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马克思(西经)的数理解构以及一统分析(一)

国学与马克思的数理解构以及一统分析(一)             

        我的价值论认为德仁义礼智信等不过是以道为体在社会价值方面的体现,这种体现在人的社会上不同层面的道之用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存在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对应的。

          故道学并不反对仁义礼信等,而且孔子讲过“孔德之容,唯道是从”,在见到老子与之相处一段时间之后也曾对其弟子说:“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於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乎?"其大意是:鸟,我知它能飞;鱼,我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射之,至于龙,我就无能为力了,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我所见的老子 ,就是一条龙啊!

          而“道”甚至是“德”因为已经是被老子整理系统化了,而对于由道与德派生的仁义礼智信等,老子还未进一步深化细分,而由于老子对“道”与“德”的立论是着实格局很高,宏观上从自然宇宙,微观上涉及到养生长寿,中观上论及人和。故孔子在得到老子的传承之后从道之用的德开始,针对对当时社会上各国诸侯争霸社会动荡不安的环境,人们渴望安居乐业生活安定的向往,从人类的德行仁义礼智信等来提倡人们自觉尊循这些符合于社会价值的行为,使混乱的社会回归于秩序,这怎么能说是批判呢?后者本身也是符合社会之道的,都是“以道生,道以彰”的现象。都是以道为根源并围绕它紧密相连的概念,它们不是相互抵牾的表述:“大道丧失之后才有德行,德行丧失之后才有仁爱……”。而是由本质到现象,由里及表的关系,有人认为老子的道德是批判孔子的仁义礼智信这种说法是在逻辑分析上不合理的,我暂不说这些。

          尽管道与德是体用一统的,但就逻辑上它们还是有所区别的。知道孔子为什么要提出“克己复礼"的时代背景吗?这个是因为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体现在当时文化思想上为百家争鸣思想争纷,同时在政治上春秋争霸各自为利,当时回归于周时社会安定自治的秩序轨道几没可能,才有类似于“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有忠,与朋友交而有信”的提倡,这个是针对社会人民诉求社会稳定温饱与安居乐业问题这个“为腹不为目”的生活问题得到解决,从而使人民各自的劳动力再生与可持续发展有序化条理进行,这也是体现为道之用的德。当然,与孔子这种继承与发展其老师老子提倡社会上人人自觉自律的“柔和"来调和贵族之间以及上下层之间矛盾的“弱者道之用"不同的是,近代的马克思提倡的却是要革了当时资本主义阶级的命的“强者道之用”的“反者道之动”来提倡其“德”,我的道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该强则强,该弱则弱。


