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普通人去谈论<写作>这件事

村上春树有本书叫做《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给我印象很深,一本取了个有趣书名的杂文集,但凡是杂文集,里头总有几篇文章无趣到让我发狂。我买过不少杂文集,均出自大家之手,贾平凹的、王小波的、白先勇的、村上春树的,这些平日里挥毫出精彩而深刻的文字的家伙们,一写起杂文来,论这个论那个,死物活物什么都能发表一通感慨,往往让读者感到零碎而失去兴味。我想,一个作家可以谈论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只要是名作家,不论他谈什么论什么,似乎都必定是深刻而值得颂阅的,取个好听的名字,集结成书,必有人买账。

既然作家能谈一切,纵然是他不大懂的领域,我想,一个非文学科班出生的、仅仅因热爱文字而愿意写两个字的普通人,大概也能去谈谈<写作>这件事。虽用了“谈”这样的高深字眼,到底论不出个什么,只是抛出一些疑问,讲讲自己的困惑罢了。

写作究竟有没有门槛?

随便去书店里翻翻,只需去看文学社科类的书籍,都很难通过作者的身份去回答这个问题。只要生长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从出生起,甚至不必等到出生,可能还在妈妈肚皮里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语言的早教,而只要习得文字,能够自然流畅地写出自己所思所想,就能成一篇文章了,这么一来,写作大概是没有门槛的。但要写得好,写得叫座,想用手中这杆笔来赚腹中这口粮,赚来喝彩吆喝,则以下两个条件中必得满足一个:

一是有写作的才华,懂创作、懂构思、懂运笔,文字力透纸背直击人心;一是有人脉有市场,写的东西不论什么质量,有人看有人买,也是可以的。第二种情况,看看如今多少明星出书,书中靓照的篇幅比文字还多,便可知了。但绝不是说,从事其他行业的人不该去写或出版文学作品,我们看到许多优秀的畅销书作品,正是出自从未接受过文学训练的人之手。只要是心中有话之人,就应当鼓励他说出来,用语言、用文字。我近日购入的哲理小书《人间值得》,作者恒子奶奶是90岁的日本心理医生,她的文字没有任何雕饰与技巧,就是一个老者娓娓道来她的生活心得,质朴自然,她同样是一个好的作者。

作家可不是我们那个年代小孩子的梦想

身为一个90后,在我接受教育的那些年,虽然“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口号早已不再流行,语文和英语在考试中占据的比重越来越高,但学生们倾注在理科上的心血,还是远远高于文科的。理科代表着聪明、高智商,理科成绩好的学生总是特别为老师们所欣赏,当年所谓的“好学生”在文理分班时多倾向于选择理科,除了少数特别喜欢文科的,其余进入文科班的学生,多是明显在理科上难有长进的。

更不用说鼓励这群小孩子将写作作为自己的谋生手段,将作家定为自己的职业目标了。据我不科学统计,在我们交给语文老师的命题作文里,用歪歪扭扭的字迹写下的我的梦想,有说当科学家的,有说当老师的,有说当小提琴家的,就是没有一个要当作家的。

这一方面源于当年应试教育偏重理科和英语,语文作为难以拉分的科目不受青睐,另一方面,90年代国家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关切的是物质基础、经济建设,谈论的是世贸组织、全球化,向往的是大别野、进口车,似乎不大需要用文字来充实精神生活,银行卡里长长的数字更能让他们快乐。

创作源自表达的冲动

如今我们有这样多的网络平台去支持写作,表达与交流的成本因为互联网技术的创新而快速下降,甚至因为选择太多而令我们感到眼花缭乱了。不论在什么平台书写文字,我认为创作的源动力,还是在于“有话要说”。背过政治理论的人都知道,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不充分不平衡的发展之间,正是对美的追求,让我们产生了表达的欲望,我们想要用纸笔去描绘心中的美,也描绘现实的丑与恶,描绘求而不得的迷惘和惆怅。

