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仪式感之后的落寞


春节风俗,不仅仅只是仪式而已, 而是人们的精神寄托。失去了对春节风俗的认同,春节便毫无年味,也失去了其意义。


文/施孙甲由

       春节假期已经接近尾声,也就意味着己亥猪年的春节即将结束了。人们开始陆陆续续地离开家乡,前往各自工作地,开始新的一年的忙碌。今年的春节与往年一样,依旧索然无味,或者甚至有些油腻乏味。大多数人对无味的春节已经习以为常,只有媒体仍然不遗余力地制造假想的年味,试图烘托出春节的热闹气氛。春节是比较讨巧的主题,在各类媒体上自然地成为了热点,我也蹭蹭这热度,说说对春节的一些思考。

       习惯或者常识往往是阻碍思考的最大障碍。人们总是感叹年味淡了,并在声声的感叹中,渐渐地将其看作常态,不再思考其中的原因。相比于以前,现在物质更为富裕,无论是美食还是娱乐,都有了更多的选择,也更有能力营造热闹的春节氛围。然而,实际情况却是春节越来越没有吸引力,过完春节只感受到了莫名的落寞。这其中也许有许多原因,但究其本质,是人们失去了对春节习俗的认同,也便没有了仪式感,没有了往昔的精神体验。

       以前,总是觉得春节的习俗均是些繁文缛节,显得多余,甚至令人有些反感。但当这些习俗流于形式时,才明白这些习俗的重要性。人类刚刚形成了自我意识时,对周遭事物的认识还非常有限,一切都显得很神秘。人类创造了许多形象及故事,来对神秘的世界进行解释。这些形象及故事被创造出的最初目的可能多种多样,但它们帮助人们适应了充满神秘的世界,生活不再满是疑惑不安。伴随着这些形象和故事,人类同时也制定了相应的仪式,帮助人类加强对所创造的形象和故事的信仰。

       图腾,也许是人类最初所创造的最普遍且典型的形象,被当作某种超自然力量的载体,而部落族人都以其图腾为信仰,充满敬畏之心。超自然的力量自然是不存在的,图腾崇拜也被认为是迷信。但不可否认,图腾是人类历史上较早的文化现象,也是许多文明能够建立的基石。图腾使得一个部落甚至一个国家的人有了共同的信仰,能够凝聚团结在一起,面对天灾人祸也有了依托,更具信心。时至今日,图腾文化早已被大部分人遗弃了,或者说换了种形式存在着。每个国家或组织都会制定自己的旗帜或者标志,旗帜或者标志在群体里传播推广,最终得到群体里大多数人的认同。旗帜和标志的出现,也会引起相应群里的共鸣和振奋就。对于其他群体来讲,则显得毫无意义。

文/施孙甲由

       各地的春节习俗多种多样,但这些习俗背后都有其特定的意义,也许还有相应的传说故事。庆祝春节本身便于年兽的传说相关,而后成为了庆祝享受一年收获的节日,再后来又增加了亲朋好友团聚的期盼。然而如果亲人疏远,人情淡然,便没有了这份期待。春节祭祖的习俗各地都有,只是形式不同而已。祭祖习俗表达着对逝去亲人的思恋,对祖先的尊敬。如果缺乏了这份思念和尊重,祭祖便只有形式而已,从中感受到的也就是瞑纸燃起的几缕青烟而已。贴春联的习俗由最初的贴门神演化而来,春联的内容往往表达着人们对来年的期望,或是平安,或是富贵。如今贴春联的习俗依旧,但人们已经不再将自己愿望寄托于春联之中,也不再在意春联的内容,贴上了便算是完成了任务。

       春节,我们并不缺乏味蕾上的体验。相反,我们现在能够尝到的美食比以往都更为丰富。春节之所以索然无味,是因为失去了精神上的感受,少了往日的期待。当不再相信或者期待春节风俗背后的意义时,风俗仪式就只沦为形式,感受到的也只是无聊繁琐,慢慢地能减则减,能避则避。人们试图通过更丰富的物质体验,比如买更多更贵的美食物件,出门旅游等,来改变丧失年味的现状,最终却是徒劳无功,热闹之后,落寞的感受却越加强烈。

       现代文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类变得傲慢自大,失去了对周遭一切的敬畏。曾经的风俗仪式被作为陈规陋习渐渐地摒弃,却不知道这其中许多是现代文明的基础,是生活意义的来源。丢弃了风俗仪式的人们就像失去了对上帝敬畏的基督徒,而上帝是其信仰的基础。随之而来的便是茫然落寞,失去了笃信或期待的东西,不知何去何从。

作者:施孙甲由(原创)

你可能感兴趣的:(失去仪式感之后的落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