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能教的最重要的事

朋友A君在一个业内比较知名的公关公司,实习生众多。但是A君总觉得使不上手,“现在的孩子,太多的眼高手低,不爱思考,工作不上心,享乐却总是很积极。”


前几天朋友小聚,A君竟然开始称赞一位新来的实习生:“踏实肯干,勤于思考,善于变通。”

让她摆10桌晚宴桌卡,她不仅主宾位置摆放清晰,还能主动识别出桌卡上的打印错误;让她参与试驾,她能提出合理建议,优化试驾流程;让她在活动现场做支持,她可以随时补位,岗位职责活动流程心里门儿清!这么亮眼的工作表现,当然是提前转正,纳入公司“精英人才计划”啦!


话说,这样勤于思考的员工,谁不想重点培养呢?

这样勤于思考的孩子,谁不想骄傲拥有呢!


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信息爆炸、追求即刻满足的时代,家长想要培养出信心十足、独立自强、勤于思考的孩子,真的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啊!


这本《让孩子学会思考:家长能教的最重要的事》,可以给家长们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支持和参考!


作者:

达琳·斯威特兰,执业临床心理医生,专注研究儿童和青少年心理问题二十余年。作为一名儿童心理学家,她主要对有社交、学习和情感问题的儿童和青少年进行心理疏导。

罗恩·施托尔伯格,执业临床心理医生,亚莱恩国际大学副教授。


01 即刻满足的一代


作者在开篇提出了一个“即刻满足”的概念。指出在这一代儿童和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几乎没有等待的概念。有了困难希望父母立刻出面给解决,而不是自己先想想办法;遇到了知识盲点只需轻触指尖网上搜索,而不是自己去查阅书籍资料,感受那份获取知识过程的快乐。他们习惯了坐享其成,不必思考。


父母对孩子学业期待高于以往任何一代人,他们抑制不住为孩子排忧解难的冲动,动不动就挺身而出。导致本来该由孩子自己去经历挫折,收获宝贵成长经验的机会,与孩子失之交臂。


02 家长的5个陷阱


那么以上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呢?需要家长先学会识别并躲过5大陷阱!

1、解救陷阱:家长替孩子解决问题。

孩子不好好学习没能通过考试,家长心急火燎找到老师,想方设法想提高孩子分数。于是我们看到了在学习上消极倦怠的孩子,只看重分数却没帮孩子意识到勤奋刻苦重要性的家长。于是错过了这个宝贵的锻炼机会,更别说培养孩子的计划、组织能力和责任感了。


孩子内向不会交朋友,孩子和朋友闹别扭了,孩子被不公平对待了,家长听说后立刻亲自出马火速解决!而不是引导、教会孩子方法,让孩子自己去处理。这种救援实际上剥夺了孩子自行解决社交困惑的机会。


作者建议:

如果孩子是小学生,家长应该和孩子讨论多种解决方案,让孩子自己选择或者提供一些适当的帮助;

如果孩子是中学生,家长应该让孩子自己想一些解决办法,然后让孩子自己分析每一种方法的优劣,让孩子自己决定怎么做,此时家长的反馈和支持很重要;

如果孩子是高中生,家长只需做孩子的精神支柱,整个解决问题的流程应该由孩子自己掌控。


2、火速陷阱:家长火速满足孩子需求,不需要他们耐心等待。

1966年到1970年代,斯坦福大学教授沃尔特.米舍尔曾经做过一个非常知名的“棉花糖实验”,研究人员给一些孩子每人一颗棉花糖(或者曲奇饼、巧克力之类的零售),孩子们可以选择立刻吃掉,或者等待15分钟之后能得到双倍零食奖励,作为对这些孩子延迟满足能力、自制力的考量。


在追踪18-20年之后,沃尔特.米舍尔发现,延迟满足能力、自制力强的孩子通常学业表现更好,责任感和上进心更强,做事目标明确,更加坚持不懈、而且谨言慎行,不容易因为一时冲动而意气用事。


而选择即刻满足的孩子,以上方面相对比较弱,而且更加自我。当父母无法立刻满足需求时,他们容易大发雷霆,又哭又闹。因为等待,对他来说是一种折磨。


作者建议:

