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本书+一页笔记+68《被讨厌的勇气》

 

      作者简介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生于1870年2月7日,逝于1937年5月28日),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曾追随弗洛伊德探讨神经症问题,但也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

著有《自卑与超越》、《人性的研究》、《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自卑与生活》等,他在进一步接受了叔本华的生活意志论和尼采的权力意志论之后,对弗洛伊德学说进行了改造,将精神分析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文名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外文名

Alfred Adler

国籍

奥地利

民族

犹太人

出生地

奥地利维也纳

            推荐

  当我在之前拿到这本书,当时出版社要求我帮这本书写一个推荐序。我仔细地阅读了一遍,有一种自己拍大腿的感觉。大家知道拍大腿那种感觉就是:哇,原来是这样的!哇,这个是这样子的!所以对这本书我的感觉是:太棒了!同时,我一直认为这本书可以给到很多很多的人一些自我启发、一些帮助或者说建议。

                    2

      我们都知道阿德勒是心理学界的三大巨头之一,但为什么阿德勒到后来他的名气很响,而很多人不愿意去提及呢?我看了这本书以后,我就明白了为什么。

      其实当我们去面对自己的时候,是特别困难的。阿德勒的哲学思想,叫个体心理学,也就是说,一切从改变自己开始。这个让我想到了我们古代明朝有一个非常非常有名的哲学家——心学的创始人叫王阳明。看了这本书以后我再对照王阳明的心学,我发现有一些地方真的是很相似,虽然他们之间相差了几百年。大家都知道王阳明先生,当时“格物”,格物的目的是什么?其实是寻找一种规律。

      但是在阿德勒的这本书里边,哲人把它称之为这个是找到一个事物的真理,真理实际上就是规律来着。之前有一部电视剧叫《天道》,天道把几个宗教或者说几种哲学思想放在了一起。它说天道是什么?天道其实就是规律,佛即道,道法自然,如来。实际上这三句话讲来讲去,道就是我们的规律而已。所以阿德勒的这种哲学思想,更多的有点像是王阳明当时所说的知行合一。

    王阳明先生格物,实际上就是找到一种万物的规律而已。那我们这本《被讨厌的勇气》呢?我发现,在这整本书里面,就是一个哲人和一个青年之间,慢慢寻找规律的这样一个过程。所以他用了五个晚上的时间一起去讨论了,规律是什么,我是谁,我将如何改变自己,然后来改变我跟这个世界之间的关系。所以这本书我强烈推荐。

  伟大的文豪泰戈尔说过,世界上最简单的事情就是指责别人,那么最难的事情就是改变自己。

        阿德勒的哲学思想,其实总结起来,就几句话就是:你如果要成长,那就是无法逃避的一件事情。减少一些责怪,不要去合理化,也不要去以为自己生命负责的一个态度去责怪他人。同时,所有的一切都是你自己的选择,当你成年以后,你自己可以选择,并且达到一个自我改变。所以它叫个体心理学。

        而为什么当时王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很多人对他非常感兴趣?这个知行合一的道理是什么?我们说知易行难。阿德勒在这本书里面,他创造了一种认知给你:当我们意识到或者说感觉到这些问题、这些真理正在发生的时候,我们唯独做出一个改变,然后去行为才是一个最好的方式。所以说他说,改变自己是需要勇气的。

        同时这本书给我的一种感觉,它好像是一种文化属性,那个《天道》里面也提到一个文化属性的问题。它说,在我们目前很多的中国人内心中,那种文化属性是一种弱势文化。就比如说,有很多的人愿意去晒自己的伤口,愿意去抱怨,愿意去把很多自己的事情,去合理地推责给其他人。我们曾经有一句话叫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而在这里边的人际关系也变得就是彼此之间,这种界限模糊不清,或者甚至变得很暧昧,然后对于他人的期待也会很不合理。所以这一切,它称之为弱势文化属性的一种表现。

    那么阿德勒在这里面,他更多地是一种我们称之为把自己打造成一个精英的这样的一个文化属性。所谓的精英就是所有的一切都自我负责,我可以自由选择我想要的。

    你可以寻找帮助,但是不能靠别人。这一切都是你自己的选择而已。

                    3

在这本书的序言里面,其实有几个观点是真的非常冲击我的。

    首先,阿德勒他认为心理创伤是并不存在的。那很多的时候,我们因为有一些精神动力学也好,或者说一些创伤心理学也好,我们都在这里面寻找了很多创伤存在的证据。当阿德勒说出心里创伤并不存在的时候,那一刻哇,我当时的心里是非常崩溃的。但是当我再去仔细地阅读他的观点的时候,我觉得非常有趣。

  因为在我的日常的工作中间,特别是在一些家庭的访谈中间,我经常会发现有一些事情真的是如此。就比如有一些孩子,因为要去协调好自己父母的关系,然后表现出了一些症状。他有可能是生病,有可能是不上学,有可能是让自己的学习搞得很糟,甚至于用一些自虐的方式来对待自己。那如果我们没有去意识到这一点,当这个孩子长大成为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没发现这里边可能在很小的时候,我们似乎有意无意地选择了这样一种方式。

你可能感兴趣的:(每天一本书+一页笔记+68《被讨厌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