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完观众骂记者,不为钱却处处赚大钱,自称作品正能量的他人已凉

冯小刚的作品有没有教育意义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没有深入探讨的价值。冯小刚的作品其实就好像相声一样,相声本身的功能就是逗人一乐,如果楞要把相声变成又让人乐又有教育功能的东西只能是成了四不像,就好像他的《唐山大地震》,不管前期宣传的这部电影是多么的主旋律多么的传递正能量都不能掩盖电影本身的单薄,其本质就是披着一件华丽外衣的普通已经烂了大街的情感剧,你说你看完了能获得什么正能量和价值观?

图片发自App

冯小刚的电影为什么总是引起关注,其套路如果深入观察的话会发现一个共同的特性,这个特性就是炒作,从电影立项开始到电影上映,这中间的的过程就是先炒作题材,再炒作演员,炒作完冯小刚以往的电影成绩是多么辉煌,再接着炒人们多么期待他的新作,最重要的是冯小刚本身隔三差五的出来放个炮,这一切的炒作就是为了电影的宣传,不然的话你以为冯小刚会平白无故的说中国观众是垃圾?他才没这个闲工夫开空炮呢,一切都是以自身利益或者说一切都是围绕着他的电影的,所以冯小刚最新回应说他的电影不是奔着钱去的多少是说不过去的,炒作的套路都被看出来了楞说结果不是为了钱,谁信?

图片发自App

冯小刚影视作品大多数都是表现的市井之间人们的小聪明,他把这种小聪明通过电影的形式放大后就成了独特的冯氏幽默,但是它的本质还是鸡毛蒜皮的耍小聪明来博得人们一笑,他早期的作品都是此套路,他所谓辉煌的几部电影基本都是王朔为他操刀剧本的,王朔的小说读起来虽然谈不上正能量但是读后也很让人大呼过瘾,但是影视作品毕竟有时间限制,不可能全面表现出小说的精髓,冯小刚只能把小说中那些所谓的市井小聪明搬过来放到电影上,让人们一笑了之,笑过了你非要找里面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就有点牵强了。

图片发自App

冯小刚早期电影的成功如果现在看来根本就不是其电影质量有多高的原因,大部分是因为当时的时代都是千篇一律的东西,突然冒出了一个耍耍嘴皮子的带着点二流子意味的新式儿玩意儿当然会让观众觉得耳目一新了,就好像人们总是吃甜的,都吃腻了,冯小刚哐的一声做出来一道奶油味儿的东西当然就会引起大家想一品究竟的欲望了。所以说冯氏作品本身的质量真的不高,就别指望他能传递给你什么人生观了。

图片发自App

冯小刚电影《手机》教给我们扣了电池就能让手机不在服务区。《夜宴》也根本就是跟风之作,大家都拍古装武侠电影呢而且都大卖,他冯小刚当然不会傻到失去当时那样一个赚钱的好机会。《一九四二》和《芳华》又是打着触碰某些敏感事件的噱头炒作了一番,结果是我们只看到了不痛不痒的所谓历史事件的描述,噱头后面依然是烂大街的苦情剧。冯小刚能驾驭的只是那些现在人们已经没有多少兴趣的“痞气俏皮话”电影,驾驭不了思想宏大的输出主价值观的东西,像《阿甘正传》和《发条橙》等等能深刻揭露人性、社会、价值观的电影冯小刚根本就拍不出来,一是冯小刚自身的文化修养,二是他自己也深刻不起来,所以只能炒炒冷饭,再拍拍《手机2》说说武月们的故事了。

图片发自App

冯小刚说中国的观众都是垃圾观众,垃圾观众又是垃圾电影培养出来的,其实我们普通观众不傻,还是能分辨出来影视作品的好坏的,冯氏幽默在王朔离开冯小刚后已经不再是冯氏幽默了。而冯小刚主旋律作品除了放映前炒作的关系能热一段时间以外其实也没有引起什么大的响动,也就是一般般的东西。前面的《我不是潘金莲》其实和张艺谋早期的《秋菊打官司》相似,艺术性和观赏性还没有“秋菊”高呢,只是因为当时还比较火的范冰冰加入才让有了话题性,在我看来《我不是潘金莲》虽然不能算是抄袭,但也实实在在的致敬了一把《秋菊打官司》。

图片发自App

导演作为一个职业来说到底在其影视作品中占有多大的分量一直有争议,我觉得导演是一个整合者,把各方面的资源整合到一起就成了一个作品,剧本有编剧,道具有舞美,影像有摄影师,导演只是通过把他们弄到一起再揉搓揉搓就行了。不否认这样的作品里有导演的思想在里面,但是有多少思想就看导演本身的文化素养水平了,比如冯小刚我就不知道他作为导演影响了作品多少,他的文化素养能不能直接灌输在作品中。冯早期作品都是王朔的影子,后期作品一看就知道是刘震云的,那冯小刚的影子呢?

图片发自App

客观的说,冯小刚是冯小刚,影视作品是影视作品,应该分开来看待他们各自的好与坏,不过冯小刚个人的言行做派不符合现在人们的价值观,在提倡正能量社会的今天,冯的痞子气息太过浓重,本身又深陷崔永元爆出的这种丑闻中,虽然到现在冯本身还没有一个官方的结果,但是人们对他的质疑点冯小刚是一条都没有明确的回应。影视作品或多或少的都带有导演的影子,这种影子是否符合人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就不好评论了。

见仁见智吧。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损完观众骂记者,不为钱却处处赚大钱,自称作品正能量的他人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