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母亲的“发艺”

    文/王黎奎

  母爱如花,芬芳温馨,温暖一生——题记

孩子打小就臭美,很注重自己的发型。从上小学起,就只认巷子里一家名为“艺首遮天”的理发馆,别的地方坚决不去。一次,这家店连续几天关门,只好带他去了另外一家。理完发后,一直噘着个嘴,几天了像霜打的茄子,蔫头耷脑,闷闷不乐。这又勾起了我童年的记忆,怀念起了母亲的“发艺”。

西北的农村把理发叫“剃头”。全村只有那么一两个“自学成才”的剃头匠,“剃头”工具是那种带个小木柄的单面刀,看上去有点瘆人。在劳作空闲间,天气晴好、阳光灿烂的日子,要“剃头”的人会把院落打扫得干干净净,烧两壶热水、搬几把凳子、搭一条毛巾,然后郑重其事地去请剃头匠,很有仪式感。

大人们“剃头”的时候,孩子们会围在旁边看热闹。剃头匠一向绷个脸,看上去一本正经。先是拿起大剪刀“咔嚓咔嚓”,三下五除二把头发剪得七零八落。然后,在闪着寒光的青石条上磨刀霍霍,一阵“呲啦呲啦”剃过之后,碎发很快散落一地,脑袋便渐渐泛出光亮来,活脱脱一个剥了皮的大土豆。“光光头,打酱油……”我们唱着跳着,笑得人仰马翻。

庄稼人“剃头”一年也就两三次,但过年是必须要剃的。“有钱没钱,剃个光头过年”。因此,年前是剃头匠最为红火的时候。忙乱中,会把小孩的头剃成“小锅盖”,也会在大人的秃脑袋上留几个红线虫似的血口子,但个个都显得清清爽爽,满面春光,似乎剃走了过去缺衣少粮的苦日子,种下了来年风调雨顺的好光景。

到我上小学的时候,开始有了手动的理发推子。在乡镇供销社工作的父亲,为家里置办了一把。心灵手巧的母亲,在大哥和二哥头上分别练过几次手艺后,很快就掌握了基本要领。轮到给我理发时,已经非常熟练、得心应手了,理出的发型有模有样,母亲也成了全村第一个“理发师”。

母亲理发不仅悟性好,而且很有审美观。什么样的脸型该搭配什么发型,她都会认真揣摩,理岀的发型长短匀称,棱角分明,非常洋气。理完发后,母亲会从头到脸到脖子给我们洗上一番。寂静的小院里、暖暖的阳光下,母亲的双手在我们的脸颊、头上轻揉搓摩,那种感觉无比惬意,闭上眼让人舒坦得昏昏欲睡......

母亲理发的消息传开后,左邻右舍都会带孩子们来理,母亲从不拒绝。不管多忙,她都要放下手中的活拿起推子。我们则成了她的小助手,一会儿递梳子、一会儿拿剪子,忙得不亦乐乎,家里也俨然变成了理发馆。“乡里乡亲的,你对人家好,人家才会舍得对你好”。母亲用她一个农村妇女朴实本真的言行,告诉我们宽心做人、舍得做事的人生大道理。

上高中时,我离开了家乡,寄宿在离家较远的市区中学。第一次兴冲冲地花钱去理发,遇见了一位涂着红唇、丰乳肥臀、浑身散发着怪味的老板娘。洗头时,她留着长指甲的一双利爪扣得我头皮生疼。人尚未坐稳,剪刀便“嚓嚓”作响,感觉非常夸张。一阵“嗡嗡”的电推声过后,一照镜子,典型一个“锅盖头”,让我无比愤怒。乖乖掏钱,悻悻而归,发誓不再进理发馆。

整个学生时期,我们兄妹四人一直习惯着让母亲理发。直到各自成家后,母亲的“发艺”才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那把手动的老式理发推子,虽然早已锈迹斑斑、钝得无法使用,但母亲却舍不得扔,一直保存在她的木箱子里。母亲说,想你们的时候看见它,就像看到了你们小时候的模样。

母亲一生辛劳节俭。随我在县城居住后,从来都舍不得乱花一分钱。自己的头发长了,我要带她去理发店,她坚决不肯。母亲说,理个发要10块钱,够咱一家几天的买菜钱呢。后来,我发现,趁我们都不在的时候,母亲偷偷对着镜子,拿着剪刀自己给自己剪头发。这让我感到万分愧疚,一种难言的滋味顿时涌上心头……

母亲患有严重的高血压,没能躲过73岁的坎儿。她是在半夜突然发病的,高血压引发脑溢血,在昏迷中无助地苦苦挣扎,胸前留下道道新鲜的抓痕,床单被褥也蹬作一团。那一夜,她究竟遭受了怎样的磨难,我们永远也无法得知。等兄妹们心急火燎全部赶到后,母亲已经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平静祥和的脸上却看不出丝毫痛苦的表情。

或许母亲早有预感。泪眼朦胧中,我发现她似乎刚剪过头发不久,齐耳的短发剪得参差不齐,坑坑洼洼,像一层层花白的梯田。握着母亲冰冷的手,我脑海里一片空白,看着她原本不到80斤的身体,突然像是缩去了许多,满脸刻满深深的皱纹,如同被岁月侵蚀风干了的一截枯木,让人心如刀割,悲痛欲绝……

母亲走后,每逢理发便会想起她,那寂静的小院、暖暖的阳光、轻柔的搓摩,总让人心生温暖,梦萦魂牵,成为对母亲最温馨最美好的回忆。后来,因为搬家,我无意间打开了母亲存放“宝贝”的木箱子,在一个红布包袱里,猛然发现了母亲用过的那把老式理发推子,旁边还有四个裹着头发的小纸包,上面歪歪扭扭写着我们兄妹四人的乳名。

那一刻,泪如雨下......

你可能感兴趣的:(散文:母亲的“发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