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物理的“爱恨情仇”

最近在读《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很好的一本书。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量子学的那些理论,而是在这本书里,诸如牛顿、爱因斯坦等这些伟大的科学家不再是教科书里让人望而却步的神,而是活生生的人,有着一个个有趣的故事。
读完这本书后,我一直在想着自己与物理之间的故事,当然这里的物理是指上学时的那个物理课。

小学阶段--物理的启蒙

记事以来,第一次和物理接触应该是跟着表哥学做“手电”。小时候去表哥家玩,他会做“手电”。其实就是用纸将三节一号干电池传串联之后卷起来,然后接上电线,点亮一个从废弃的老式手电筒中拆下的小灯泡。

老式手电筒

当时看到灯泡被点亮,觉得很好玩,很神奇。不知道是什么原理,也没有去想过,当然更不知道这和物理有什么关系。
等到快六年级的时候,和邻居家的一个哥哥聊天,从他的口中第一次听说物理这个词。他当时在我们乡镇的中学读初中。乡镇中学每届大概有二三百人的样子,其中大概能够有十几个人能够考上我们县的一中,还有一小撮人会上中专,其余的大部分可能读完初中就辍学了。这里我用了许多模糊的词汇,因为具体数据我不是很清楚,可能有出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乡镇中学当时的办学水平真的不太行,就是只要你上完了小学就能进去读初中的那种。邻家的哥哥就是在这个中学读书,而他在学校的成绩也不是很靠前。虽然他总体成绩不太好,但是他告诉我他很喜欢物理,所有科目中物理学得最好。同时他也告诉我物理这门课很重要,初三的时候物理成绩的高低对总成绩影响很大。我总愿意相信每个人彼此之间都是真诚的,所以总会相信别人说的话。 当然邻家的大哥哥说的也都是实话。所以在我的脑海中里,对物理这个学科形成了这样一个印象,就是物理很重要、很有趣、很好学。

初中阶段--良好的开端

初中我有幸考入了我们县的实验中学读书,当时实验中学是全县最好的中学。我们当时是这样,小升初考试之前要报志愿。我们县的中学大概可以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就是实验中学,还有一个附属中学,仅次于实验中学;第二梯队是我们邻镇的一所中学,虽然是乡镇办的,但是教学质量还不错;第三梯队就是我之前提到的我们乡的乡镇中学,报名就能上。而在我们这一届学生之前,学校是不允许填报实验中学这个志愿的,反正之前没有人填报过。具体原因不得而知,大概是老师觉得我们考不上第一梯队的学校,如果报了考不上,就只能滑到第三梯队的学校了,很可惜,所以干脆所有的学生志愿一律填报第二梯队的那所学校。而到了我们这届,是允许填报第一梯队的学校的。当时就有学生填报了实验中学,而我就是其中之一。小考成绩出来后,有4个人考上了,当然包括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311分,实验中学录取线是299分,超了12分。我总是在想,如果当时我们这届没有放开限制,还是不让报考第一梯队的学校,我可能就要在邻镇的中学读书了,那恐怕我的高中和整个学生生涯将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番景象了。不得不说,我们走什么样的路,能走多远,和环境与运气有很大的关系,甚至有时候会是决定性的关系,当然也离不开个人的努力。
不管怎样,我还是幸运的进入了实验中学开始读书。学校离家有十多公里,所以我开始了寄宿生活,每周回一次家,那年我12岁。实验中学云集了全县最优秀的学生,我在其中并不突出。初一的时候,年级大概有500多人,最好的一次应该是考了120多名,差的时候200多,大概就是这样的位置。现在想想初一的时候根本就不知道怎么样学习,比如有的文科的东西需要背,自己当时也不知道。有的科目基础也不行,比如英语。当时小学的英语是一位代课老师教的,从来没见过正式的英语老师。虽然老师教我们很用心,但是她自身的知识储备不成体系。比如她教我们背单词时还是念小写,而且有的东西教的都不对,纠正这些错误就花了很长时间。还有就是我每次换一个环境,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去适应,去探索,然后才能知道新环境的生存法则,学会在新的环境中如何生存。这个时间可能比一般人要长一些。
等到了初二,才开始学习物理课。因为有了之前对物理的认识,所以对物理也格外重视,真想要学好。感觉周围有很多同学并没有对物理有足够的重视,有时候超前的思维意识真的很重要。很快就迎来了第一次物理考试,当时我考了84分,物理单科成绩是不是班级第一记不清楚了,但是肯定在前三。对于整体成绩并不突出的我来说,物理成绩算是很突出了,这也给了我很大的自信。有时候我们会因为兴趣而做好一件事,但是有的时候也会因为做好了一件事而有了兴趣,更多的时候是两者兼而有之。 物理给我带来了自信,而我也渐渐适应了新环境,知道了如何去学习,所以从初二开始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从开始学物理,物理便一直是我的优势学科,总能给我提分。物理带给我的自信也让我有更大的热情去学习,带动了总体成绩的提升。初三一年,总体平均成绩应该是在年级前30,当然也考过一次年级第一,这是后来能够去衡水读书的前提。

