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文学奖散文读书笔记(八)

        田瑛《未来的祖先》突发奇想,设想自己死后的将来,怎么安葬?葬在何处?后人怎么祭奠?死后怎么投胎?投什么胎?由此又写到自己的出生、童年、求学经历、现在的生活环境,写到自己的父母、祖先,被荒废的祖坟山,被荒废的老屋。读起来有点悲凉。

        熊育群《风过草原》下笔即是大写意,阳光如风;远远的山影像天空压倒的巨木;大兴安岭的平缓就像谁在天际任性写下的斜斜一笔,墨迹浓重,不肯收笔。然后以森林和草原为背景,以迁徙路线为序,生动地再现了鲜卑民族从游猎到游牧到农耕的进化史和汉化史。

        徐鲁《金上京九百年》,读过,不再赘述。

        学群《牛粪本纪》寓庄于谐,寓深刻的哲理于普通的牛粪,“牛粪是牛最伟大的作品”,“宏大并不要靠张扬、靠喧哗”,“许多隐士,只有学着像牛一样吃素”,“决定一头牛是生是死的,不是寿数,是市场上肉的价钱”。细细品味,感触良多。外一篇《生命留痕》写湖水干涸后的生命痕迹,有贝有螺有蚌有鳖有龙虾有甲鱼田鼠有鸟窝鸟蛋,有青帆草有藜蒿有芦苇有紫云英有地藓,也有人的脚印。人与地球接触的面往往就是一双鞋的面积,而干涸了的湖底世界是不是就是人类未来会遇到的呢?

        余光中《粉丝与知音》也是有感而发。“粉丝,是为成名锦上添花;知音,是为寂寞雪中送炭。”“粉丝之为族群,有缝必钻,无孔不入,四方漂浮,一时啸聚,闻风而至,风过而沉。”“有知音一锤定音,不愁没有粉丝,缤纷的粉丝啊,蝴蝶一般地飞来。”“知音多高士,具自尊,粉丝拥挤甚至尖叫的地方知音是不会去的。知音总是独来独往,欣然会心,掩卷默想,甚至隔代低首,对碑沉吟。”“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都经得起反复咀嚼和品味。正如莎士比亚要等到本琼斯和弥尔顿的推崇才为人所知,钱钟书、张爱玲和沈从文要等到夏志清的推介才重放光彩,诚哉斯言!

        赵瑜《那么孤单和彷徨》写一个乡下孩子羞涩而青涩的大学生活,写青春的躁动,而他的青春还贴着诗的标签,披着校园诗社社长的外衣;写乡下孩子对舞蹈和舞伴的臆想,终于发现自己没有舞蹈的天赋;写朦胧的没有结果的初恋。校园味很浓。

        周洁茹《夕阳码头》也是一首“青涩的诗”,印象中只剩下了码头;外一篇《洋葱炒蛋》里多是乡愁,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2022.10.17.8:05~10.18.23:46.初稿)

你可能感兴趣的:(百花文学奖散文读书笔记(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