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或多或少都听说过进化论,然后得出一切生物都是自然选择、优胜劣汰的结果,但是理查德·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将会颠覆你的认知,在他看来:自然选择的其实是基因,而不是生物个体。生物只是基因不断制造和传播自己的一个工具而已。
理查德·道金斯,是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牛津大学教授,著名科普作家,进化论生物学家,全球100名最有影响力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自私的基因》是他的畅销书中最重要的代表作,这本书从基因的角度,阐述了生物的起源,分析了基因与生物个体与群体的行为,揭示了基因的自私性。
1.我们的基因从哪里来?
这里的我们,并不单单指人类,而是所有的动物植物和病菌等一切生物体。我们以及其他一切动物,都是各自基因所创造的机器。
既然我们的主角是基因,那么就要先搞清楚什么是基因,基因从哪里来。基因是指自然选择的基础单位。
大约在30亿到40亿年前,地球上遍布海洋,只有各种简单的元素。不同的原子在海洋中随机相遇,有些会产生化学反应,结合成大一些的结构,我们称它们为分子。有些分子结构很稳定,就能继续在原始海洋里随意漂浮。直到一个与众不同的分子偶然形成,这就是主角了,理查德·道金斯称它为“复制基因”。从名字就可以知道它特殊在什么地方:它能够复制自己。也许它并不一定是众多漂浮分子中最大或者最复杂的,但是它可以复制自己。这才有了后来的一切可能。
你也许会觉得这个偶然产生的概率也太小了吧,哪能就这么发生了呢?这可比我们买彩票得一等奖的几率还小得多。可是,如果我们把时间跨度拉长一些,放在一个数亿年的时间范围内去看,那么再小的几率也是有可能发生的,而且这种偶然只要发生一次就够了,因为它可以复制自己,最终构建出生命体。
2.基因如何构建生命体?
“复制基因”不断地复制,A复制出来B,A和B又接着复制C和D,不断有新生力量加入到这个复制大军中来,于是就进入到一个具有大量复制品的时期,我们把这个阶段叫大种群阶段。
在这个复制过程中,基因们也会产生错误,无论是精准复制,还是错误复制,那些不符合环境要求的,都慢慢地被淘汰了。只有结构稳定和复制能力强的才会被保留下来,这个经过也就是自然选择的过程。
当大种群越来越多的时候,提供复制元素的零部件小分子就显得供不应求了。为了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种群,基因们开始向其他个体动手,它们互相争夺复制原件,甚至分解对手来获取原材料,生存竞争开始了。为了在竞争中更好地保护自己,基因们又开始为自己制造容器和运载机器,它们与蛋白质结合,相互作用产生新的稳定结构,开始产生了生命体。
随着一代又一代的斗争,复制基因不断改良和进化,它们互相合作,制造出的生存机器也变得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复杂,丰富多样的生物种群就出现了。
3.为什么说基因是自私的?
我们可以这样来看,无论生物体进化得多么完美,多么符合自然选择的要求,生物种群多么庞大,但是个体的生物还是会日渐衰老。当死亡到来的时候,这个生物体就会消失,但是生物体内的基因呢,并没有消失,它会在这个生物体的后代,或者亲属的身体里继续存在。甚至在其他没有血缘关系的同类生物体身体里,同样的基因也会存在,而且会一直存在下去,直至整个生物种群消亡。所有的生物个体都只是基因的载体,我们所做的一切活动,都只是为了让基因能够延续下去。这就是自私的基因。而有些基因,为了自己的繁衍传播,甚至会伤害携带它的生物。
比如老鼠体内有一种T基因。这个T基因对老鼠不仅没有益处,相反,当老鼠的两套染色体都携带T基因时,个体老鼠就会死亡。所以对老鼠来说,T基因应该是被被淘汰的。然而科学家检查了一个携带T基因的雄性老鼠的精子,结果发现有95%的精子都携带了T基因,只有5%的精子包含正常的基因,这就让这个老鼠的后代中有很大概率也携带T基因,并会快速在一个老鼠种群里扩散,最终造成整个种群死亡。
基因才是生物体的宿主。所有的生物,都只是基因的生存机器,生物体的存在只是为了更好地复制和传播体内的基因。生物的一切行为都是被基因控制的,生命的意义就是让基因能够借助它的生殖过程,将自己尽可能多地复制并扩散出去,只要繁衍出了大量后代,那么这个基因就成功了。所以从基因这个角度来讲,人性是自私的。
就像理查德·道金斯所说,“我们生来是自私的。任何生物,包括我们自己,都只是基因求生的机器。”
作者:晓晓写作训练营第15期学员。
编辑:晓晓,知识变现顾问,晓晓写作训练营创始人,已帮助学员拿到40万+稿费,帮助1000+学员实现内容变现,百万爆款课讲师,头部平台签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