如果孩子在家长忙碌时提出请求,家长应该不加思索地告诉孩子,正在忙,需要他耐心等一会儿。

即使当时有空,也要时不时刻意让孩子等一等。这样有助于孩子领悟到自己是整个家庭的一分子,父母的事情也很重要。


3、压力陷阱:不顾一切地推动孩子向前冲,完全不顾孩子的兴趣和承受能力。

不禁想到了电影《垫底辣妹》。电影女主角沙耶加的父亲,把所有的心血都放在将弟弟培养成一名杰出的职业棒球手上。希望儿子可以继承自己未完成的梦想,而他并不知道,儿子根本对棒球不感兴趣。高强度的训练,激烈刺激的比赛,特别是父亲强烈的期待和期盼,终于使儿子在巨大压力和恐惧下崩溃,听到实情的父亲,几乎被巨大的挫败感击垮,整个家庭几近分崩离析。


作者建议:

孩子的成功来自自信心和荣誉感,但是孩子能获得这些能力,并不是来自小时候受过语言或者音乐之类技能的熏陶和训练,而是因为他们对此有兴趣,同时家长也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而且,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能让某个孩子受益的方式不一定适合其他孩子。

不要过分控制或安排孩子的日常生活。


4、给予陷阱:轻易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不给他们自己努力获取的机会。

还记得我们小时候的动画片《小燕子》吗?小燕子不懂得珍惜妈妈的劳动果实,常常把妈妈辛苦抓来的虫子随意扔掉。妈妈要它去抓虫子反哺妈妈。妈妈学它也将虫子丢掉,小燕子一点也不觉得心疼,因为那是喜鹊大婶送它的虫子。后来小燕子在风雨交加中,靠自己的努力,千辛万苦的抓到了虫子送给妈妈,它终于明白了劳动的不易,也懂得了珍惜。


作者建议:

让孩子建立自己赚钱买东西的观念,不仅可以让孩子学会延迟满足,珍惜劳动成果,还能教孩子做好计划,奋斗实现目标。

当孩子想要钱买东西时,表示支持并不意味着要买,只是让孩子看到你和孩子对新事物有同样的兴趣,然后帮孩子想一些赚钱买东西的点子。


5、负罪陷阱:因为内心的负罪感或不安感,家长冲动行事。

马不停蹄的忙碌是当今家长的常态,因为不能经常陪孩子而心生愧疚,忙碌的家长更容易向孩子屈从,更容易立刻给出解决问题的答案,而不是引导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


作者建议:可以安排“欢乐星期五”的家庭日活动。先把其他事情放一边,高质量的陪伴孩子。


作者一再强调:家长一定要绕开陷阱,把成长的机会留给孩子本人,哪怕孩子焦躁不安,家长也要温柔且坚定的鼓励引导孩子,让孩子自己努力实现愿望。


03 利用大脑发育的关键期


什么是关键期?在孩子的一生中,有一个能轻而易举地掌握某种技能的特殊阶段。如果孩子在学习的关键期未能获得某些实践经历,相关突触就会萎缩。错过了关键期的孩子尽管也能学会那些技能,但要付出成倍的汗水和艰辛。

大家都知道,语言习得关键期是婴幼儿时期,想想我们当年学英语,初中才开始!那感觉就像烧一壶水,很多人烧了好几十年了,水都没有烧开呀!

另外,大脑有一项重要的功能是执行功能——一个人是否具备计划组织、制定决策、灵活变通的能力就看这个功能了。研究显示,训练大脑执行功能最佳时期从中学开始,一直持续到20岁出头。而经验学习是最佳手段。


朋友A君称赞的那位实习生,就是从中学时代开始,爸爸妈妈让她全权负责每个假期的家庭旅行事宜:目的地挑选、行程安排、酒店机票预订、旅行经费的预算和使用,都由她安排。旅行中遇到的问题,父母也都鼓励她自己想办法解决。可以想象,这对一个孩子而言,是多么好的锻炼机会!既增长了见识,又学会了合理安排、思虑周全、灵活变通!

