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宇宙》读书笔记2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坐在这一方凳上,看远山由翠绿变为苍绿,进而变为金黄,最后在光秃秃中又萌出新芽!那稻田,远远望去,就像是一块块厚厚的绿地毯,绵绵软软的,等秋天到来,又是一片金黄,农忙时节,人们挥舞着镰刀,吆喝着东家长西家短,又成了方凳上的老人眼里的一番风景。

        不用去山外看车水马龙,不用去远方看世道人心,就在这一方凳上,却也看遍了四季,看到了人生!

        “无论人类世界如何城市化,但只要拥有倾听的耳朵,应该随时都能听到原野之声,老人和孩子在倾听原野之声这一点上非常优秀。”

        孩子能听到的虫鸣鸟叫,溪水潺潺,便不能是我们的耳朵所能听到的所谓潺潺之声,他们听到的是一群大自然的小朋友在林间玩闹。生硬的社会化标准让我们的词句变得生硬,也只有在孩童的眼中才能将原野之声进行重新创造,给我们更多的引导,所以说儿童是最好的引导者。

      想起崽崽的一段话,关于拉粑粑的,“妈妈,妈妈,粑粑发射的信号中断了!妈妈,妈妈,粑粑发射的信号连接上了!”这个小屁孩蹲在楼梯台阶处的便便桶上,隔两分钟大喊一次,惹得在座的叔叔阿姨们忍俊不禁,作为儿童心理咨询师的姨妈妈不禁说道:小朋友的语言表达真的是超级精准呀!看来在和孩子沟通时学会他们这个世界的语言,走进孩子的宇宙才行,同时孩童作为天生的引导者,只要我们善于倾听,也能从中获得不一样的启发,甚是能激发成人钝化的想象力。

      再说老人,“老人与孩子有着不可思议的亲近性。孩子来自另一个世界,而老人马上就要去另一个世界了。两者都与另一个世界相近,在这一点上是相同的。在青年和壮年忙着这个世界上的事情时,老人和孩子被这种不可思议的亲近性连接在一起,互相庇护,彼此共鸣。当然,在一般意义上,老人与孩子正好相反,这也是事实。在相反的部分与共同的部分的互相作用下,老人与孩子之间就产生了有趣的交流。老人与孩子的关系,有很多意味深长的侧面。”

      如同首段所提到的,老人善于倾听原野之声,而孩童如是,二者皆为很好的引导者。想到了倪萍老师所写的《姥姥语录》其中便有老人与孩子之间产生的有趣交流,也很好的看到了老人作为引导者对成人世界的影响。

      “孩子的日子慢慢过,老人的日子省着过!”姥姥说。正是如此,大人们不要急忙让小小的孩子长大,以至于歪曲了孩子内心广阔的宇宙,反而让成年人的世界少了几分有意思有智趣的引导。

     

你可能感兴趣的:(《孩子的宇宙》读书笔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