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场的触动到改变人生

卓老师,您好!

      我们是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大学文理学院大三的学生,参加光电直立组竞赛。第十二届智能车竞赛是我们学校参加的第二届智能车竞赛,直立组是第一届,我们组是第一次参加这个比赛。

      先说说这次比赛吧,当时我们问您关于L3G4200型号的陀螺仪的系数为什么突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当您说到了要记录它的变化误差,总结其规律,然后找出模块变化的原因时,我回想起我们小组的调试过程。当遇到坎了,我们不断去逛论坛,寻找新的思路,试了试这个,又试试那个。我们称之为“盲调”,没有理论支撑,没有老师指导,只能一个一个的去试。经历这次的比赛,收获了很多,我也慢慢习惯去写调试报告。理论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很遗憾只能参加这一届比赛。在之前,没有事情能够足够吸引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做下去,智能车却吸引了我。我的专业是电子信息工程,原本我们学部是没有电子创新实验室的,是我们学部的一位老师韩彩霞老师听说有智能车比赛,去友校江汉大学了解情况并组织学生参加的。我们学校一开始并不知道韩老师自己垫资创建了创新实验室,直到实验室初具规模,学校才知此事。后来,学部的另一位老师叶玉洁老师也加入了进来。去年,实验室有三个队伍参加比赛,分别获得了电轨优胜奖、光电组(摄像头)二等奖、光电组(线阵CCD)二等奖。当拿回证书给学校,学校才拨钱给实验室,因为发票等问题,韩老师还是自己垫了一万多元钱。这次我们学校有四个组,分别获得了光电四轮二等奖、电磁普通三等奖、电磁节能三等奖、光电直立优胜奖。虽说有很多遗憾,我们也意识到了自己的缺陷。没有稳固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真的是很难出成绩。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去加强,也希望卓老师给一些建议!

      当比赛快结束时,韩老师告诉我们明年将不会参加这个比赛了。老师给我们提供资源,让我们没有了后顾之忧,在技术支持上两位老师也无能为力,只能在大体上指明方向。两位老师看到一些高校在调试的时候基本不带电脑,只是用按键在界面上更改了值,跑了两三圈就调试完走人,有些受了打击。为了这个比赛,这两位女老师真的付出了很多,顶住了校方各方面的压力。比如新校区搬迁无房间提供给实验室、暑假留校问题、资金问题等等……具体是因为基础知识不扎实,成绩难以提高;有很多校方的事情解决起来比较棘手(老师很少跟我们提起)。

      最后,很感谢湘潭大学的志愿者们,他们热情、友好!感谢校方提供的住宿环境!也感谢卓老师一直以来在微信上为大家答疑解惑!无论如何,我们一直会支持智能车竞赛!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

                                            郭涛


郭涛:

 你好。

 你的来信让我了解了两位的老师支持你们参加比赛的经过,让我非常感动。对于这两位老师的工作表示敬意。   对于工科知识与技能,需要能够把理论和实践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这个过程需要积累的过程。不同的同学在   这个过程中,由于各自的能力、经验不同,也会有差别。


 在现场比赛中的收获,奖项只是一个方面。参赛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给予你们的触动和想法可能更有价值。   就像你们通过观察别的队伍,只是简单通过按键在界面上做了一些调整,就可以方便的调整车模运行参数,很快 完成现场的适应,感到触动。这样的触动,将会触发你们新的想法,有了新的想法将会产生新的行动。有了行动,  便会逐步形成新的习惯,新的习惯将会改变对于做事的态度。而做事的态度将会改变人生。


 希望你们能够在今后的成长中能够走的更加的踏实和顺利。

 最后谢谢你们给我发送过来的我们的合影。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现场的触动到改变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