        就说社会经济行为人与人的价值交换(住)与分配关系上,如果是你抛弃了仁义礼智信,不遵循利人利已以及与人友好礼貌,追求整体效率的价值更大化和价值分配公平或交换趋于诚信不欺诈的等价原则,难道你认为损人利已以及与人敌对,追求个人效率的价值更大化和价值分配不公平或交换趋于不诚信欺诈的不等价原则才是符合于“道”,这与《论语雍也》记载,孔子对子夏说:“汝(你)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意思是说:你要做一个有知识而利人利己(遵循仁义礼智信)的君子,不要做一个有知识而损人利己(不遵循道德仁义礼智信)的小人。两者虽然都是有知识的读书人,但前者遵循:“大道之行,以天下为公”,后者为一人私已可以为窃取天下而破坏社稷为害天下人的小人(独夫)。这与另一被人称为《道德经》一书总纲要的《阴符经》说的“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的思想不谋而合。也与某伟人说的“路线错了,知识越多越反动”,其实,职高权重者,一旦路线错了,即使他们是有心办好事,由于不实事求是遵循社会价值规律(人道以及天人之道),其主观与客观不能一致,知行不能合一,自然也要产生人为的大害,故“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之二“德”是主观上好心办坏事之“以为德”,从大局出发利人利已职高权重的高功大德或君子、圣人(上德),不会去做主观上好心事实上却办坏事的有为,而从私欲出发即使是职高权重的下德(小人、奸臣),一心只会从表面上做利于社会的好心事,实际上却办坏事来满足私已的有为也是一种无德。阴符经曰:“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之,谓之圣人。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可见,再职高权重的领导人,如果是不能做到实事求是,在主观行为上与客观实际一致,也是违背社会价值规律或(道)的,自然要遭到失败。另,再有知识的人,如果是私已心过重一心一意为了达到目的不惜损人利已,最后也会损人害己。所以说“上德无为而无以不为”即不去做好心办做超出能力事急功近利的事,反而“无不为”,这个是以逸待劳功半事倍。损人私已以公谋私的无德行的“下德”者为之却“有以不为”产生了损人利已认人识破之后反噬已身被社会道义和舆论所谴责围攻,从而身败名裂!其它以此类推,不再一一列举。这才是我从逻辑分析上了解到的“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不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不为。上仁为之而无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细心的人会发现,像“上德不德,下德不失德”中每句的前个“德”是指人与人整体的价值,后个指主体的价值。从我的价值论认为,这个是指劳动过程中,即使是领导人其主导的生产也要劳动符合整体对象的客观实际需要层次的发展,急功近利过度了就会好心办坏事产生边际收益递减甚至是物极必反走向南辕北辙偏离目标的事倍功半,历史上不乏事实证明。

      所以,要懂客观规律(道),了解供求关系的平衡,当供给量(q)与可支配的实际需求量(d)的关系为d-q=0,或d/q=Z=1时,超出社会边际效用为零或供求系数等1时,就违背了主观与客观一致的“道”,是不“守中”到边际效用为零时适可而止,不“抱一式”在供求系数为“一”时见好就收的有为法,而非无为法,故无为即“抱一”或“守中”就是恰到好处不偏不倚的供求对称所对应的必要劳动,这样的劳动即“为”才是无有无必要的劳动耗费即符合于价值的。否则,主体的“为”越多即劳动量耗费越多其因为不能实现价值,表现其劳动生产力越低,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给人类带来社会价值从而也就不能得得认可肯定,体现在经济中在同行生产同一种商品生产的社会竞争中,平均水平是一天生产一件,而你要两天,这都意味着你的劳动生产力只有社会平均水平的一半,所以,如果是以社会平均水平的劳动生产力(设为F)作为价值参照系,以你的个别劳动生产力(设为f)与之比较,按照我的社会价值实现公式就是你(主体)劳动价值:L=(f/F)×T(劳动时间)=(1/2)x1天=0.5天的必要劳动时间。

        这样说明在商品生产时,就必然要在社会竞争过程中优胜劣汰的社会选择时被同行汱淘,从而遭到了失败而不能获得成功,在文化的竞争中详多不符合逻辑(道的一种)的作品就成了违背科学的伪科学,不能指导人类劳动生产创造出更多更大的使用价值和减少劳动量的耗费从而支配更大的社会劳动(权力)和价值财富,可见,权力是应该赋予能给集体或整个社会带来更大更多利益的人,而不是给某些以投机取巧迎合某些以权谋私的职高权重的所谓伟大人物的需要来获得的,这种权力的获得不是真正的与其德行匹配的,如果是让他们行使权力并也这样凭自已的偏好自上而下授权,就会产生上梁不正下梁歪的结果,导致社会价值再分配与交换出现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导致小人挡道君子失势,世态炎凉人心不道道德沦丧的景象。这正是《道德经》又说:“大道废有仁义;(以损人利己而非利人利已的巧智)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的“反者道之动”出现。

      老子反反复复都在强调“物极必反”、“否极泰来”,提倡在上阴降阳升循序渐进序平衡有序的价值层次提升,这都是易学逻辑思维的体现。

你可能感兴趣的:(国学与马克思(西经)的数理解构以及一统分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