所以家长千万不要落入陷阱,自以为是的夺走孩子宝贵的实践、学习的机会!


04 教育的最终目标


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教育都是重中之重。专家认为“成功”学生的特质有:

变通或者抗压能力

内在动机

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意志

良好的社交能力、包括人际沟通能力

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或是批判式思维

勇于承担责任。

请注意:并没有任何一位专家将智商、GPA、“尖子生”作为判断依据。

所以不要把分数与智商划等号,家长要让孩子明白好成绩源自刻苦努力,而非聪明绝顶。与分数相比,更应该重视学习过程(计划组织、主观能动、问题解决、犯错改错)。


朋友的堂弟,寒窗苦读考上了大学,是村里的荣耀。但是到了大四那年,家里竟然得知,他早在大二第二学期,就被学校除名了!为什么会被除名呢?因为沉迷于打游戏,所有的考试都不及格,重修补考也一样!

可是为什么直到大四才被家里得知呢?因为他寒暑假照样回家,该吃吃该喝喝,学费生活费也照拿不误!

不由得让人反思:对于孩子而言,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呢?考上一所大学就万事大吉一劳永逸了吗?对于家长而言,孩子达到了大学的录取分数,但是达到了转换生活环境之后,所需要具备的独立生活的素质和能力了吗?

由此可见,教育最终的目标绝不是高分数,好成绩,而是把孩子培养成有责任心、认真踏实和自立自强的成年人。让孩子锁定目标、制定计划、完成目标,只是手段,重点在于让孩子经历这个过程,教会孩子思考,授人以渔,使孩子终身受益。

请抵制急功近利的诱惑,让孩子慢慢来。


05 一些有效并且负责任地使用高科技产品的建议


随着手机等电子产品和社交网络在儿童和青少年中的普及和应用,如何让孩子们有效并且负责任地使用高科技产品,成了家长们苦恼和关注的事情。

对此,作者给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


◎手机:

严格区分作业时间和手机时间;

和孩子多聊聊如果没有手机和网络,该怎么解决问题;

做一些有意思有意义的事情,比如让孩子参与制定全家旅行的出行计划;

提倡面对面交流,重要的事情当面说;


◎电子游戏:

设定玩电子游戏的时限;

让孩子邀请其他孩子来家里一起玩,强化孩子的计划组织能力和社交沟通能力,把消极遁世的行为转变为一场社交活动;

把电子设备放置在客厅一类公共空间,避免孩子把自己封闭在隔绝的空间。因为在单独封闭的环境中,暴力、污言秽语和社会孤立往往会升级加倍。留意游戏内容,和家长同处一室,孩子会自觉降低玩游戏的时间;

严密监控网友,关注网络安全,与孩子达成协议:玩游戏时家长可以随时随地通过耳机监听,不要说话,只是默默观察;

完成作业和其他任务后才能玩游戏;

严格遵守时间;

谨慎选择游戏;


◎社交网络

孩子在用的社交平台,家长也应该注册一个账号,以便熟悉和了解这个网站;

和孩子一起注册账号,知道孩子的用户名和密码,定期检查;

选择网站提供的最森严的安全等级;

无论孩子多么不情愿,也要让孩子加家长为好友,这样孩子对于发布内容会考虑再三。表扬孩子发布的内容健康的帖子,引导孩子辨别哪些内容不适合发布;

务必让孩子在征求家长同意后再发布照片和视频;


◎电视

孩子房间不要放电视,因为电视只能让孩子更孤僻,从整个家庭分离出去;

为看电视制定家庭规则和观看时间;

组织全家人一起观看电视的活动;

家长带头观看自然、历史或者探险节目,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受益。


06体育运动的意义


回老家和小侄女聊天发现:学校的体育课早就取消变成自习课了,课间十分钟也不允许去操场上玩儿,只能规规矩矩的坐在教室里,上厕所都要跟老师举手报告!回想我们小时候课间十分钟的热闹场景,真的恍如隔世啊!

妈说:不用说学校体育课了,你现在还能看见孩子们在街道上空地上踢毽子跳绳扔沙包吗?早就看不到了!孩子们都去哪儿了?不是上学习辅导班就是在家玩手机玩游戏呢!


