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问题,为什么有时会乱成浆糊?有时会条理清晰?就看大脑里有没有知识晶体。

同事小丽指天信誓旦旦:我要刻意练习结构化的能力。

上次这么说是在一年前。这一年内但逢写报告、作PPT,能隐约感觉到一些结构感。频率月均一次。

一年过去了,说好的从新手到大师呢?

我问小丽,当提及刻意练习时,大脑里有没有浮现一个框架——刻意练习地核心原则:必要难度+专项训练+高频重复+及时反馈;

还是说只浮现一个念头:下次打开PPT时,下意识地练习。答案写在小丽懵懵的眼神里了。

这就是框架思考和点状思考的区别。

框架思考,能让你自然联想四个维度;点状思考,更多是松散地思考,松散的认知,松散地思考。

这个框架,是经过高度信息压缩的模型,古典老师称之为知识晶体。

有了刻意练习的知识晶体,刻意练习结构化应该用什么样的姿势呢?且看下文分解。

1、什么是知识晶体?

多个知识点间具有稳固关联的知识结构,就是知识晶体。就像碳原子的六面体晶体结构,让钻石成为牢固而坚硬的物质。


知识晶体,让你思考时,是框架思考;提取知识时,是整体提取。

举个例子,STAR:目标-阻碍-努力-结果,就是一个知识晶体,当你叙事时,就可以按照4个步骤组织。小明想说好英语(目标),但天生口吃(阻碍),经过日复一复地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努力),成为了出色的翻译家(结果)。故事框架结构感就很清晰了,如果张力不够,就把阻碍加大,增多,比如旁人鄙夷,学校婉拒,工具故障,没钱……再添加叶,便是一波三折的饱满故事了。

2、再次体验知识晶体的强大作用

把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提炼成一个知识晶体,主要是为了调用提取。因为人的记忆运行内存,非常有限,只有4个组块单位。点状的知识,每个知识点就占据了一个单位,超过4个时,就会像电脑满负荷一样,卡顿。提炼为一个知识晶体,便只占据1个单位。运行起来,顺畅。

当时只知道这个原理,比较少体验。直到看了一篇拆解文章,一下子照亮了知识晶体的应用盲区。

我有时也会关注一些热点事件,但想写点什么的时候,思路很凌乱,简述完事件后,怎么过渡到观点,就没有方向感了。直到一篇文章启发了我。该文提到了一个框架:【新闻事件+背景+网友评论+观点】。这不正是一个写热点事件文章的知识晶体吗?一下子减轻了认知混沌,下笔一下子有了方向感。

原来,我的大脑里还没有提炼写热点事件的知识晶体。

那么,其他领域呢?目标制定也需要知识晶体:SMART,态势分析也需要知识晶体:SWOT,形势分析也需要知识晶体:PEST……有了知识晶体,便可以进行框架思考,指导行动。

3、知识晶体的应用:刻意练习结构化的框架思考

如何刻意练习结构化呢?

刻意练习的知识晶体:必要难度+专项训练+高频重复+及时反馈。

必要难度:开会前时介绍议程有3项,这是会议的结构化,入门难度;复杂点的,介绍一个概念,比如知识晶体,要从概念、案例、执行方法等维度来介绍,难度上一个台阶;再难一点的,写一篇文章,要将文章结构化,把一个观点讲清楚,再上一个台阶。不同难度,训练到的能力水平不一样。我想小丽想刻意练习结构化,应该不会只为了作会议介绍。

专项训练:结构化的专项训练,是练习金字塔原理。发短信练习金字塔原理,汇报工作练习金字塔原理,PPT练习金字塔原理。即在不同的情景下,专项练习一个技能。

高频重复:不是等下一次打开PPT时再练习。应该做到高频,比如一天练习20次。

及时反馈:做得好不好,对不对,需要有个反馈,没有反馈,或者反馈不到位,可能会是白练。及时反馈可以找导师、找优质案例、目标-结果差异法。

4、总结

知识晶体,一个强力的思维模型工具。极大地减轻认知混沌。能进行框架思考,指导行动。避免松散、片面、浆糊。

当你建立起庞大的知识森林后,请将这个森林压缩成一个钻石。

相关阅读:

总结这篇知识管理,我憋了2年,迭代6次 | 如何构建知识体系?

你可能感兴趣的:(思考问题,为什么有时会乱成浆糊?有时会条理清晰?就看大脑里有没有知识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