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大帝秦始皇身世之谜揭开?郭沫若:一场蓄谋已久的政治大阴谋

秦始皇用了十年的时间,横扫六合,一统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秦始皇是一个卓越的政治家,为了加强帝国的统一和稳固,在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对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堪称千古一帝,被西方人尊为“东方的拿破仑。”

 但是在其统治的12年里,也充满了专制暴虐,穷奢极欲的行为。所以,有人对秦始皇做过这样的结论:寝室辉煌因统一大业而名垂青史,因实施暴政遭千古骂名。

但是,千百年来,引人注目的似乎不是他的功过,他的家事和他的国事,他的死因,甚至他的陵墓因众多未解谜团而备受关注。

 关于秦始皇的身世一直都是大家想知道的事情,古今很多学者也都在做研究:有人认为他是大商人吕不韦的后代;有人认为他是正宗的秦王室血脉:子楚的儿子。

 最先提出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的观点的人,应该是司马迁,因为其在之前的史书中从未有过这方面的论述,直至《史记》问世后,人们才在《史记.吕不韦列传》中看到有关描述。

 书中表示,吕不韦把当时已经有身孕的爱妾赵姬送给子楚为妻,不久之后,这个女子便生下一个男孩,取名赵政,即秦始皇。

司马迁的观点在汉代,乃至从汉到宋代这么长的时间并未出现什么争议,甚至他的观点还被沿用到后来的权威史学论述之中,比如东汉班固的《后汉书》,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无论是班固还是司马光,在中国史学界,乃至在中国历史上,都是让人尊敬值得信赖的。人们相信他们之所以会采用司马迁的观点,应该都是经过考证的。

 可是随着社会的变迁和人们历史观、价值观的变化,后世之人便开始对司马迁的观点产生了质疑。

 质疑开端是从明人汤聘尹开始,他在自己的《史稗》中明确提出了“秦始皇是吕不韦之子这个传说不可靠”,他认为这个传说实际上是战国一些好事者为之。

据《史记》记载:赵姬至大期时,生子政。期,即一周年。就是说子楚娶了赵姬一年后,才生嬴政。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从时间上说嬴政是子楚之子还有怀疑的地方吗?再说,如果赵姬真的在进宫之前就已经怀孕,那么不久之后,秦始皇肯定会不及期而生。然而身为一国之君的庄襄王子楚能不明白这个道理?

 如果子楚发现嬴政不是自己的亲儿子,又怎么会立他为继承人呢?

 一时间反对的人也是纷纷质疑这个观点,有的人更是提出了“为什么汉代以后的诸多历史资料都认可这样的说法”呢?

 由汤聘尹引发的争论,激发了不少史学家的兴趣,也赢得了一些历史学家对“秦始皇乃子楚之子”的支持。

与汤聘尹同时期的王世贞、清代的梁玉绳都做了相关的考证,并分别在《读书后》和《史记志疑》中支持他的观点。

 秦昭王在位时,子楚还在赵国做人质,他会轻易地将王位传于一个在敌国做人质的王子吗?他自己的命运都飘忽不定,未来儿子的命运更难预料,如此说来,当年吕不韦阴谋得逞的可能性及其渺茫。

 但反对者则说:“吕不韦就是一个大投机者,只要有一线希望,他是不会放过机会的。”

 20世纪70年代后期,秦始皇身世问题再一次成为史学家们争论的热点。这一轮争议是从史学家钱穆先生的特别考证开始的。

 在《系年》中钱先生否定了秦始皇为吕不韦之子之说,否定了吕不韦推荐嫪毐替己之说,同时还指出了吕不韦与秦始皇之间可能有政治上的冲突。

紧接着,原中国科学院院长、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对吕不韦为秦始皇生父之事也提出了三个疑问。

 为什么仅见《史记》中又记载,而在之后的《战国策》却只字未提?

这个故事及类似春申君与女环的故事,情节就像小说一样,可信吗?

在《吕不韦列传》中说“子楚夫人赵豪嫁女”,显然说赵姬不是吕不韦买来的歌姬,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之后,郭沫若更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嬴政为吕不韦之子的说法始于西汉初年,是吕后授意编造散步的,目的无非是为她的夺权作铺垫。

 当时她就曾让诸吕散布谣言说天下是吕家的,是被刘家夺去的,也即是说,吕家夺权那是理所当然。

针对郭沫若的三点质疑,获中国图书奖的《秦始皇大传》的编著者郭志坤先生作了针锋相对的批评。

 他以为《战国策》没有记载并不能说明《史记》的真实性就必然值得怀疑;尽管与春申君与女环的故事雷同,也不能就说《史记》的记载不真实。

 之所以相似,说不定这种斗争手段在当时是比较流行的也不可知;关于赵姬的来历,《史记》的说法并不是自相矛盾,《史记》记载的“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献于子楚,把此“姬”说成“赵豪家女”也是完全可行的。

中国著名学者韩兆琦先生为了支持“秦始皇乃子楚之后说”,也就赵姬的出身提出了新的论点:既然赵姬出身豪门贵族,又怎么会给地位卑微的商人吕不韦做侍妾,进而被献给庄襄王呢?

由此推断,赵姬先怀上吕不韦的孩子,再被献给庄襄王,封为王后,根本无从说起。韩兆琦还对司马迁记载这件事进行了解释:“因为他贯有好奇之心,喜欢记载这种奇闻怪事。”

 支持“嬴政是吕不韦之子说”的人们则针锋相对地说,即便赵姬出身豪门,也不是没有可能沦为歌姬。当时赵国的政局动荡不安,今天的贵族、官僚说不定明天就会失势,沦为乞丐和囚徒,妻女沦为供人玩弄的优伶、歌姬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加之当时的吕不韦财大势大,赵家若败落,赵姬投靠到他那里完全在情理之中。再者,凭着吕不韦高强的手段,暂时隐瞒赵姬已有身孕的事实亦非难事。况且,当时的子楚正在赵国当人质,孤苦伶仃。财大气粗的吕不韦送给他小妾,他高兴还来不及,难道非得刨根问底,查个水落石出不可?

 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场旷日持久的争论显得比以往更激烈了,一方观点一出,另一方必然应对自如。

支持“秦始皇乃吕不韦之后”的人说:《史记》虽然具有文学色彩,但它并不移花接木;支持“秦始皇乃子楚之后”的人说:司马迁因为受自身的遭遇影响,就给暴君涂上不良的墨迹也是可以理解的,所以,在《史记》中,“也不能排除,司马迁在记录秦始皇时,因反感而夸大其词”。

 支持“秦始皇乃吕不韦之后”的人还提出了一个颇引人深思的问题:吕不韦由商人而为丞相、仲父,如果没有政治资本和有关隐私,能成就这样的“大业”吗?

笔者还是认同郭沫若的说法,秦始皇是秦氏之血脉,因为从根本上来说秦始皇那么雄心大志的人怎么可能不知道自己的身世,纵使不知道他也会想办法调查清楚的,他那么心高气傲的人怎么能容忍自己不是秦氏血脉呢?

 有关秦始皇身世的争论还在继续。但无论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还是秦王室的血脉,都无法埋没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及作用,也许正因为他的特殊地位,这场争论还会继续下去。

参考资料:《史记》《秦始皇本纪》《战国策》《后汉书》

你可能感兴趣的:(千古大帝秦始皇身世之谜揭开?郭沫若:一场蓄谋已久的政治大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