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 9787567595804
。。内容简介。。
《精神分析心理治疗实践导论》前三章讲理论,作者开宗明义地指出精神分析一点也不过时,21世纪的人类需要这门学科;然后概述了精神分析各流派的发展历程;重点讨论了患者的心理变化是如何发生的。作者在“心理变化的过程”这一章的论述可圈可点,她引用了大量神经科学以及认知心理学领域的新研究发现,来说明心理治疗发生作用的原理,令人深思回味。 心理治疗技术一向是临床心理学家特别注重的内容,作者有着几十年带新手治疗师的经验,本书后面六章讲实操,为精神分析学派的从业人员提供了一步步的明确指导,并重点论述某些关键步骤,比如治疗设置和治疗师分析性的态度、对个案的评估以及如何建构个案、治疗过程中的无意识交流、防御与阻抗、移情与反移情以及收尾。
。。作者简介。。
亚历山德拉?拉玛教授 是塔维斯托克(Tavistock)和波特曼(Portman)NHS 基金会的心理治疗发展部主任和波特曼诊所的成人心理治疗师。她是英国精神分析学会会员,伦敦大学精神分析中心客座教授,埃塞克斯大学健康与人文科学学院心理治疗荣誉教授,罗马萨皮恩扎大学和罗马温尼科特中心的客座教授,伦敦大学心理干预研究中心临床主任。她还是“新精神分析文库”系列丛书的编辑,也是国际精神分析杂志的区域编辑之一,在精神分析以及身体和创伤方面发表了大量文章。
。。精彩短评。。
#
作者还挺客观的 科普了下不同流派的特点和发展
#
一开始还是挺常识性的动力学知识,虽然带上了主体间的新进展,但是很多在其他书上看过,但是后面对于移情防御诠释这样老概念配合自身工作经验再次阐述,分享很真诚而且很有实践意义,尤其移情那一章的案例很妙,象征联系运用纯熟自然而且有效是我期待成为的样子
#
断断续续看了有好几个月,从头到尾把完整的精神分析心理治疗都呈现出来了,全面细致,学到不少。貌似我有点消化不良,加上作者学术化的语言让人困倦,可能几年后可以再回头读一遍。
#
一切关系的本质是“有聚有散”。关系中的三大难题,一是怕亲密,他们像是河蚌,躲在自己的世界里,你跟他交往,就好像碰上一堵墙。有着回避型依恋模式的人并不是真的不需要依恋,只是觉得与他人产生联接对他是一种威胁,怕自己依赖对方,亲密意味着把对方视为重要人物,仿佛主动把小刀放到对方手上,对方不经意就划到自己,对方一个表情一个动作可能会被解读为“不喜欢”、“拒绝”,然后倍感受伤;二是相爱容易,相处难,这类人的依恋模式是矛盾型依恋,关系中离得太近怕被剥削和侵入,离得太远觉得被拒绝和抛弃;还有一些人唯一能建立关系的方式就是伤害自己或伤害别人。三是怕分离,再烂的关系总比没关系好。所以关系中的问题,要么是不敢进入关系,要么在关系中太折腾,让人精疲力竭;要么没法分手。好好聚,好好处,好好说再见是我们对好的人际交往的定义。
咨询也是一种关系,以上三种情况会在不同的患者身上呈现出来。本章重点讲的是结案,也就是咨访关系的结束。能好好说再见对我们是有疗愈作用的。
精神分析的目标就是结束治疗开始新的生活,从咨询一开始,彼此双方对治疗历程唯一能确定的事情就是:它终将结束。大部分患者会在咨询室呆上一段时间,展开他们的自我探索和成长之旅,待到了解一些自我分析的技巧之后,会离开,然后自己再探索前进。这里要强调一点患者和治疗师之间的现实关系结束,但是个人成长的过程一旦开始,它就会继续下去。患者如果成功地把治疗师的功能内化到自己心理,患者会承担治疗师之前所履行的职能,以一种不同的方式思考自己的生活。所以说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治疗结束的主要衡量准则是患者发展出了反思自己的能力,理解自己的能力,这种“内化”特别地重要。
一般来说,患者在结束与某位治疗师工作之前,会有潜意识层面的迹象,比如会做梦显示要离开。一位患者做了一个梦,梦中请治疗师吃饭,很干练很自信的样子,吃完饭她坚持付账,然后两人分开。这个梦发生在患者接受动力学治疗3年后,此梦之前患者现实层面的问题得到解决,所以可以认为是一个结束的梦。我个人深信梦在咨询的各个阶段都在推进着工作进程,也深信人的潜意识是有觉知,有决定的。相反人在意识层面的许多说法不足信,绝大多数人都会提早结束咨询,或因为阻抗,或因为某些现实原因。
结束阶段的治疗重点是什么呢?
