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距离接触『学法研究』学者的感悟

本文作者@纯洁的万事屋     来源:西北野战军


快开学了,学校正常的日常活动,基本上都开始了,所以又可以回到工作日常,那么,家长朋友空闲下来,我这里给各位老爷谈谈幼儿数学培养的注意点。

以下内容为本次暑假参训,某位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专家的发言让我印象深刻,我在这里不是转述,是个人感悟,所有言论仅代表我个人观点,请勿关联到专家本人。

这个专家是福建某地区的著名数学教学研究学者,简单概括他的一生,就是『学法研究』。

最近不少教师招聘考试的朋友咨询我,有些面试是『说课』,说课和上课不同,要向评委解释自己如何上课,使用什么教法,学生用什么学法。事实上,在这种面试中,最大的薄弱环节是,很多老师知道『怎么教』,但是无法阐述学生『怎么学』,这也可以理解,能把握学生实际,从学生角度出发,用学生的理解思维,本身就很难,更难说设计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这需要大量的教学经验积累,和教学观察,以及教学反思。

所以这个专家之所以享受国务院津贴待遇,值钱就值在这里,『学法研究』。

他并不是钻研高难强度的数学题目,而是研究如何用日常物品做互动游戏,让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就可以掌握高二学生的数学概念(请注意,并不代表小学五年级的孩子就可以做高二的数学题,但是数学概念植入后,对后期的学习效率有极大的提升)。

这次培训让我感悟到两个方面,先说第一个方面。

ONE

数学兴趣的培养是爱好,爱好的前提是符合学生能力的设计游戏流程,题海战术本身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游戏,但是题海战术如果不是梯度设计,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一维到多维,仅仅是机械重复,那也毫无意义。很多教师口中的做题的乐趣,并不是做题本身有多开心,而是推敲解谜挑战成功后不可为常人道的快乐,这就是学霸骚起来没普通人什么事了。

我知道实现这个过程太难了,包括这个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专家,一辈子也只能围绕几个著名案例,十几个样本,一套流程去做,但是我们作为普通人,有这个意识和概念,这样和孩子交流也有话题能说。

TWO

无论是哪一个科目学习,方法论都是极为重要的,但是教师的方法论和学生的方法论是不一样的,学生是攀爬者,需要辅助,需要信心,甚至需要用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反向迁移到目前的学习内容中。

所以很多教育工作者谈论学习的方法,提出『游戏教学』,并不是真的打电子游戏。以数学为例,这位专家用杯子,挂绳,两个道具,演示一题多解,逆向思维。随着杯子数量的增加,解释绳索套杯子无论数字多少,题目还是那道题目,仅仅是解法需要循环重复。这样的教学循环第一遍,反应过的孩子是天才,第二遍,是秀才,第三遍是人才,第四遍第五遍还没反应过来的,基本判定孩子的数学素养需要再培养再观察。这也帮助一些家长提前判定孩子的特长和短板,不要浪费时间,扬长避短还是取长补短的讨论可以停一停,说到底,我们的目的,是要孩子走上快速发展的高速公路。

所以教师的教学方法各有特点,一个优秀教师的学习方法未必能在全国推广,但是针对孩子的思维群体共性,研究『学法』,则可能在不同的地区有相同的体验。

说人话就是,各位家长,请不要太在意名师的光环(这个我在第二方面说),你们更多的,是考虑在有空闲逛逛网购平台,看看相关教学教具,以及bilibili有无类似教学游戏的资源,自己如果能从中体会到有趣,这就是共同语言,甚至是比吃肯德基麦当劳一起去购物游乐场更有意义的活动。

我在这里谈论学法,不是说学校不做,也不是说学校做不了,而是目前的现状决定这很难,所以在网络上呼吁看到这段文字的老爷们自救。

为什么学校很难做到这一点,这就是我要谈的第二个方面。

01

很多家长抢购学区房的根本目的,是希望兜底。实话实说,一个优秀的学校,一所超级中学,一所省重点全国闻名的学校,就连福建某地区号称以8%的教师数量压倒全省92%,也不能做到进去的学生都上清华北大。这是铁一般的事实,无可辩驳。进入优秀的学校,更多是为自己的孩子兜底,而进入优秀的大学,也是为自己有一个兜底。清北的人去卖猪肉大家会觉得可惜,家里蹲大学的孩子掏大粪也不觉得奇怪。

但是,即便是优秀的学校,超级中学,省示范全国重点,也不代表教师资源优质。

这一点,我向各位家长讲的更加透彻一些,因为生源一方面代表了学生基本素质,另一方面生源也代表了学生的生活环境。

过去半年的网课惨烈状况证明了,学校不仅仅是提供知识,而且提供学习环境。

住宿封闭式管理虽然不太人道,但是在同一学习氛围下的孩子能动性确实非凡。

虽然现在的很多学校不同程度的出现了优秀的学生是自带干粮自学成才。但所谓的一些学校每年上几个清华北大,是多少家长在背后使劲,孩子自己努力?不说别的,我带的奥赛班,有好几组学生是一整个宿舍四个人都学习。

每年一些重点大学的信息专业提前批都有他们,一个孩子学当然累,四个娃娃回到宿舍就谈论到是奥赛做题算法思路,他们在高中就知道自己该往哪里走。

02

学校大多养不起专业钻研的学者,即便罕见一例,也是你摸不着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是越来越觉得自己力不从心。尤其是这次遇到了这位享受国务院津贴待遇的教育专家,一辈子围绕儿童数学素养培养的老先生,你们觉得有哪一所学校养的起这样的人物?人家早就不在学校待了,人家现在是在相关部门,就算是在同一个城市,你找不到这样的人物。学校给孩子上课的那些老师,就是这位专家批评的『把孩子教傻了』的那帮人!

这位专家本身也是地方教育的一个重要干部,但这个人更多出现在会议上,而不是出现在课堂里,中国的教育专家尤其是有技术有义务能力的教育专家稀缺。这类人也迫于使命要在全国各地讲学,比如我就很幸运的听了这位老先生的一番谈话,近距离感受了思维风暴。

但这个讲座是公益性教育圈内的,外面商业机构没有资格也没有能力举办这类讲坛,一没有录像二没有材料,各位家长知道吗?能看到吗?能体验吗?

这位专家提到另一个问题引发深思『教育过度学术化』。

我对『学术化』理解是中国的教育研究者越来越封闭,诚然,封闭的好处是大家一个圈子里的,效率高,专业强,目的明确,谈论问题往往一阵见血。但毛病也很多,因为封闭,所以得到的教育成果也就圈子里玩,要想了解,参加部级省级培训,东西就牢牢的攥着这几位老人的手上,大家听的热闹,但回去传达也就那么回事了。最麻烦的是,有些教育研究,都是中文,但连在一起,连我们做老师的都看不懂。

所以我对中国的教育研究学者,虽总体表示尊敬,但那些纯技术理论的学者,和那些上来就对学生XY的拍桌子,不知道变通,自己会做题却不会说好课的数学教师,没有本质区别。学术化过度的最终结果,就是不解地气脱离群众。

所以这也告诫我不要太依赖教育学理论知识,针对学生个别情况号脉,而各位家长对教学理论和教学专家,兼听则明,对那些老头子把玩的东西,在互联网上如果能看到蛛丝马迹,多留意几眼,这种就像是卡池抽卡,虽然全凭运气,但如果不重肝猛氪,想要轻易得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套路,显然是不太可能的。

希望本文抛砖引玉,与各位朋友互勉!

你可能感兴趣的:(近距离接触『学法研究』学者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