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3岁女生被老师批评体罚后,害怕上学休学,怎么办?

本案例已通过家属及本人同意公开

1

学生背景

S同学,13岁初一女生,来自吉林,入学扶禾心理教育4个月。

经家长入学时陈述以及入学后为期15天的测试与观察,该同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害怕上学。与老师的关系不好,曾被老师批评体罚,很害怕老师,慢慢地看到类似的老师都会感到害怕,无法集中精力上课,学习跟不上,休学2个月。


2.亲子关系疏离。家庭教养方式简单粗暴,非打即骂,不能正常沟通,也不会如何与父母沟通。


3.缺乏人际交往技巧。曾经有一个好朋友,但最后也不和自己玩了,难受了很久,以后也不敢交朋友,害怕再受到伤害,但该生非常羡慕别人有好朋友。


4.压力过大。该生有心事,不会对任何人说出来,认为没有任何人会帮到自己,人前故作坚强。人后偷偷躲在角落里哭泣,很想倾诉,但没有对象,积累的情绪和压力无法排解。

5.合理化。该生对周围人有比较强烈的怨恨之情,认为大部分问题都是父母、老师、朋友造成的。

(合理化是心理防御机制的一种,是指当个体的动机未能实现或行为不能符合社会规范时,尽量搜集一些合乎自己内心需要的理由,给自己的作为一个合理的解释,以掩饰自己的过失,以减免焦虑的痛苦和维护自尊免受伤害,此种方法称为“合理化”,换句话说,“合理化”就是制造“合理”的理由来解释并遮掩自我的伤害。例子: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6.迷恋网络。喜欢上网游戏、聊天,曾在网上交往几个男朋友,但都很快分手了,休学后,不分昼夜玩游戏。


2

咨询分析

原因分析

a.归属感缺失。在家庭里,亲子关系差,简单粗暴方式教育孩子,给予孩子情感温暖的机会较少,该生在家庭中经常感受到批评、否定等不良情绪;在学校,该生受到老师批评体罚,留下心理阴影,没有好朋友,当遇到困难时,不能寻求同辈群体的帮助。因而,在家庭和学校的双重困境下,该生缺乏社会支持性力量,现实中归属感缺失,沉迷虚拟世界,寻找陪伴支持。

b.认知偏差。该生错误的归因方式,认为自己的不快乐都是别人造成的,加上长期生活在被忽视、不被看见的生活里,对自我和他人的认知有严重的偏差。

判断依据

1、临床观察(新生入校后的反应、心理咨询的动机、人际沟通中的表现)。

2、入学父母对孩子情况的详述.

矫正方法

1.认知行为疗法(CBT)对其自我和周围进行认知分析辨析

2.自信心培养

3.精神分析探索深层原因

4.建构学生力量感

5.抗挫折训练

6.情绪控制训练

7.人际关系技巧训练

8.家庭治疗

3

1、通过心理疏导,纠正错误认知,改变固有思维模式。

首先,与学生做初始访谈,建立信任关系,确定整体咨询目标为找到纠正错误认知以及改善与父母的关系。

其次,通过一对一的心理咨询辅导,帮助学生梳理人际关系问题以及过于偏执的歪曲信念。带学生回顾过去以及现在发现的问题,看她本人是否承认存在这些问题。同时,带领学生了解和探索自我。

然后,通过心理课和文化课的教学互动,让学生坦露心扉,增强其心灵交流和性格培养,对其自我认识不足进行分析和引导,能够清晰认知自我形象,能够把内心痛苦清晰化,让内心有力量感。其余则引导学生能正确地认清自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价值观等。

最后,通过心理情绪疏导结合日常行为训练控制,指导学生提高自我觉察、提升行动力的技巧,并让他运用在实际学习中,纠正学生认知,提高学生自控力,改变学生行为。

2、学习能力提升,提升学习自信。

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适当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逐步提升该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调整学生学习信念认知,增加其学习的自信,为能够正常回学校生活和学习做准备。

3、通过行为训练,解决行为习惯差等问题。

行为训练采取行为主义疗法,包括阳性强化和负性惩罚等方法,强化和塑造良性行为,如对时间管理,自己生活的安排等。还包括:

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

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友爱同学,相互帮助

遵守学校作息时间,养成良好遵纪习惯

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4、兴趣爱好培养

艺术类课程:音乐/美术/钢琴/吉他/舞蹈/书法/演讲等

体育类课程: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桌球/跑步/跳绳/自由搏击/瑜伽/健身等

益智类课程:棋类/推理/阅读/活动/手工等

陶冶情操,保持健康的心态,充分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自信心和价值观,使个性在融洽的氛围中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

从培养孩子的思维上面讲,兴趣爱好可以让孩子在学习新的知识过程中,形成严谨的思维,在遇到困难时我们会认真探索、钻研、寻找答案直至解决问题。

健康的兴趣爱好,可以使孩子在生活中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培养孩子顽强的毅力,沿着自己的目标坚强地走下去。

4

后期反馈

S同学经过4个月的心理疏导、行为训练、学习能力提升,已经回到校园学习了。

父母反馈:

亲子关系好了不少,孩子现在会主动问我们一些事情,寻求帮助,有时也会跟妈妈分享学习的事情,我们讲的话也能听得进去。

人际交往能力有所提高,不会总待在家里了,有时会出去和同学玩,有了自己朋友的圈子。

虽然学习成绩一般,但在学习上也有所进步,克服了害怕老师的问题,孩子有信心学习下去。

你可能感兴趣的:(「案例」13岁女生被老师批评体罚后,害怕上学休学,怎么办?)