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自带娃还是出来工作?宝妈痛定思痛,决定…

婚姻生活真正开始是从有孩子开始的。

这话一点不假。我和先生恋爱三年结婚三年,这6年并无差别,小两口的日子温馨轻快。并不能体会结婚时候母亲哭肿双眼的担忧:

我们两个出生不同的家庭,不同省份。我是北方,面食为主;他是南方,喜食米饭。我父母都是老师,习惯为孩子筹划,关心事无巨细;他父母务农,多年外出打工,为孩子操的最多的心是筹措学费。我们家喜欢吃鱼,清蒸红烧酸菜;他们家爱吃猪肉,腊肉小炒和炖肉,只有过年才会买一条鱼,以求来年年年有余。且小家庭经济基础薄弱,以后怕有很多苦要吃。

生孩之前,这些都不是问题:饭馆里面吃饭,点一份米饭一份面一份肉一份鱼就好了;父母方面偶尔打个电话礼貌寒暄也就够了;经济方面虽然房贷车贷压力,但两个人都有收入且差不多,压力共担家务共担。我喜欢这种势均力敌的感觉。

生了孩子之后,我才体会到婚姻的种种滋味。

我和先生30出头才有第一个孩子,孩子来的艰难,又有胎停经历。所以怀孕之前我就已经辞职调养了。

辞职之前我做企划经理,他做生产主管,职位相当,薪水相当,我甚至还略高一点,升职还略早一点。

在我辞职回家调养身体,怀孕,生娃,带娃这两年半里,他已经两次升职,收入也翻了两番。这次人事调动也即将迎来他的第三次升职,他的收入即将三番。

而我,经历让人崩溃的备孕,反应巨大的孕期,胡思乱想的产前恐惧症,生娃养娃前期的各种生产痛,侧切痛,哺乳痛以及腱鞘炎、腰痛等,还有和婆婆各种生活观念、育儿观念不合,因为新增两口人(孩子和婆婆)陡增的经济支出,以及无论怎么小心孩子还是会生病、摔倒、划伤…各种让人沮丧的事情,感觉生活一团糟。

最让我难过的是,我觉得很不公平。受同等教育,一同进入职场进入婚姻,一起生育孩子的明明是我们两个人,我即使重回职场,也只能拿到刚出校门两三年时候的薪水,先生却事业却“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感觉。

很长一段时间我的心态都出了问题,非常的不快乐。我变成了婚姻里弱势群体。连我妈都在催我工作,否则“小心你老公不要你”。

然而去工作,又面临孩子的教养问题。

现在各种专家都在说母乳喂养,都在强调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我做市场企划方面的工作,不可避免要出差,怎么母乳喂养?

还有孩子的教育问题。

孩子奶奶文化水平不高,小学就读了两三年。也不爱说话,带孩子也不和孩子交流,要么就抱孩子呆坐那里,要么就晃来晃去的哄睡。

孩子爸爸因为家庭教育问题非常害羞,连上课老师提问都不敢回答。工作之后用了很多年刻意练习来弥补这方面的短板。

为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我和先生狠心交了早教费用,希望孩子奶奶能多带孩子到早教中心去,让孩子和同龄人多一点社交。可惜,孩子奶奶以怕麻烦早教中心的工作人员为由,不去。

你说我又怎么放心把孩子交给奶奶,安心去上班?

对我而言,生活就这样陷入两难的境地。进退维谷。夜夜失眠。

后来我偶然参加了一个家长课堂,和家长课堂的班主任有机会聊天,他给了我一些非常棒的想法和建议。

关于养育孩子的事情,他建议我像目前正在做的这样,亲自教养孩子。并且拉长尺度,放在一生的纬度里去看这件事情,对于一生而言,这三年带孩子的时间其实非常有限,不要着急,去计较这一时。养孩子其实是一场分离,余生再也不会有一段时间,像现在这样,孩子这么需要我,和我这样密不可分,应当珍惜。

其次,先生升职加薪,对家庭来说是好事。家庭也是最小的社会单位,要体现最优配置。现在这种情况其实就是最优配置,利益最大化。另外其实先生很不错的,工作再忙,也会为添辅食的宝宝一个星期做两次溶豆,睡前会给宝宝讲绘本,家庭方面只要能够提出来的要求,他都尽可能的去承担。

唯一的问题,其实我内心的安全感的问题。这方面他建议我多学习,为重新进入职场储备力量。这也是我报名年糕妈妈写作班的原因,在带娃之余,保持学习的状态,也希望通过写字,能有一份收入。另外我还学习了邹锦华《懂时间管理的妈妈更成功》,还有一些我感兴趣的经济方面的课,比如陈志武的经济学,一些投资理财方面的课程,心理学方面比如《影响力》等有声书…

孩子扰乱了我们生活原有的步调,带我们到婚姻深处。让领略更深入的各种关系,彼此之前也有了更紧密连接。这种剧烈的改变让我们觉得痛,痛过以后也有成长。

然而这种成长并不是随着时间自然而然发生的,我们需要不断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克服疼痛,收获成长。

有娃后的婚姻是一场修行,愿我们在这场修行中,保持学习的心态,收获更多幸福。

你可能感兴趣的:(亲自带娃还是出来工作?宝妈痛定思痛,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