我依然记得自己第一次想要去“创作美好”时的场景。正值过年,赋闲在家,窗外是鹅毛大雪、冷风嗖嗖,我盘腿坐在温暖的地板上,发现我关注的人发了微博,是一张色调温暖的照片,照片中的两人正大口吃着豆浆油条,是冬日特有的饥肠辘辘的吃法。我被这张照片击中了,我胸口涌出一股难以名状的迫切想要表达的冲动。这是一个好故事,我心想,一个可以在寒冷冬日温暖肠胃温暖人心的好故事,故事里的他们还是会来眷村吃豆浆油条,但不仅仅是这样,他们还要……于是我写下了人生中第一篇同人文(同人文,也算是创作吧!),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只是如今,我们的表达渠道这么多,却似乎更使我们在每个平台都变得畏手畏脚,朋友圈不敢发负能量,微博不敢带明星大名和政治敏感词,b站抖音的粉丝可以在一夕之间倒戈,手里的鲜花转眼变成利刃,想找到一个能“好好说话”的地方,也不再是一件易事。

普通人也“需要”写作

不仅是作品等待被作者创作出来,作者同样需要通过写作来完成自己的情感表达,而且越是随着年龄渐长,越是在面对家人和朋友时变得成熟且沉默,这种通过书写来表达的欲望就越发强烈。想想我们小学、初中阶段,每周都要给语文老师上交周记,那时想写点什么真是觉得难如登天,似乎整天也没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我记得那时我有不少的暑假周记作业,都是在爸爸“口述”的帮助下完成的。如今的社畜生活,难道比起童年更加丰富更加多姿多彩了吗?不见得。想来是因为我们过去的情感表达已经在与同伴玩耍、说悄悄话的时候完成了,日记本里真正愿意记录的,是类似暗恋的小心事。长大之后,作为成年人需要利用写作来倾诉、消解的情绪变得多了起来,生活好归好,有时也会成为不断给人加压的泵,而写作则是定时解压的过程。

与此同时,成长的另一种鲜明感受,是时间过得越来越快了。从大学开始,一晃眼一个学期就悄悄过去了,上了班速度继续加快,对时间的度量是以年为单位的,一下子又到了年底,要总结工作,要请年假,买机票,准备给家人带的特产。因为时间不留人,所以想要通过写作来留住时间,留下记忆点,让生活有实感,心里才踏实,这是普通人需要写作的另一个理由。

而当你遇到一些困惑迷茫的时刻,写作更可以帮你整理思绪,理清头脑中的毛线团,找到继续走下去的勇气和方法。就我写日记的经历而言,常常是怀着痛苦的情绪强逼自己动笔,越写越觉得有话要说,边写边自我开导,写到结尾往往就能找到一两种出路,更多时候倒不是真的有好办法,世界上哪有这么多好办法,只是劝自己“莫执着、顺其自然、适时放手”,那也算是看开一点了。

以上都是于己的好处,如果你有创作才能,可以写故事写小说,创造一个全新的幻想世界,带给读者奇异美妙的感受,反应社会现实,甚至通过在读者心里埋下思想的种子而间接推动社会进步,更是一件大功德。

我,也想要尝试写写看

我们无疑已经进入到“全民写作”的时代,写作是一件低门槛、途径多、利于身心的事。于是答案变得很简单——既然你想,那就放手去写好了!就像你喜欢旅游,就去查攻略、买机票、收拾行李箱,你喜欢美食,就去翻菜谱、逛超市、买食材、动手把它做出来。这是一个好的时代,我们总还有点闲钱去培养一个小爱好,而为我们所用的工具也有很多,你的阻力有时只停留在从想法变成行动的一瞬间,迈过去,便豁然开朗。

自然,写作是一项需要耐心和恒心的工作,在社交软件上无病呻吟几句可不算是写作。我看过一些成熟的创作者讲自己的创作经验,即使在无话可说的时候,也要每天逼自己写上几百字,如果写得很烂就删掉,因写作是一门熟能生巧的艺术。写作更需要不断进步,了解未知的领域,练习规整的格式、凝练思想、丰富词汇表达、强化逻辑条理、最终找到自己的文风,写作源于冲动,但绝不能止步于冲动,否则只会写成意识流,只会写出“一团情绪”,毫无精神内核。

想用恒子奶奶书里的几句话来结尾,送给所有正在苦苦思索 “我到底要不要写作、能不能写作、写了没人看怎么办” 的人,也正是看到这些话,才让我萌生了来认真写点什么的想法,也许日积月累,我也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投稿给我最最喜欢的公众号——楚尘文化。

不论是金钱,还是生活方式,对自己来说适度便好。了解自己,接纳自己,把重要的事情作为中心,然后一步一步积极行动。如果你多次尝试,仍然不能说服自己,那么就从现实和能力出发,一点点去尝试新的事物。                                 

——中村恒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普通人去谈论<写作>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