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不是你们的奴隶,你们凭什么管我?”矛盾重重的亲子关系

Hallo,这里是正常人类观察站,我是0号观察员,旧梦。

同事老王最近一直愁眉不展,上班也没有精神。

一问才知道,家里出矛盾了。

本来孩子挺懂事的,是家里的开心果,没报补习班,也没花多少精力去辅导,学习成绩也不错,这一直是老王的骄傲,没少跟我们炫耀。

现在进入青春期,越来越难管教了,成绩也一直下滑。

让孩子做点什么事,孩子就说:“你凭什么管我,我又不是你的奴隶,你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吗?”

“可我也没让他做什么啊,就是按时吃饭,按时睡觉,按时写作业啊,现在倒好,三句离不开凭什么”老王最后和我们委屈地说到。

是啊,换成我,我也要说:“你们凭什么管我”

凭什么?

有人可能会说,父母含辛茹苦的养育你二十年,你难道不应该感恩么?——应该,我以后也可以赡养他们二十年甚至更久。

有人可能会说,父母在你身上花费半生积蓄,你难道不应该回报么?——应该,我以后也可以在他们身上花钱。

有人可能会说,父母给了你生命,你难道不应该知恩图报么?——很应该,但这不是可以管我的理由,大不了“剔骨还父,剜肉还母”

人间悲剧,往往由此而生。

(极力推荐《自卑与超越》这本书,它会告诉你一个人是如何变成现在的样子,以后有机会我会专门写一篇文章介绍它)

《自卑与超越》中有一句话:我们感知到的事物从来不是事物本来的样子,带着我们的经验认知去感知事物,得到的是经过我们思维处理后的事物。

对于同一件事情,因为每个人的生活风格不同,人生意义不同,那么他从这件事里得到的反馈也不同,这就是为什么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于是,父母认为,他们给孩子买新衣服、好吃的,让孩子努力学习,这些都是对孩子的爱,都是在对孩子好。他们认为自己对孩子的百般好,千般疼,会感动孩子,但实际上这只是感动了自己。

因为父母对孩子的好,到了孩子的眼里,就会变成,你们对我的好,是有代价的,你们并不没有真正的关心我。

我们可以列举两个常见的场景,以此来感受孩子们的逻辑:

场景一:父母买了孩子喜欢的玩具、水果等等,然后跟孩子说,看我对你多好,你要好好学习报答妈妈/爸爸啊。

这种场景下,父母可能不会直接说出让孩子好好学习来报答的话,但会表达出这种意思,比如,好吃的吃完了,赶紧去写作业;考试考的这么差对得起给你买的的东西么?

这种情况下,孩子的感受就是,父母对我的好都是有条件的,有代价的,父母并不关心我的人,他们只关心我的成绩。

所以有很多孩子家长认为自己十分的关心孩子,但孩子却觉得自己被忽视,没有人关心。

孩子是渴望被关心的,当他们意识到父母的关注点只是在成绩上时,他们就会选择不好好学习来获得父母的关注。

然鹅,父母往往并不会正确的意识到问题所在,只会选择加强对孩子的管控,逼迫他们学习,这样就会进一步加深孩子认为父母不关心他们的观点。

场景二:孩子想出去玩,但父母不让,强迫他学习。

这个场景,常见的一批。

父母感觉很开心,孩子坐在那学习了,感觉自己对孩子又付出了一点爱,幻想着孩子以后感谢自己的样子。

所以说,很多父母只是感动了自己!!!

长大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自我的觉醒,价值观的建立。父母总是阻止孩子去做孩子们想做的事情,然后让孩子去学习,这其实是在阻止孩子自我的觉醒,而这最终势必要引来反抗。

于是,学习这件事,最终就变成了父母与孩子自我意识的战场,父母强迫孩子学习,而孩子用不学习来进行反抗。

如果孩子再大一点,可能做出更加过分的事情,比如,孩子身体成长后,当他们感觉有“自保”的能力后,对父母的反抗就会升级,甚至出现言语和肢体上的冲突,然后,父母就会说出那句经典的台词:你小子是翅膀硬了。

当我听到孩子三句话离不开凭什么时,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天下苦秦久矣”。

大家有没有发现问题所在?

最大的问题就是,孩子与父母之间变成了对立关系,即这变成了一场零和博弈。一方获利必然意味着另一方损失,这样的亲子关系,拿什么去拯救?

看一个人,不要看他经历了什么,而是要看他如何评价这段经历。

老王说,他的孩子认为自己在这个家里就像一个奴隶,这意味着,站在父母的角度上,父母可能认为自己无比的关心孩子,但在孩子的眼里却并没有感受到这些信息,他们认为父母对自己的好只是一种补偿。

孩子小的时候,自我意识很弱,所以表现的很听话;随着生理和心理的成长,自我意识变得强大,这个时候,父母一直对孩子的生活指指点点,就会引来孩子的反抗。

于是,在父母看起来,按时吃饭、睡觉甚至于学习,这些很简单的事情,都会变成了孩子抗议的方式,这才是孩子叛逆的根源所在。

只有违背、反抗父母的命令,才会让孩子们感受到自我的存在。可能你要他11点吃饭,他磨蹭到11点10分,在孩子眼里,这十分钟的时间就是自己的胜利,这种胜利又会给孩子带来优越感,让他们乐于反抗。


像老王的情况,最重要的是要先把这种对立关系给解决掉,让孩子意识到这个家庭是一个整体,大家需要一起合作,各司其职。

比如,让孩子参与到家庭建设中,不会做饭可以刷刷碗,扫扫地。这个过程也一定要询问孩子自己的意见,看看孩子的想法,而不是单纯指使他做某件事情。

我就拿自己举个例子吧。

我小时候,学习蛮好的。父母从未督促过我学习,也不会给我制定什么学习计划,他们只是把我当做这个家庭中的一员,大家一起努力在这个社会生活下去。

妈妈会叫我和她一起做饭,爸爸会叫我帮他一起修自行车,这些事情,一方面会促进亲子关系,一方面可以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方便以后可以更好地融入社会。

这里再说一个自卑感。

阿德勒认为,自卑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情感,它会给人们带来压力,而人们会通过追寻优越感来释放这种压力。这就是《自卑与超越》的由来。

我小时候体弱多病,一到冬天就会经常去医院,每次生病都要花掉五、六百元。那时的我,认为五块、十块就已经大额钞票了,五、六百在我的眼里就已经是天文数字了。

因此生病这件事,一直给我很强烈的自卑感(愧疚只是这种自卑感的一种表现形式,阿德勒认为自卑的表现形式可以有很多,比如愤怒、悲伤等),那时候我甚至认为自己就像一个寄生虫,吸食着本来属于父母的营养。

那时,我能想到唯一可以让我释放这种压力的方式,就是学习了。所以我并不排斥学习,反而沉浸其中,因为它可以让我的自卑感得到缓解。

当一个家庭里,父母都在积极地为家庭做贡献,家庭成员也都处于平等关系时(夫妻关系和谐,不溺爱孩子,也不冷漠孩子),孩子往往由于自身的弱小,也会产生自卑感,而这个时候,家长通过合适的引导,将他们对优越感的追求,引导到学习上 。

这里要注意的是,父母也要以身作则!!!不然父母自己玩一天手机,怎么说服孩子去学习呢?要知道孩子更多的,是去模仿。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又不是你们的奴隶,你们凭什么管我?”矛盾重重的亲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