,另一个人用侧面背对着说话的人,然后,反手摆出逃避和不听的动作。

这就是打岔,无论你说什么,说再多,他根本就不想跟你互动和交流,更是听不进去。

我就这样问你吧,有没有见过有人一边摇头一边说:“嗯,可以。”那这也是打岔,坦白讲就是,根本不走心,所以说,打岔也是一种无效的沟通模式。

好了,以上就是4种低价值的行为模式,在你的生活中,你使用最多的是哪一种?在你的原生家庭里,你接触最多的又是哪一种?

不管你的答案是什么,请你一定要听好了,指责、讨好、超理智、打岔都是低自我价值的表现,都是无效的沟通模式,而且,这些沟通模式会伤害彼此的关系。

那你可能就问了,那高自我价值的沟通模式又是什么?

还真是有一种高自我价值的沟通模式,叫一致性沟通。

所谓一致性是指在一种真实情景下去回应一个真实的人,头脑、心理和身体都是一致的。

  简单来说就是,不用明明很委屈,却笑着说“太好了”,也不用明明内心很感动,却假装淡定地:“无所谓啊”。

  为了让你更好区分这4种低价值沟通模式和1种高价值沟通模式,我们来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假设有个朋友找你帮忙,但是你有其他工作,所以不想答应。

指责模式的人会这样说:“你怎么整天这么多事啊?”

讨好模式的人会说:“嗯...其实我...好吧,你放心吧,我可以的。”

超理智的人会说:“帮忙倒是个好事哈”,然后噼里啪啦一顿分析,什么你要自己做才能成长。

打岔模式的人会说:“哦,你知道吗?我正在玩一个很有趣的游戏。”

那一致性沟通模式下,会这样说:“不好意思,我当然很乐意帮忙,但我提前安排了工作,所以,我没法答应你了。”

是不是很清楚了?

我们来总结一下,指责的人心里只装着自己,讨好的人只装着别人,超理智的人只装着道理,打岔的人装不下任何人和事,而身心一致的人会综合考虑对方和自己的感受,并真实的表达出来。

以上就是我们第二个重点,你知道了低自我价值的4种行为模式,分别是指责、讨好、超理智、打岔。

你还知道一种高自我价值的模式:一致性沟通,不难看出,高价值的人更能够在人际关系中,不委屈自己,也不委屈别人,那要如何提高价值?又要如何拥有高价值的行为模式呢?

03、这就是我们的第三个重点,破解不良家庭模式,找到自我一致性的方法。

  要想破解不良家庭模式,我们必须要清楚一点:很多不幸不是遗传,也不是你的命运,只是一种大家都习以为常的家庭模式在作怪。

比如很多人有一个严格残酷的父亲,她一直愤愤不平,最后却又找了一个同样高要求残酷的老公。很多人讨厌妈妈的唠叨,但却又找了一个能唠叨的媳妇。

所以,破解之前,你要先了解自己的家庭模式,怎么了解呢?你先找一张白纸和一支笔,分别写出5个帮助过你的家庭经历和5个让你难受的家庭经历。

在这里,我想重点跟你说说难受的家庭经历怎么写,就是那些你平时接触最多的“应该”“必须”之类的说法。

比方说:“小孩必须在大人开始吃饭后,才能吃”“女人必须要做饭给男人吃”“女人就应该先照顾家庭和孩子”等等。

写完后,看着5个好的家庭经历,告诉自己:“感恩我的家庭成员,让我们从中获得力量。”

接下来,就检查5个让你难受的家庭经历,给你个建议哦,试着把“应该”和“必须”换成“可以”,然后读给自己听。

比方说,让你难受的家庭经历是“女人必须做饭给男人吃”,可能是爸爸对妈妈说过,也可能是父母跟你说过,不管怎样,现在,你试着改成:“女人可以做饭给男人吃”。

  好啦,你把这两句话都对自己说一下,一定是第二句话更舒服吧?那你知道为什么吗?

这是因为你的可选择项变多了,必须的说法会让你觉得只有一种选择,但改成可以后,你却有了好几种选择。

不过我要提醒你的是,要想彻底改变旧的模式,你还要时刻保持自我监督,每当“应该”“必须”的想法出现时,你就改成可以,然后重新读给自己听。

你可别小看这个小技巧,它会帮助你慢慢找到影响自己的家庭模式,并一点点化解掉。

好了,做完这个练习,我们再来看看提升家庭和谐的4个技巧。

技巧一,制作家庭清单。

把你生活中,最常做的事情列出来,比如遛狗、洗衣服、打扫卫生,然后问问自己,平时是怎么做的?有没有因为这些事情产生过冲突?

