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之第二计:围魏救赵

昨天我们讲了《三十六计》之第一计瞒天过海。这个计策常常是通过人们对世事的观察处理方法,使敌人对某些事情司空见惯,因此不自觉地产生疏漏与松懈,令我方能够以假乱真,掩盖真实的军事行动,从而把握时机,取得胜利的一种计谋。

今天,我们要讲的内容是《三十六计》之第二计:围魏救赵。

原文是:“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意思是说打集中的敌人,不如设法分散敌人后再攻打。攻打气势旺盛的敌人,不如攻打气势衰落的敌人。

“围魏救赵”是讲《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战国时期齐国与魏国的桂陸之战。

图片来源网络


魏惠王派大将庞涓攻打中山,中山是赵国乘魏国国丧之际强占的。庞涓认为中山小,献计攻打赵国都城邯郸。赵王向齐国求救,承诺解围后以中山相赠。齐国派田忌为将,并起用孙膑为军师。孙膑曾是宠涓的同学,因宠涓嫉妒其才,加以迫害,孙膑装疯才幸得齐国相救。

孙膑献策直攻魏国,宠涓回师解救,再于中途伏击宠涓。

田忌依计而行,齐国大胜,赵国之围遂解,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围魏救赵”。

最典型的计策案例就是太平天国后期,清军派和春带领十万大军进攻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为解救天京,忠王李秀成献出“围魏救赵“的计策,兵分两路,一边开奔湖州,一边是杭州清军的重要粮草基地,火烧清军粮库。最后,太平天国成功攻下杭州,收回天京,解了天京之围。

明天,我们将继续来看《三十六计》第一套的胜战计之三--借刀杀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十六计》之第二计:围魏救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