难道大家都对体育运动的好处视而不见了吗?孩子们不仅可以通过体育运动强身健体,还能有很多其他的收获啊:

体育运动在培养孩子的孜孜不倦、勤奋刻苦、纵观全局的能力方面,功不可没;

团队要求你和大家朝着同一目标奋斗,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体育团队当中穿插着很多社交难题,队友之间的竞争、拉帮结派、中听不中听的玩笑时有发生,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和处理负面情绪的能力;


体育运动最大的好处是什么?

即刻满足一代的儿童和青少年习惯了速战速决,家长很难向他们灌输不屈不挠和拼搏进取的理念,但在体育运动中,孩子们会亲身体验!

体育活动中,孩子们必须面对面的直接交流,电子设备没戏!

加入运动队伍能让孩子们获得坚持到底的动力,不会轻易放弃,没有人来拯救他们,只能自己咬牙坚持!

参加体育活动能够给孩子提供练习多任务管理的机会。学校和家庭的任务排在第一位,完成后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添加其他活动。


07为什么这一代人无法抵挡酒精、毒品的诱惑


酒精和毒品对青少年的伤害是巨大的,甚至是毁灭性的。尤其是毒品。

近几年,吸毒人群的低龄化趋势愈发明显,由于无知和好奇,青少年已成为吸毒的高危人群。


在调查中,青少年吸毒比例占吸毒人员40%左右,其中竟有97%以上的人第一次吸毒是受“邀请”的,且至少有3个人在场。对青少年来说,在被诱使吸毒的原因中,最重要的就是“我不能被朋友看不起”的这种“同伴压力”心理。

“你敢不敢玩?”“你还是不是个男人?”“你看我不是好好的嘛?“可以让你和我一样变苗条、更有魅力”等等。


很多青少年误以为自己可以控制,很多人第一次尝试毒品可能都不会感觉很好受,而且也觉得好像也没有上瘾的感觉,就因为这种心态,让吸食过的人觉得不够过瘾,所以想尝试第二次,感受毒品给自己带来的快感,从而走上不归路。


不少青少年或许对传统毒品的危害有所了解,但对新型合成毒品破坏人的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且永久不能复原的知识却是一知半解。认为新型毒品是‘娱乐消遣品’或者是‘俱乐部毒品’,认为是一种无害的毒品,其实新型毒品更容易使吸毒者上当受骗,充当毒品的俘虏。


那些所谓志同道合的朋友,有意接近、免费给“药”的人,都是有计划的要害人的坏人。


这一代人为什么会那么容易迷失自我、轻信别人,抵挡不住酒精和毒品的诱惑呢?

因为没有人或者事需要他们深思熟虑,他们因此而更加意气用事;

因为他们崇尚能够立竿见影的解决之道,不考虑它们是不是最佳方案;

因为他们对心仪之物的企盼令他们急不可待、鲁莽行事、他们只关心当下;

因为他们不接受现实,总是对事实置若罔闻,天真的认为“这永远不会发生在我身上”;

因为他们只关注和自己的观点吻合的证据,自动过滤不一致的所有信息。


很多青少年对任何形式的焦虑、自卑或者挫败的耐受力极低,因为家长们总是落入陷阱之中,孩子们从来没有机会练习处理问题,也就没有树立起解决它们的自信。这让他们成为动辄借助酒精或者毒品“忘记”问题的高危人群,因为他们不想或者不会处理问题。


当暂时忘却所有烦恼的机会摆在他们眼前时,“我不在乎”的态度就让他们轻而易举地选择逃避现实。因为,简单易行,正中即刻满足一代人的下怀。


家长一定要全力以赴去监督、引导孩子,避免酒精和毒品对孩子造成伤害。


08 总结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面对习惯于“即刻满足”的一代,家长们更要为孩子创造充满锻炼机会的环境,让孩子养成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让等待成为孩子的必修课,让孩子明白过程比结果重要,让孩子自食其力,让孩子认识到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分子,要有担当。


真正爱孩子,请让孩子学会思考,形成独立的人格和力量,书写自己的人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家长能教的最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