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从科学到哲学,打开人类的认知真相》的笔记

笔记:所以,如果你问“是怎样的感知、思想和情感引导我们度过生命中的每一天”,从最基本的层面讲,答案不是“帮我们准确描绘现实的那些思想、情感和感知”。不管这些思想、情感和感知向我们展现的现实世界是怎样的,其实都无关紧要。

感想:我看到的世界,是大脑给我们呈现出来,但大脑的目的并非是去展现这个世界的真实性,而是去发扬那些有利于基因传播的特性 。

笔记:我曾经听人把佛教说成“佛陀的教育”,我喜欢这个说法。学佛不是对来世的赌注,佛陀不卖赎罪券。佛学绝不应该是跟真实世界毫无关系的学问,佛学不能排斥科学方法。

感想:如果你只是把佛学当做宗教,甚至迷信。那么他对你而言就毫无用处,甚至还会令你有种高高在上感觉。

但如果你是抱着好奇,学习,甚至修心的角度去看,或许能对自己有很大的帮助。

一件事对我们是不是有帮助,很多时候,是看我们看待它的角度。

我想对于一个流行了几千年的宗教,甚至在现在科学日益发达的状态下,依旧拥有庞大的市场,它必然是有什么可取之处。

笔记:而到了这个时候,那门学问在有些地方变得越来越复杂,在更多的地方则变得越来越简单。很多人已经说不清智者的本意到底是什么。

想法:为了实践一个好的想法,想出了很多好的实践方法;为了让这些方法能够广泛运用,于是有了一套标准化的流程;为了让大家都记住这些流程,而且能够很好的实现,就给每一个流程都赋予了意义;于是流程开始变得复杂繁琐成了一种形式,以至于到最后这个想法到底是什么都被这些形式所淹没掉。

笔记:第一,人是进化的产物。说白了,人就是一种动物。作为动物,我们本质上是在为我们的基因服务。基因想要被复制和传播,我们就得好好求生存求发展,要觅食,要求偶,要为自己和后代的幸福不断奋斗。我们做这些事取得成功的时候就会感到快乐,但这种快乐其实是基因设计出来的,可以说是大自然为了让我们去这么做而给我们的回报。

感想:我们只不过是基因延续下去的一个载体。但我仍旧小心,聚小成多,是会发生质变,以至于基因可能理解不了我们,甚至意识不到我们,我们依旧有我们自己的都有的部分。

快乐来自多巴胺,多巴胺分泌来源于基因设置的程序。

笔记:第二,进入文明时代以后,我们就不完全是动物了。人性在觉醒,而动物性在消退。我们发现,为了基因去做事总是伴随着“烦恼”和“苦”。基因给予的快乐是短暂的,让人永远都不满足,因为只有不满足才能让我们继续去做这些事。

感想:你以为是你的人性,是你独有的那一部分让你去做的事,事实上可能只是你基因设置的一种程序而已,让你误以为是自己要去做的事。

笔记:第三,大脑是一个多元政体,由至少七个情绪模块组成,包括求偶模块、安全模块等等,它们在大脑中组成了一个委员会。这就是佛学说的“无我”,也就是没有一个单独的“自我”。

感想:所谓的自我,其实只是一种平衡,是大脑中多发博弈的结果。所以说自我只是一个结果,并非本质。

//END//

   愿你我都能做一个自己喜欢的人  

   Follow Me   

你可能感兴趣的:(《洞见:从科学到哲学,打开人类的认知真相》的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