患者离开治疗时,一边满怀着希望,一边充满恐惧。有人把它比喻为断奶的过程,还有人视它为成长的情感和痛苦。所以结束可能会再次刺激明显的分离体验,诸如丧亲、离家求学或者其他重要关系的结束。
结束阶段应该多长时间?
因为结束会给患者带来以上种种议题,所以说,如果说分手就分手,探索与修通以上议题的时间可能会不够。终止阶段的时长一般与整个治疗的长度成正比。理想状态下,治疗做了一年,用一个月结束比较合适;要是做了四年,用四个月结束,咨访双方可以用这段时间回顾、哀伤和告别。
分手之后咨访双方从此相忘于江湖了,不仅是患者,治疗师也一样会不舍和伤感。但是即便如此,治疗师仍然应该保持在治疗师的角色上,不能变成朋友,以保护患者将来回来获得帮助的可能性。
#
在谈论防御与阻抗之前先得谈谈防御或阻抗的对象---潜意识冲突引发的焦虑。
前面讲到潜意识是弗洛伊德的重大贡献之一。潜意识幻想是存在于一个人心灵中的无意识愿望和恐惧;潜意识幻想的集合称为情结,如俄狄浦斯情结(即恋母情节)。
但是人不是一维的,想要很多不相容的东西。两种潜意识幻想相对立,导致潜意识的冲突,摩擦产生火花,就会产生焦虑。
弗洛伊德将焦虑体验置于我们精神运作的核心,焦虑是生命不可避免的部分,是人类最典型的精神负担。
虽然是负担,焦虑也并非一无是处,没有一定程度的精神痛苦或是焦虑,发展就不会发生。焦虑为真实或想像的危险传递信号。本书探讨了各类焦虑,比如说信号性焦虑,超我焦虑和本我焦虑,被害焦虑和抑郁性焦虑等。
太多焦虑会出问题,所以人类很早就要掌握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能力,那就是调节情绪的能力。为了减少或避免焦虑和痛苦,维持内心平衡和稳定,我们发展出一些适应性反应,这就是防御。总结一下,潜意识幻想对立,导致无意识冲突,产生焦虑,为了应对焦虑,自我启动防御机制。
防御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被类比为精神上的皮肤,使我们能应对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精神打击,维持自尊。每个人都需要防御,就像每个人都需要皮肤一样,我本人不相信有人不需要任何防御,可以好好活着。
虽然大家都需要防御,但防御如果过于僵化或单一也会造成我们的困扰。就像“程咬金的三板斧头”,无论在什么情境下都就那几招,这就会有问题。比如性欲化防御,通过性爱缓解不良情绪,压力大时做爱;伤心时做爱;孤独时做爱;自卑时做爱;无聊时做爱.....回避更深层的不适感的方式太单一,妨碍发展其他更有建设性、更有发展性的方式。
一个人使用哪些防御机制,直接决定了这个人的心理健康程度,有些防御机制适应性低,有些适应性高;所谓适应性低指的代价太高。比如有些人一旦心情不好就吃许多东西,各种吃会让人忘记烦恼,获得口欲的快感,但吃太多会带来肥胖,结果可能是自尊受损。如果因为自卑躲在家里不愿见人,用不出门防御痛苦的方式,可能导致社会功能受损,影响学业和工作的发展。这个代价就太大了。
先谈适应性较低的防御机制吧。如果一个人不能接受别人有好也有坏,那他就要将坏的从好的中分离出来,也就是说他得分裂地看人,看问题。这样的人心智发育不成熟,难以建立良好人际关系。这类低适应性的防御机制有:
分裂:将好的情感和坏的情感分割到不同的人身上,好人全好,坏人全坏。
投射:把不可接受的想法、情感和想象放到别人身上,比如有人对话时总是这么说,“我没生气,是你生气!”中国文化推崇“泰山崩于前,不动声色。”以保持一张扑克脸为荣,结果是总有人不承认自己有愤怒的情绪,反过来指责别人修养不够。