除了现在的做法外,我还可以怎么做?试着一一写下来,放在一个能够经常看到的地方,当然,如果你愿意,与其他家庭成员进行分享会更好。

技巧二,规划家庭时间。

不管你家里有多少人,一定要规划好3部分时间,分别是自我时间、两人时间和团体时间。

在这里,我想提醒一下,自我时间就是一个人的独处时间,两人时间是指伴侣之间或者亲子之间,团体时间就是所有人一起的时间。

  你还要主要的是,一旦规划好就去执行,千万不要为一个类型的时间去压缩另一个。在这里,我想举个例子,就拿刚生完孩子的家庭来说吧,原本孩子到来是个好事,但矛盾却变得很多。

其实,之所以会出现矛盾,是因为新手父母们把太多精力都放在孩子的身上,所以,生活失去平衡了。那要怎么解决呢?

很简单,比如每天给自己15分钟的时间,可以读书,可以听音乐,也可以刷手机。然后,一个周抽出一个固定时间,和伴侣去看个电影或者吃个饭,这样一来,你就不会顾此失彼了。

技巧三,设定一致性目标。

所谓一致性目标,就是找出一个双方都满意的目标。任何事情都无法完全按照一个人的想法来,但矛盾产生往往就是因为其中一个人非要坚持自己的想法。

比如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女生晚上要出去购物,兴奋地和老公说,老公回复有点累,想在家看电影。

妻子暴跳如雷地说:“真扫兴,每次都是这样子,玩手机怎么不嫌累?”结果超市没逛成,还一顿大吵。

你发现没有?他们各自都停留在自己的目标上,其实,更好的方式是建立一致性目标。

那男生可以这样说:“我有点累,宝贝,今天你陪我看电影,明天我陪你购物可以吗?或者我在商场的店里等你也行。”

这样一来 ,就不再是要不要满足一个人的需求,而是两个人达成一致性。

技巧四,设置倾听家庭会。

这个方法很简单,每个人有1分钟或者2分钟的表达时间,在这个时间里,可以吐槽,可以发表自己的建议,但其他人一定不能立刻跳起来反驳,可以用“嗯,是,听到了”进行回应。

这样可以为我们建立一个自由的家庭环境,每个人都有机会被看见和听到。

好了,以上就是如何打破不良家庭模式,找到自我一致性的内容,首先,通过书写练习,你知道了5个好的和坏的家庭模式,了解自己的家庭资源和障碍。

  然后,你知道了营造和谐家庭模式的5个技巧,分别是制作家庭清单、规划家庭时间、设定一致性目标、设置家庭会议。

好了,到这里,你就已经学会了《新家庭如何塑造人》的全部精华内容。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享,首先,你知道了,人类真实的不幸,都源于自我价值的匮乏,而最影响自我价值的是家庭环境。

其次,我们说到了4个低自我价值模式,分别是指责、讨好、超理智、打岔,你还知道了高自我价值的模式,它就是一致性沟通。

最后,我们知道了破解不良家庭模式,营造和谐家庭的方法。通过书写练习,你清楚了解了家庭里的资源和障碍,你知还道了提升家庭和谐的5个技巧。

其实,家庭模式就是一个人的人生底色,而对于父母而言,身教永远大于言传。

我们来看这样一个案例,闺蜜邀请一个女生去逛街,但她不想去,就在电话里说:“亲爱的,我很想去啊,但是我今天不舒服,头疼得厉害。”

挂完电话,孩子说:“妈妈,你没事吧?我好担心。”

妈妈说:“怎么了?我没事啊”

孩子说:“你刚刚不是和阿姨说你头疼吗?”

妈妈漫不经心地说:“哦,玩你的,没你啥事。”

  你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吗?妈妈喊孩子吃饭,孩子说:“妈妈,我生病了,不想吃。”妈妈问孩子哪里不舒服,孩子说不出来,然后坦言:“我只是不想吃饭。”

亲爱的,你看,这就是家庭环境中的无形模仿,这也是家庭模式对一个人的影响。

所以说,当我们敢于直面内心真实感受,并能身心一致去做出反应时,孩子才能得到最好的教育,而不是一再对她说:“你要自信”“你要做个正直诚实的孩子”。

我再带你看这样一个场景,一个妈妈对孩子吼道:“你大吵大嚷什么?”孩子回道:“你不是吗?”

你试着想一下,如果你是这个妈妈或者爸爸,听到孩子这样说,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很打脸,或者有些恼羞成怒吧,但不得不说,孩子说的是事实。

因为,孩子还没相信爸妈的话,就已经相信爸妈的动作了。

当然,如果你也有这样的行为,也不必自责或者难过,只要你坚持使用今天我们学到的方法,家庭一定会发生改变。

不如,就从今天起,我们一起做个决定,做一个直面内心真实感受,并能为此负责的人吧。

其实,家庭就像团体舞,你也是其中之一,当你发生改变时,所有的舞者都会随之调整。

  亲爱的,我想跟你说的是,只要你想,家就不是遥不可及的梦,它可以充满理解和支持,它就能成为让每个成员都放松和恢复精神的港湾。

你可能感兴趣的:(《新家庭如何塑造人》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