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首《鹊桥仙》,三种情思与无奈,写尽世间不了情

    

  


 “诗言志,歌咏言,词抒情”,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瑰宝。短短数字、寥寥几笔,便将作者的意图,表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情不知何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的深情款款;还是“马上琵琶关塞黑”,“易水萧萧西风冷”,的壮志未酬身先老的悲歌,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提起《鹊桥仙》,人们最先想起的,恐怕就是秦观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首词歌咏牛郎织女的爱情,是爱情词中的绝唱,也是秦观的代表作之一。

       上篇:秋夜云彩轻盈多姿,这全靠织女高超的技艺。但这么聪慧灵巧的女子,却不能与自己的爱人长相厮守,这又是何等的恨事。牛郎早已等不及要与爱人相会了,一个“飞”字传神的刻画出了他这种心情。然而“迢迢二字,却写出银河之广阔。但是词人却别开一笔,不再为他们的爱情叹息,而是翻起一阵欢乐的浪花,说他们这一年只一度的相会,抵得上人间千万遍的相会,足见他们的爱情有多么纯洁脱俗。

       下篇“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绵绵情意如同那悠悠的流水,美好的相会如梦般迷离、如梦般短暂。“忍顾鹊桥归路”,分离的时候是多么的不舍,都不敢回头去看鹊桥归路,唯恐心碎。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最后一笔,空际转身,是千古名句,也揭示了爱情的真谛:两人若是真心相爱,不一定要形影不离、朝朝暮暮相伴。可是这样纯洁的爱情,又有几人能给与爱人,又有几人能承受呢?

                                          

                                               鹊桥仙

                                                               纳兰性德

        梦来双倚,醒时独拥,窗外一眉新月。寻思常自悔分明,无奈却、照人清切。

        一霄灯下,连朝镜里,瘦尽十年花骨。前期总约上元时,怕难认、飘零人物。

        人们常把纳兰当做宝玉,不仅是他们相似的身世,还有一点就是“身居华林而独被悲凉之雾”的心性和气质。情路上的甜蜜与悲伤也是两人相同的体验,宝黛之恋从欢愉走向破灭,纳兰的爱情,随着爱妻卢氏的去世,成了不可触碰的伤痛。所以,他成了古代史上写悼亡词最多的人。每每追忆起妻子的温柔体贴,和那永远失去的柔情,不免肝肠寸断,唯有将它倾注于笔端。

      他的悼亡词主要特点:凄清婉丽。这首《鹊桥仙》诉说的正是哀婉的思念和对身世的隐怨。

在梦中与妻子相偎相依,醒后却形单影只,这种从温馨到寂寞的感觉,恰如从云端坠落谷底,从阳春跌入寒冬,从发丝到脚尖都摔得疼痛、冰得刺骨,唯有望着窗外的新月念旧人。

       伤心的人看到月亮,只会更伤心,纳兰也是如此。那弯新月,让他想起了与妻子相伴的时光,月如初,夜风依旧,独不见斯人,空留思念。顿生物是人非的感慨。明亮美丽的月光,只能徒增心中的伤感,悔当初不懂得珍惜相守的幸福。

       又逢明月夜,但却人事全非,旧日历曾与爱人在镜前画眉挽髻,如今镜中只有自己的影子。思念让人憔悴,即使再有机会相见,她怕也认不出这昔日的情郎了。

       生死殊途的遗恨,令作者满腔悲痛,却又无可奈何。只有将剪不断的爱意幽思,和道不尽的柔肠悲歌,写进字里行间。

        真切如他、痴情如他,只有愿他们在另一个世界里重逢,再续前缘;愿世间有情人终成眷属!

                                                   鹊桥仙

                                                                             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蘋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

        这首词是作者晚年罢归山阴后所写。

        陆游少年时便有凌云壮志,为抗金兵驰骋奔走。因此遭到主和派的排挤,屡遭贬黜。词人报国无门,只好寓情江湖,渔樵度日,然而终究忧愤难平。这首《鹊桥仙》就表达了这种忧愤的心情。

       开篇“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词人追思他在南郑幕府的生活。当年在地处西北边防的南郑幕府,他的生活是多么富有英雄豪气,在华丽的灯光下,和通辽纵情豪饮,骑上骏马猎射驰骋,杀敌疆场。可不到一年,这样的生活就化作泡影,陆游官转成都。

      “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这里描绘了两种人,两条道路:饮酒作乐之人,反倒受赏封侯;有志报国的仁人志士,却被罢官闲置,做了江上渔翁,不平之气流露。

       下篇“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蘋洲烟雨”,写江边渔父的生活,词至此声情转为舒缓消散,他们驾着轻舟,往来于烟雨蒙蒙的沙渚之间,多么自由自在呀!

       “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这一句又转高,这镜湖风月本质属于闲人,用得着你官家赐与吗?这两句将笔锋直指最高统治者,表现出对他们强烈的不满。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首《鹊桥仙》,三种情思与无奈,写尽世间不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