投射性认同:在谈克莱因( 儿童精神分析先驱 )的时候提到过这个概念很重要。这种防御机制指的是:一个人A先将一种情感投射到另一个人B身上,在随后与B的交往中,A让B认同了这种投射在他身上的情感。举个例子,一位很忠贞的丈夫(实际上是自己容易被不同的女人吸引),天天怀疑太太出轨,不断查手机,凡是出门要请示汇报,结果太太有一天终于出轨了,太太说了一句“看吧,我终于变成了你讨厌的人了。”
理想化和贬低:这也是分裂的结果。前一周夸你是世界上最理解他的治疗师,很可能下周就要嫌弃你就知道照本宣科。
适应性较高的防御机制以压抑为主,如果一个人有能力接受好坏的情感可以共存于同一个人身上,他们就会保留这些想法和情感,并将所有或部分难以接受的想法和情感,关进了无意识。它们存在意识之下,这就是压抑。
有三种压抑:第一种是思想和情感全压抑了---比如说患者不记得童年发生了什么;第二种是情感可以感知,但思想被压抑---比如说悲伤袭来,却不知为什么。这一类的防御机制有:过度情绪化;第三种是有思想,但情感压抑下去了---比如说有人说起曾经惨痛的经历,像讲别人的故事似的,没有情绪。这类防御机制有情感隔离,理智化。
压抑:潜意识里有目的性的遗忘,是记忆的防御性使用。
情感隔离:感觉不到情感,述情障碍的患者惯常使用。
躯体化:与前面的情感隔离经常一起出现,悲伤或愤懑无法表达,积压在身体里,通过身体的各种不适表现出来。
理智化:用学习和思考抵御不舒服的情感。疫情开始的那段时间,有位来访者把埃博拉病毒、西班牙流感、艾滋病等流行病都研究了一遍,很得意地说,“写篇病毒方面的硕士论文没问题了。”其实他是一名文科生。
适应性最高的防御机制,比如幽默,利他主义,升华等。这些在咨询中见得较少,就不展开说了,这些防御方式用得不当也会有问题,比如说一位太太抱怨丈夫,没法跟他谈正经事情,一谈到不开心的事,丈夫就会开个玩笑,打个岔过去。利他主义也是,过度利他,把自己或家庭牺牲掉,这是不具有适应性的。
还有另一种分类方式在临床工作中也很有用,性格性防御和情境性防御。
性格性防御:以一个具有偏执性人格的男子为例,如果他被别人的汽车挡道,他会将他的愤怒投射到驾驶员,确信驾驶员故意找碴。如果他感到抑制不住对某人的性冲动,他也许会倒打一耙,责怪对方勾引自己。如果与一个令他嫉妒的人在一起,他也许会转为对自己的孤芳自赏,而将嫉妒归于对方。
由于防御过度使用以至于变成人格组织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种性格化的防御对改变的阻抗更大,根深蒂固的防御通常在人格障碍患者中见到。
相比之下,情境性防御只在应对特殊情境时出现,在人格中并不占据主要地位。
人们所处的环境越迫切,他们就越需要借助于仅有的信息来破译事情的含义。因此,任何情况下,只要一个人感到情绪被激起(如受到专横或不公正的对待),或没有足够信息来了解正在发生什么,就会引发投射。当人们感到羞愧时,他们常常假设有人试图羞辱他们。当他们感到受伤时,他们经常将受伤的原因归于别人恶意中伤。当然,他们有时是对的,但仅仅是有时,因为别人行为的后果经常与他们行为的动机截然不同。
如何处理防御:
第一步:识别隐藏的感觉/冲动;
第二步:识别隐藏的焦虑以及核心痛苦;
第三步:识别防御;
第四步:识别移情中采取的防御;
第五步:作出诠释。
阻抗
防御是指向内在的,而阻抗是指向外部的,它是在治疗情境中妨碍治疗工作的策略,阻抗可以是意识层面的,也可以是潜意识的。治疗的过程通常也被认为是对患者阻抗的修通。
