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第195天,9.8叩其两端而竭焉

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一字一句读《论语》,第195天

原文阅读:

9.8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译文讲解:

孔子说:我知道什么吗?我什么也不知道。如果有个乡下人来问我问题,我会反问他事情的终始、本末、精粗而一直推进到底。

启发思考:

        孔子以博学著称,众人以为他无所不知,而他并不认同,只承认自己知道如何获取知识、寻找问题的答案。当乡野之人向他请教时,虽然对问题一无所知,感觉“空空如也”,但他“叩其两端”——从问题的两端去探询,并不断“竭焉”——一直追问到底,终于找到了答案。

      对“空空如也”的解释,上历代注家有一些异议。按照先秦时代惯常的用法,“空空如也”形容老农诚恳谨慎的样子,与《泰伯篇》“悾悾而不信”的那个“悾悾”一样。但汉语几千年演变下来,“空空如也”的意思就变成了形容什么也没有的状态。比如明代首辅张居正,给年幼的万历皇帝讲解《论语》时,就已经把“空空如也”解释成“空洞、无知”了。

        到底这个“空空如也”是说老农,还是说孔子呢?如果理解成孔子说自己空无一物,这就跟前面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呼应上了。“”“空空如也”用现代语言表达,就是“清空”、“格式化”,把自己原有的主观经验和知识先搁置,不带任何偏见地吸收和整理信息,再做周密的分析与综合比较,最后把问题的关键找到,最终给出合理答案。

        孔子这种独特的方法论,被后人称之为“两端法”。“两端法”有三个要点:“空空如也”、“叩其两端”和“竭焉”。在此,我们借鉴2019年出版的钱宁《《论语》纲要——从道理到定理》》一书中对“两端法”的分析,来学习一下。

        “两端法”的前提是,认知是从“无知”到“有知”。“有知”是知,知“无知”,亦是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从“无知”到“有知”有三个步骤:“空空如也”、“叩其两端”和“竭焉”。

      首先,“空空如也”是将事物置于关系中去认识,既表示认知者知其“不知”,也意味着事物本质自是空无,只有置于关系中才能显现。存在主义有言“存在先于本质”,似可进而言之,“本质始于关系”。人的本质只存在于人与他人的关系中。仁之爱人,离开了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仁又焉在?

      其次,“叩其两端”是从关系的“两端”去理解。事物本质取决于关系的“两端”,认识事物需从其与他物关系的“两端”入手。朱熹释此章,“两端,犹言两头,言终始、本末、上下、精粗,无所不尽”(《论语集注》),似是而非。两端,非一物之两端,而是一物与他物之间的两端。

        事物本质取决于“两端”,一端不同而呈现不同,一端变化而随之变化。仁之“爱人”,因人而不同。父母子女间之“孝”,兄弟间之“悌”,君臣间之“义”,朋友间之“信”,呈现不同形态。仁是“两端”之事,不可偏执一端,一端变化必引起另一端变化。君子之间,以德报德,是仁;君子小人之间,以直报怨,亦是仁。一个人在与他人不同关系中会呈现自我本质的不同方面。

        再次,“竭焉”,即推而极之,是从“两端”推演到“极端”去看清。事物本质受“两端”限定,推演到“极端”才能看清,以发现其本原和极限。《礼记·大学》有言“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虽言“自新”之事,亦有其义。让“两端”回归到本原,才能看到实质。孔子与宰我有“三年之丧”论辩。“三年之丧”是否过长暂且不论,孔子让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关系回归到本原,显示出“孝”的实质是对养育之恩的回报。

      而且,将“两端”推向极端,才能看清界限。孟子的“嫂溺援之以手”(《孟子·离娄上》)可为释例。“男女授受不亲”,但嫂子落水时,伸手相救,并不为“违礼”。将事情推至极端,可以看清“礼”的界限。

          以孔子的“两端”方法论分析,理学、心学皆各执一端。宋儒“格物”,从外物去“穷理”;明代“心学”,专向内心去“致良知”。天下之道,在外物和内心的相互关系之间,即“物”与“心”的“两端”之间。以王阳明“观竹格物”为例——竹之本质,不在竹,亦不在心,在竹与心之间交集处。于此,几近孔子的“天人之道”。

        最后说明一下,孔子的“两端法”,与唯物辩证法的“一分为二”论相比,立论不同、却又有相通之处,同中有异,并行不悖,钱锺书视其为“儒家辩证”。曾说:“参之《中庸》之‘执其两端用其中’,亦儒家于辩证之发凡立则也。”今天,陪从哲学视角来分析“两端法”,有机会再从教育学习心理等视角来体会和学习孔子“两端法”的智慧。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学习第195天,9.8叩其两端而竭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