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传递与建构

        人也好物也罢,有些时候真的可能存在妙不可言的缘份。

        前两天读《最美的姿态是倾听》时,郑老师在书中提出:传统教学注重知识的传递,却忽视知识的建构。今天远程培训时,观看学习了视频——“培养学生乐学善学素养之法”,其中也提到建构主义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观。在视频中,老师提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主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

        “建构”“知识建构”“建构主义学习观”,貌似,这几天总绕不开“建构”这个词。因此,我特意去查了下“建构主义”。摘抄如下:建构主义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建构主义者更加关注学习者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更加强调学习的主观性、社会性和情景性。个体在进行学习的时候,头脑中并不是空的,而是由于先前的生活经验在头脑中保存着自己特有的认知图式,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建构新的认知图式,这种新的认知图式是创造性的,在性质上不是原有图示的延续。所以,与行为学派的理论相比,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种质的变化,一种主动建构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刺激反应模式的建立。

        呃,单纯的读这段话貌似有点绕,理论性太强。如果结合教学实际来理解,应该会很好理解。知识的传递应该就是所谓的把学生当成存储知识的容器。“老师讲,学生听、记忆”——被动的刺激反应模式。而知识的建构是看见学生这个学习主体的存在,让学生自己去理解分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获得新的认知。而这个过程,应该就是建构。

        我试着以病句修改的教学为例,来说说我对建构主义学习观的理解。

        传统教学中,老师可能会给学生归纳好常见的病句类型并给出修改方法让学生识记,识记过后再让学生依葫芦画瓢进行相关练习,然后在一定量的练习过后掌握相关知识点及解题方法。整个过程,学生几乎只是形成了某种条件反射式再现记忆,很难说有啥思维训练的发生。

        而建构式学习或许就是把有语病与没语病的句子混在一起,让学生自己去找出哪些句子是病句?。这样,娃们之前的一些知识储备就会被调动,他们自己会根据已有的阅读经检去判定。待他们找出病句之后,就可继续追问“为什么说这些句子是病句,病在哪儿?又可以怎样去修改?”娃们又会自己去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并尝试去修改。待他们通过各种办法修改之后,再引导娃们自己去归纳小结。这样,学生通过这种“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的方法,获得了关于“病句修改”的新的认知。而这种认知获得的过程,就是一种“建构”。

        也或许可以换一句话来说“知识的传递重结果,知识的建构重过程。”学习,工作,生活,其实都应该重在体验过程。

        现在回想起来,之前应该也有读到类似观点的语言,也应该有看到过“建构主义”,只是之前自己的点可能不在那儿。当我们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个点上时,目之所及,心之所思,或许,就全会与那个点有关,一切都会产生联结,然后,就生动起来,也会深刻一些。

你可能感兴趣的:(知识的传递与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