患者明明付了钱来寻求帮助,为什么又要抗拒咨询,抗拒改变呢?我们常常发现患者一方面有求助动机,一方面又有背道而驰的、维持现状的愿望。一边想改变,一边又原地踏步。
以我自己的个人成长体验来看,真正的改变之路真心不易,有位患者社会功能良好,是公司高管,神经症性人格水平,人格成熟度较好。她在咨询开始后的前两年,几乎每次咨询都泪流满面,终于到第三年,她说周围人都觉得她改变很多,我说,“那是你用两年的眼泪换来的。”流泪可能还算容易些,还有些人的成长之路,像是踏在刀刃上走过来。所以说改变的过程中出现阻抗太正常不过。
以上所说是阻抗发生的必然性,下面要谈谈在特定阶段阻抗发生的具体原因:
次级获益:一位中年男性被诊断为抑郁症,太太到处寻医问药,找到靠谱的治疗师后,丈夫做了几次后就结束了。阻抗的原因是患者抑郁后变得很依赖,可以坦然地把作为男人的责任放到一边,这是一种继发性获益。
恐惧:患者害怕改变,未知令人恐惧,宁愿呆在熟悉感里面,哪怕熟悉的模式很折磨他。放弃过去很难,未知的将来令人不安。
丧失:改变意味着放弃许多,比如说强势的人喜欢归罪于他人,凡事迁怒于别人,改变意味着放弃优势地位。
羞耻感:患者对觉察自己的阴暗面,觉得羞耻,难以承受这种不好的感觉。
记得一位患者连续两次咨询取消,后来来了,告诉治疗师在上一次咨询时用了一个词,让她觉得相当羞愧。这位患者的主要议题是三十大几岁了,未婚,没有过恋爱和性经历,患者用“母胎单身”这个词来形容,治疗师试图理解这个词的意思,回应说,“你的意思是说到了这个岁数,你还是处女?”患者听到“处女”这个词非常羞愧,甚至打算放弃咨询。
对治疗师不满也是发生阻抗的原因之一,患者不付费,可能是因为你共情了他妈妈,没有共情他,觉得你明明犯错还不说道歉。
阻抗的表现有:
阻抗指的是病人所作的与治疗进程对立的任何事情。从阻抗的定义可知,阻抗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几乎任何事情都可能是阻抗。
最明显的阻抗是患者不来了,他可以找到各种现实的原因,比如说没钱了,比如说工作紧张,可能现实条件确实发生变化,但还是得看,患者想要与你一起成长的决心是不是让他产生克服现实困难的力量。
其他常见的临床表现有:沉默,情感缺失,身体姿势,回避某些话题,僵化的模式,用心理学术语,迟到,缺席,过度使用幽默,一味顺从和讨好,不付账单,行动化等。有一位患者拿着笔记本进咨询室,要按笔记上的内容念给我听,这也是阻抗,因为这妨碍了自由联想。
如果患者在咨询室里的某些表现,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就有的习惯或个性,比如有患者每次面谈会迟到3、4分钟,他无论对谁都这样,要是对当前的治疗工作妨碍不大,我会先放放,因为这不是专门针对治疗或治疗师的阻抗。
有些阻抗容易识别,有些不太容易引起治疗师的警觉,甚至治疗师在不知不觉中与患者共谋,比如说患者很顺从,压抑对我们批判性的感受,治疗师自己也沉醉在“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其乐融融”的氛围里,患者个人探索进程可能受阻。患者有理想化倾向,让治疗师的自恋得到极大满足,治疗师可能因此无法帮助患者理解理想化后面防御的是什么。
如何处理阻抗,原则和方法与应对防御类似。
本书作为教科书是当之无愧的,各章都有列表,比如本章就列出了阻抗常见表现,临床从业人士可以放在案头,随时拿出来翻阅,对照自己的临床观察。
关注朋朋不迷路,发送简信交流更便捷;
更多书单 信息,点击个人主页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