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曾国藩领兵,为什么围剿太平军和围剿捻军战绩悬殊?

曾国藩围剿太平军的时候表现还不错,但是围剿捻军的时候为什么表现很糟糕呢?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一方面是捻军的特点,二是湘军的特点。

这两个问题搞清楚了,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湘军对付太平天国战绩还不错,对付捻军就不行了,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清廷撤换曾国藩,换上李鸿章的淮军,很快就能把捻军镇压下去。

捻军和太平军算同路人,也接受太平天国的封号,但是并不接受太平天国的命令。不过,在太平天国还在的时候,捻军和太平天国之间在战略上还是可以相互策应的,至少太平军攻城略地,建政立国,对捻军能够发展壮大起来是有很大的贡献的。

太平天国的目标是消灭清朝,建立政权,所以太平军的军事行动都是服务于一个基本的目标的,也就是攻城略地,占领地盘。在天京建立政权后,军事行动主要的依然是这个目标,后期主要是打破清军的围堵,保卫自己的根据地。

捻军则和太平军相反,不以建立根据地和政权为目标,始终保持着比较高的流动性,打仗以获取物资为目标。所以捻军的作战方式是典型的带有游击战特点的方式,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有机会捞一把就捞一把,一看要打硬仗可能损失比较大,就会主动转移。

湘军的武器装备是建立在比较早期的热兵器的基础上的,比如火炮,技术比较初级,移动起来很不方便。

所以在面对太平军的时候,湘军可以采取以守为攻的战术,就是不断的建立堡垒线,层层推进,稳扎稳打,虽然在战略上湘军是进攻,但是在战术上经常是湘军在防御。

也是因此,有太平军在内线吸引清军主力,捻军就可以在豫苏鲁皖几省的广大平原地区大踏步的前进,大踏步的后退,寻找战机,这就相当于是在外线作战。所以说,太平天国的存在并持续抵抗是捻军能够存在的前提。

太平天国灭亡,内线主战场没有了,捻军就变成了清军的主演目标,但是捻军依然坚持以前的寻找风格。好在曾国藩的湘军也还是老一套,还是用到处建立堡垒据点,试图把捻军堵在一个区域内,再逐步缩小包围圈,进而消灭之。

捻军比较聪明的地方也在于,每次湘军的堡垒线建立起来之前,捻军就会主动出击,打破湘军的企图,跳到圈外去。所以湘军围剿捻军好几年,劳而无功。

淮军相比湘军,优势在于轻武器比较多,所以机动性比湘军高很多。所以淮军在围堵的同时,也可以用主力部队追击,驱赶压迫捻军,最后将捻军压缩在一个小范围内消灭。

你可能感兴趣的:(都是曾国藩领兵,为什么围剿太平军和围剿捻军战绩悬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