高中阶段--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中考前,衡水的A中学邀请了我们学校初三年级排名前三十的同学去参观,目的当然是吸引学生去那读书。先简单说一下当时衡水的招生体制。衡水教育全国闻名,最出名也就是人们经常提起的当是衡水中学。衡水中学是老牌名校,因此衡水地区最优秀的学生当然首选衡水中学。A中学是96年才建校的,在衡水地区招到的学生水平自然无法和衡中相比。因此,当时A中学便会在周边的地区招生。而我们县便是A中学招生的县之一。在我们县只在实验中学招生(后来招生范围有变化),所以当时如果我没能报名实验中学,而去了第二梯队的学校读书,便不会有这样的机会。当时A中学给的政策是这样的,可以先交押金,然后中考之后只要成绩不是特别低便可以录取到A中学,相当于提前录取。因为钱也不多,大家基本都交了押金,算是多了一个选择。等到中考成绩出了以后,考了573分,并不算好,在邯郸市排名在1500名之外,具体多少就不知道了。这个成绩是进不了像邯郸一中这类学校的,所以当时对于我就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我们县的一中,给的条件也比较优厚;另一个就是提前录取的A中学了。没有怎么犹豫,就选择了去A中学读书。虽然知道接下来的三年会很苦,但是有的时候除了向前,别无选择。
高一的时候成绩还可以,分班也分到了实验班。高一下学期的时候,学校突然组织了一场物理学科的选拔考试。后来才知道,学校是想选拔一批物理成绩较好的学生,给予培养然后参加竞赛或者名校(主要是清北)的自主招生。没错,我稀里糊涂地通过了那个选拔考试,开始了竞赛的学习。高一下学期的竞赛学习主要是每周会有一次集中学习。学校把大家集中到东校区(学校有两个校区,东校区和西校区,当时我在西校区),然后找物理老师给我们上课,进行学习。当时的学习内容是没有脱离高考范围的,只是进度要比正常的高一下学期的进度要快,内容也会深一点。除了集中学习,平时我们还是和其他人一样,照常参加文化课学习,也一起参加考试。就这样学习了大概有一个学期。
转眼间就到了高二,高二的时候学校成立了奥赛部,将我们这届参加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科竞赛的同学抽离了出来,而且在高一也选拔了一批学生。在奥赛部,我们每个月要有一百三十多节课来学习竞赛的知识,其余的时间学习文化课,并且还是和同级的其他学生一样参加月考等考试,统一排名,成绩会受些影响,不过也有的同学考得和之前一样好,还是看自己吧,不过大家主攻的竞赛科目成绩肯定比以前好,毕竟额外投入了那么长的时间。学习竞赛的时候,每个学科的同学会有一个单独的教室,每科有十个学生左右,大家在一个教室学习。学习形式主要是自学加自由讨论,虽然有老师,但是主要还是自己做题自学,氛围很随意,大家可以随便讨论。就这样学习了一年,然后大家到河北师范大学参加物理竞赛考试。结果是十个人都是省二等奖。只有一等奖才能参加将来的自主招生或者通过竞赛使名校降分录取。也就是说,就竞赛本身我们全部失败了。失败的原因我觉得有以下几点:

  1. 数学基础差,当时微积分都学不明白,解题时往往是能够列出方程,但是解不出来。所以虽说是学物理,但是有一多半的时间在补数学。
  2. 散漫。氛围自由也就意味着需要高度的自觉,显然我们是不够的。
  3. 缺乏老师的指导。竞赛有些知识很深奥,自学非常困难,需要有专业老师的指导。

我们这届的竞赛失败之后,学校便解散了奥赛部。高三分班时,我们和其他同学一样重新分班,正常参加学习,准备高考。高考考得不算特别理想,不过也不算太差,不好不坏吧。成绩出来后,我也想过如果当初没有参加竞赛的话,高考成绩会不会好一点。但是又转念一想,如果竞赛拿到了名次,会不会又觉得当初的决定是对的呢?大概是我们总想把人生的路走成一条直线,从起点到终点,但是实际的道路总是曲折的,这样才能看到更多的风景,认真走过的每一条路都不会白走。

大学阶段--句号?

等到了大学,学习的课程中依然有物理。大学的物理对数学要求更深,动辄一大堆公式推导,我对纯粹的数学公式推导不太感兴趣。课程还有配套的实验,高中竞赛的时候我们也进入过大学做过实验,感觉特别有意思,很好玩。但是对大学的课程实验完全没有了那种兴致。这个问题在保研面试的时候还被问到。仔细想想,是因为高中时候在大学做实验,完全是在自由探索,真的是有兴趣,没有任何目的;而大学的实验则就是为了拿分,实验过程都有操作步骤,必须按着做,出现象就行,否则就没有分数。实验时间也非常紧张,根本没有时间去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探索,去做实验进行验证。有时候做事目的性太强,反而容易使事情丧失本身的乐趣。
大学也参加了两次物理竞赛,一次是学校组织的,一次是北京市的,凭借高中的基础都拿到了一等奖。真的是高中的基础,记得北京市的那次竞赛,唯一一道完整做出来的题目就是高中的时候学的,印象深刻。一等奖的结果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能够加分,物理课程分数可以加分,物理课也是我大学加研究生唯一一门满分的学科。另外一个就是综合量化加分,综合量化是保研的重要依据。如果没有这个加分,可能保研会受影响,当然也可能依然能够保上。总之,你认真走过的每一段路都不会白走,未来都可能用得上。
至此,今后大概率不会再与物理有什么交集了。这一路走来,有得有失,但相比于物理知识或者成绩本身,我觉得从中获取的人生经验更加宝贵,照亮了我前行的路。
最后,在这里对所有指导过我的老师和帮助过我的同学与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一路有你们。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与物理的“爱恨情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